教改可否自下而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3: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马晖
会议间隙,刚刚发言完的谢小岑,被围得水泄不通。
名片很快派完,很多人还想挤上跟她说上两句。无疑,这位来自台湾的女学者,成为整个会场里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10月14-15日,一场名为“新课堂、新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包括政府官员、学者、一线教师校长在内的与会者,围绕新课程改革十周年的进程展开讨论,在展示地方改革案例的同时,亦尝试评价各地改革得失,并试图为“新课改”厘清新的前行路线图。
然而,毋庸讳言,虽然“新课改”已推行十年,但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张皮的情况还是客观存在。像此前媒体披露的“衡水中学”那样的高考集中营,还存在于全国各地的“省重点”、“市重点”、“县重点”之中。
记得一位校长说了句大实话,“升学率必须保,没有这个,谈什么改革、谈什么素质教育都是忽悠。”
可以这样说,这些改革者都在“两线作战”:一边是在应试教育的战场上带着学生们厮杀,同时还想着在“战斗”间歇给学生们塞点不一样的“私货”。
一位教育部官员讲话中贯穿着这样一个逻辑:新课程改革是国家的大事,牵涉国家核心竞争力,决策者非常重视;为此,教育部请了很多资深的教育专家出谋划策,精心拟订了新课改的框架;现在整个新课程改革进展不错,即便出现一些问题,也是由于地方一线老师校长能力所限导致,或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毕竟,很多时候,教育不是教育部一家说了算的。”该官员说。
面对这样的表态,很多与会的教育一线工作者都在底下摇头叹气。
有一位学校的校长说,“要是真的像上述教育部官员说的改革不错,我们学校推行点什么咋还那么费劲?部里面说的很好,可以有很多内容根本落不到实处,比如说校本课程,就我所知很多学校都是糊弄。”
这或许正是中国式的“自上而下”的教改工作弊病重重的原因。
回到本文的开头,谢小芩在会上作了一个名为《台湾十年教改的历程与经验》的发言。她是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台湾“课改”工作重要参与人,也是台湾十几年新课改参与者、观察者。
“我们在90年代,就开始关切大的教育架构的改变。”谢小芩如是说。
她所说的大的教育架构,是指重新发现学生、家长、老师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各自所拥有的权力。
跟大陆情况类似,台湾的教育此前一直强调是“学生的责任”,至于学生可以要求什么样的教育,根本没有人关心;家长也如此,国家一直强调保障儿童受教育是“人民的义务”,但如果家长觉得学校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想自己在家教,或者家长自己想办一所学校,都是不被允许的。
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民众以及教育者开始反思,教育是谁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国家之外谁还对教育有发声的权利?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场又一场的体制外的教育改革运动在台湾开展,各种民间团体开始推动各式各样教育改革。
比如“教师人权促进会”,就是为争取教师的正当权利而成立的民间组织,提出了很多的诉求;“主妇联盟教育委员会”则是主张家长的教育权,动员民众组成家长会参与各种各样学校的事务;还有“人本教育基金会”主张儿童受教权;“大学教育改革促进会”则是由大学教师组成,促进大学教育进行改革。
而各种各样的民众团队的参与,使得台湾教育改革步入新的阶段,从政府一家主导到更多强调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师资培育法》、《教师法》、《家长会设置办法》、以及《性别平等教育法》在内的很多相关法案规定也随之制订并被执行。
“民间教育改革力量,是台湾教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谢小岑如是说。
显然,两岸的教育改革,应属两种路径。大陆这边更多是强调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力推进,应为“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台湾,则更多是民间团体“自下而上”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