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东西部城市借力产业链招商 土地税收优惠渐淡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通常认为,东部的招商正在逐渐摆脱依靠土地、税收优惠以及劳动力优势来吸引资本关注,而更强调一种产业链优势;中西部正好借力土地、劳动力便宜再加上税收减免返还等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不过,部分西部城市也正在学乖,打出自己的产业链优势进行招商,这或与东部城市正面“交锋”。

  对正在打造生态岛的上海崇明县而言,明年6月有望全线通车的崇启大桥将让长江两岸竞争更加激烈,而在土地和劳动力方面,它难以与苏北比较,近来它的招商除了用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主打产业链牌吸引企业入驻外,也在强化其他产业链优势。本月中,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启动,总投资超600亿元的产业园成为上海打造6000亿规模信息服务业的重要项目。而它的落户就与太平洋国际海底光缆有4条在岛上登陆有直接关系,像这种上游产业优势难以复制。

  这种状况不单在上海出现,苏州、绍兴等地多名政府官员也向《第一财经日报》确认,当土地、税收和劳动力优势都不再明显时,他们更喜欢强调产业链优势,而一些厂商也着意于此。今年5月底,投资30亿美元的三星高世代显示器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工,三星电子液晶面板部门社长张元基就告诉本报记者,选择再大举投资苏州,而非跟随一些企业为降成本而转移到中西部,主因还是在于苏州在液晶面板领域产业链完整,通过LCD前道Fab的本土化,可以把整个产业链整合起来。

  东部城市如此打算,但是西部城市也在强调逐渐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在其2011年招商引资暨考核工作座谈会上,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荣就直言,“突出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科学招商。”除了昆明,四川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曾万明日前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透露,绵阳在招商引资的主要优势已经不再是土地税收优惠、劳动力便宜等,而在于产业链。

  两年多来,绵阳已经先后签约引进各类项目1637个,到位内资980亿元,到位外资8.01亿美元,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100强企业等相继落户绵阳市。曾万明说,绵阳目前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以长虹为主体的电子企业群产值超过千亿。他认为其余优势都可替代,唯有电子产业链是绵阳的独特优势。而也正因此,不少日本大企业纷纷向绵阳转移生产基地或拓展产业。

  不过,除了产业链,西部不少城市相对东部还是多了几张牌,比如绵阳除了强调其电子产业链外,也在打一张稀土牌,因国家对稀土出口的调控,不少外国电子企业也谋求在中国内地办厂,避免原料受限。绵阳正在打造稀土电子材料产业园,该产业园总投资50亿,引进50余家稀土电子材料及器件相关企业,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0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