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安利:留守儿童的厨房实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王蔚佳

  2011年9月1日,新学年的第一天。

  在革命老区广西百色,田东县新安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他们盼望了很久的一份“特别礼物”——安利公益基金会“春苗营养计划”下首批“春苗营养厨房”在广西百色老区落成。

  不仅如此,15天后,123个“春苗营养厨房”相继在广西、重庆、陕西三省(市、区)农村贫困地区集中建成并投入使用,6万余名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农村寄宿生告别了多年的冷菜冷饭,吃上了在“春苗营养厨房”烹制的营养搭配合理、安全卫生、可口的饭菜。

  未来3年内,该项目计划投入5000万元,在农村贫困地区建立1000个营养厨房,预计受益儿童将达50万人。

  学校的新厨房

  9月1日,新安小学的午餐菜谱上写的是:冬瓜肉片、玉米碎肉、绿豆芽、炒青菜——两荤一素任意搭配,加上米饭,不超过2.5元。

  在这之前,6年级的孩子们,在学校吃黄豆米饭做的午餐,已经整整5年了。

  新安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350人左右,其中一半是留守儿童,46人在校住宿,每天中午有200多学生在学校就餐。

  “亲眼看到之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对那里的孩子们来说,在学校吃饭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安利(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安利基金会理事长余放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谈道。

  余放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吃黄豆蒸饭时的震惊和心酸——所谓的厨房只是一个草棚子,里面只有一个高高的蒸炉,一顿蒸400多份黄豆蒸饭。一位老师站在台阶上,帮着孩子们把饭盒拿下来,每个人走过去认领自己的,整个过程都是静悄悄的。

  尽管饭盒里只有白饭和盐水黄豆,但是孩子们吃得非常仔细,直到最后把整盒饭吃光,一粒不剩。

  吃完中午饭,孩子们动作娴熟地打开自己的木箱子,从里面再抓一把米和一把黄豆放到饭盒里,加上清水和盐,再将饭盒捆在一起摆放回蒸炉那里——4个小时以后,那就是他们今天的晚饭了——这样“内容相同”的一日两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因此,2011年新学年的这第一顿午饭,几乎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可以说是他们在校吃过最好的饭菜了。

  2011年初,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针对西部四省区农村寄宿学校小学生营养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中西部贫困地区受调查学生中12%生长迟缓,72%上课期间有饥饿感。学校男女寄宿生体重分别比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低10公斤和7公斤,身高低11厘米和9厘米。

  而此前一份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开展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表明: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男、女学生生长迟滞检出率已分别下降为0.5%和0.8%,生长迟滞问题几乎已经不存在。

  事实上,悬殊更大的境况在于——当城市里的孩子早就在为“营养过剩”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而发愁的时候,时至今日,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还在渴望着饭碗里能够出现一块肉、几片青菜。

  全球范围内,儿童健康一直都是安利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

  2007年,安利(中国)资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西部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研。温家宝总理在研究报告上亲自作了批示。此后,“改善农村学生营养”写进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在中央精神的指示下,国家每年拨款超过100亿,用于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提高到中学生每人每天3元,全年750元;小学生每人每天2元,全年500元,且在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了全覆盖。

  但在广西等地,由于大部分寄宿制学校没有食堂,这笔补助是在每学期末以现金的方式直接发给学生,学生再交给家长处理,由于贫困,大部分家庭拿到钱之后只能补贴家用,而不会将其全部用到孩子吃饭上,“补助款”变成了“扶贫款”。现实的选择让孩子们又回到了“黄豆蒸饭”。

  由于营养摄入严重不足,这些孩子普遍个头矮小、身体瘦弱,有些学生在晨跑时还会晕倒,72%被调查的寄宿生上课期间有饥饿感。

  2004年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显示,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在农村地区比较突出,2002年农村儿童生长迟缓率是17.3%,是城市的5倍。而2006年中国儿童妇女发展纲要的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农村儿童1岁以后生长迟缓率在17%以上,西部地区儿童生长迟缓率高达30.8%,两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率高达31.1%。

  “几乎是一看到农村孩子们午餐的现状,我们就决定了必须要做营养厨房的计划,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孩子们不能再等了。”余放告诉记者。

  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安利公益基金会成立伊始就认识到,寄宿制学校厨房基础设施的缺乏是造成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考虑到了孩子们一日三餐所需的食物,但如何加工食物这个环节还是一个盲区,亟待社会的回应。

  这样迫切的心愿下,2011年9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安利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的“春苗营养厨房”项目首先在广西落地。

  针对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农村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由当地政府协调解决厨房房间、管理员配备等问题,基金会提供不锈钢蒸饭车、工作台等全套厨房设备,依托国家发放给寄宿学生的伙食补贴,系统解决农村寄宿学生的吃饭和营养问题。此外,基金会专门遴选当地安利志愿者担任项目督导员,全面协调、参与、督导项目实施。

  “春苗营养计划”捐赠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厨房的条件。过去要两三个小时才蒸熟的饭,现在蒸饭车只需要45分钟;过去厨房想多做菜也不可能,因为做完的菜很快就会变冷,而保温熟饭车保证学生们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双门冰箱可以保存更多的食物……春苗营养厨房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孩子们的营养状况。

  不仅如此,“春苗营养计划”还特别从软件方面关注师生们的营养健康意识——9月1日下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安利公益基金会在田东县举行了“春苗营养厨房”管理员首期培训班,聘请了来自北京、南宁的10位专家,为首批“春苗营养厨房”的管理员进行食品安全、膳食营养、食堂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此外,“春苗营养计划”还建立了严谨的项目监督机制,确保项目效果落到实处。项目开展地的安利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将担任项目督导员,代表基金会协调项目实施,职责包括抽查食品卫生情况,开展营养健康方面的培训和宣传,针对当地饮食习惯、时令食材和青少年营养需求,设计物美价廉的营养菜谱等。

  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在对100所留守儿童学校营养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对广西、重庆、陕西三地留守儿童学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中国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心理、卫生、营养、教育和厨房设备等各领域的专家召开评审会,最终确定了营养厨房设备清单。

  建设“心灵厨房”

  吃饱饭,吃好饭,只是安利对营养厨房寄望中最基础的那一部分——对于主体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来说,吃饭问题更关乎着心智发育的社会建设和民族未来的期望。

  “这不是一顿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让一个孩子吃饱,还要吃好那么简单。而是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10年、20年之后,就会导致一大批人营养不良、心智发育不好,进而带来一连串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件事情刻不容缓。”谈及“春苗营养厨房”设立的初衷,安利公益基金会主席郑李锦芬这样解释。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总数已经超过8000万人,占到了同年龄段儿童总人数的1/3。农民工子女人数庞大,所产生的问题是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的问题。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苏凤杰女士认为:“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造成了他们与父母之间日常的亲情互动的缺失或者不足,使得一些留守儿童产生了心理焦虑,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还出现了留守儿童遭遇侵害的问题。”

  “我们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什么样的可能,我们就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郑李锦芬谈道。

  为了从“身、心、智”三方面有效辅助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在“春苗营养计划”之外,安利公益基金会还将承接安利(中国)开展多年的两大公益项目——彩虹支教计划和阳光成长计划。

  “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公益模式,带动和示范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余放谈道。

  通过实地调研,通过对前期项目运作经验的总结,安利希望思考安利公益基金会正在探索的解决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方式是否切中要害,推行的模式和路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与推广价值,是否能够对其他地区、其他公益项目有借鉴意义。

  2011年5月31日,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安利公益基金会宣布启动,这一基金会的成立被评价为跨国企业在华从事公益慈善的重大制度创新。

  “以‘春苗营养计划’为例,我们其实是创造了一个多方合作、共同投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新模式。”余放告诉记者。

  搭建开放式项目参与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形成项目合力,是“春苗模式”的基本立足点。

  实际上,安利公益基金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面对留守儿童营养问题这类庞大、复杂的社会问题,公益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与职能,以开放的态度使参与各方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春苗营养计划”的开展过程中,这种思路发挥了显著功效——关工委、地方政府、多领域的专家、学校等各方力量各司其职,广泛参与,最终促成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据悉,在广西田东县,为配合安利公益基金会的设备捐赠,县财政出资600万元对全县范围内32个项目学校的厨房进行了改造。为保证国家给贫困寄宿生的补贴款专项用于学生伙食,田东县尝试改变过去将钱款发放给学生家长的做法,代之以直接把钱打入每个学生的饭卡中。

  “全国留守儿童5800万,即使我们三年建成1000个厨房,实际上也只能帮助几十万个孩子,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起一个示范的作用,唤起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如果安利公益基金会能够通过我和安利的影响力拉动国外NGO的一些力量去做这个工作就更好了。”郑李锦芬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