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收费公路为何只收钱不还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4:37 来源: 深圳商报

  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第一阶段摸底调查已于8月底结束。截至16日,已有北京、上海、山东等12省份公布了收费公路摸底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12省份收费公路累计债务余额7593亿多元,收费公路去年收费额1025亿多元。

  光看年收费额与累计债务余额相比,收速公路的债务仍在可控范围,还清贷款、结束收费的期限应该可期。然而在现实中,公众从收费方那里听到的却是,为了还债必须超期收费。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公路收了费为什么不还债?

  高额的利息和奇怪的还款方式是收费无限延期的一个原因。比如,去年北京高达20.14亿元的收费用于偿还利息,贷款本金则只偿还了5200万元,本金与利息之比约为1比19。北京从1987年以来累计银行贷款及其他债务455亿元,但截至2010年底,债务余额为439.23亿元。23年来每年才平均偿还几千万元的债务本金,照此速度,还完400多亿的贷款恐怕还需要好几百年。那么,运营方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贷款?收费公路的运营主体到底有没有独立性?因为只有无需为自己负责的人,才会签这样“不平等”的合同。

  数据还表明,尽管去年这12个省区市收费公路收费额达到了1025.7亿元,但在扣除还贷额、养护支出、运营管理支出、税费支出、折旧或摊销及其他支出后,还是“入不敷出”,且缺口较大。这意味着,许多高速公路剔除“日常支出”,剩不下几个钱去还贷。我们也要追问一句,运营管理的支出是否合理?日常耗材的购入是否有公开招标制度?公路养护人员、管理人员的构成有没有超标?养护质量有没有保证?要知道,这些环节的“跑冒滴漏”都可能导致管理费用的飙升。

  除去上述从有限的数据发现的问题,还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据证券媒体报道,A股市场中,最暴利的既不是普通投资者印象中的石油和证券,也不是地产和金融,而是高速公路。2010年,A股市场19家上市路桥公司全部实现盈利,且平均业绩增长近20%,绝大多数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超过50%。然而,这些公司并没有太多分红给投资者,也没有下调公路收费,偿债速度也未见提前,那么,钱到哪去了?假如对这种“分红自肥”的行为没有制度性的约束,不明确利润必须用于还贷的比例,还贷就不会成为首要工作。

  另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每公里的造价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据统计,仅1996年至2005年,全国就有13个省市交通厅(局)的26名厅局级干部因经济问题被查处,工程腐败已是常态。可见,有太多的手伸进了收费公路,收费自然会被挪作他用,而非用于还贷。因此,改革交通工程建设体制,狠治工程层层转包分包行为,才能规范和促进收费还贷。

  我们常取笑印度只有几十公里的高速公路,而中国在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中已是排名第二。世界银行报告曾指出,中国高速公路的通行费和许多发达国家相当,甚至更高。与中国车主的收入比较,这个费率则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我们应该认识到,收费还贷模式带来了世界第二,也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高速公路的高收费推高物流成本,最终转嫁给了整个社会;收费公路的高收费,导致超载现象屡禁不绝,导致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

  因此,搞清收费公路还欠多少钱很重要,但搞清楚这些钱是怎么欠下的、又该怎么还更重要。如此,才能阻止收费公路从“正资产”变成“负资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