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制内走向市场:一张报纸的改制历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3: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孙春芳
“我觉得转企改制之后挺好的,作为年轻人,现在的机制鼓励多劳多得,绩效工资能占到整个薪酬的五六成比率。”有五年工龄的李华(化名)亲身经历了国家文化部机关报——中国文化报转企改制的整个过程。
李华告诉记者,明年八九月份将是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截止时间。到时候,无论被改制单位是否已经准备好,都将被放到市场上去“自求多福、大浪淘沙”。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此前曾表示,目前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党报党刊所办的都市报、晚报;所有企业法人办的报刊,例如出版集团办报、报业集团办报等;还有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办的行业报刊。今年首先要对这三类报刊进行转制,截至5月份已经改制了1300多家。
目前,北京已有53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按计划要求,剩余改制单位将于2012年9月完成改制。
身份转换:企业年金制补齐社保剪刀差
作为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第一家试点单位,2009年11月12日,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文化传媒)在京挂牌。此举表明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正式启动。
招牌变起来挺快,但报社员工的身份转换起来却并不容易。
事实上,在改招牌之前的一年时间内,文化报已经广泛征求了报社员工的意见,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工作。
改制过程中,最棘手的是员工身份转换问题,而员工顾虑最大的,则不外乎工资待遇、社保福利、职称。
李华称,改制之前,员工工资基本是大锅饭,同一级别的员工不管工作量大小、干何种工作,基本都是一个水平,不同级别之间,有差距,但在中下层面,差别也不大。改制之后,传媒公司结合新闻工作的特点,专门设立了考评部门,制定了新的考核办法,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能提高到50%左右,最多的占到80%,“算下来,工资普遍比以前高了,而且员工工作更加有积极性,如果干活卖力,收入甚至能达到以前的两三倍”。
由于改制后核销了事业单位编制,员工的社保要按照企业制度来办。李华称,目前员工都参加了北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职职工此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
李华称,公司专门设置了企业年金制度,这部分年金就是为了补偿将来离退休员工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之间的“剪刀差”的。
而在职称方面,李华表示,由于改制后的文化传媒性质属于国企,原来副处级以上的职称仍然保留,不过不刻意突出而已,这些人员仍然可以在体制内
调动,例如从文化传媒公司调到文化部或者转调到其他体制内单位,理论上都是可以的,不会因为改制受到影响。
由于文化报员工基本以年轻人为主,如无意于将来进入仕途,职称问题对他们的影响其实也不算很大。李华表示,改制后,报社没有裁员,相反,由于公司业务有所扩张,还新招了一些人,这些新来的员工自然是以企业劳动用工的形式签订合同。
项目申报比同类有优势
除了身份转换之外,改制工作的另一大难题是清产核资。
中国文化报社创立于1985年11月,改制前的无形资产主要为一报三刊,即《中国文化报》、《艺术市场》、《艺术教育》、《文化月刊》。
据李华称,实际上早在改制之前,文化报就已经没有财政户头了,得不到可靠、充足的经费保障。因此实际上早就在某些方面开始市场化运作的尝试了。
文化报下属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在改制之前,很多文化单位已经在到处“走穴”、自己创收了,由于上面拨款越来越少,不这么搞,生存都有问题,更别提发展。
文化报改制成文化传媒公司之后,其注册资金是5000万元,出资人则是财政部。“总公司是100%的国有企业,财政部100%持股,当然,底下的分公司是允许引入外来资本的。”李华称。
目前,中国文化传媒已经开始进入很多文化产业的领域了,网站如国家动漫产业信息平台、文化传播网,公司如影视艺术中心、远东文化发展公司也相继成立。
由于文化报尚处于改制的过渡期,因此政府对其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例如改制时,文化部把印刷厂划拨给中国文化传媒,而其他的各种无形资产和文化资源当然也是无偿地由公司继承,它在公司未来开展业务、拓展市场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无法精确估算而无法在清产核资时计入。
“外界盛传文化部拨给了中国文化传媒公司大量经费,这不是事实,但文化部在政策和业务指导方面会无形中给中国文化传媒公司一定倾斜。”李华称。
实际上,政府对中国文化传媒的支持体现在以下方面,总公司或旗下分公司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向国家发改委或财政部申报,如申报通过,则其能通过项目的形式拿到资金。“在申报过程中,相比其他文化公司,中国文化传媒公司会有一定的优势。”李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