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争夺西南制高点 安铁成坚定165万目标何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09: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何芳成都报道

  “2015年,一汽-大众的总量会达到165万辆的规模,我们的增长将超过10%。”10月13日,一汽-大众成都第三工厂正式投产,在中国车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总经理安铁成依然信心十足。

  安铁成的底气来自于,借助长春、成都和佛山三大生产基地,一汽-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形成了“三角之势”。

  A1成都悬念

  “佛山工厂2013年全面投产,一期产能30万辆,大众MQB平台的第一款车将在佛山基地生产。”安同时给出了一汽-大众在佛山工厂投产的时间表。据了解,首款MQB平台的车型将是全新高尔夫7。

  在如此的战略布局之下,长春、成都、佛山三大生产基地的产品规划是重中之重。对此,安铁成强调,产品生产基地的划分,除了考虑当地市场需求之外,更多要考虑产品的平台化和模块化供应,以及零部件供应的问题。

  “成都工厂目前以A级车为主,我们也为未来多平台多模块化生产预留了空间。”安铁成在谈及成都工厂具体生产车型时,预留了很大空间,同时没有排除在成都生产奥迪的可能性。

  目前,成都三厂的产能达到35万台,规划生产两款产品即速腾的换代车型NCS和捷达NF,2013年产能将达45万台。

  实际上,一汽-大众已经计划将长春第一工厂45万产能留给奥迪,而按照奥迪2015年70万的目标,还有20万的产能无疑将来自于与成都和佛山生产基地。

  目前,奥迪大众可以模块共享并有可能国产的车型就是奥迪A3和A1,前者与高尔夫共享,落户佛山基地没有悬念,而A1国产是否落户成都是最大的悬念。

  南京盈利意外

  伴随着成都工厂的正式投产,以及未来大众在佛山、仪征工厂的投产,大众将在2015年之前,在中国形成全面合围之势,与丰田和通用两大竞争对手相比,大众在中国的布局略胜一筹,特别是地位位置和市场潜力越发重要的西南市场。

  目前,丰田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集中在天津、广州和成都,下一步在常熟的研发中心也被业内看成是丰田对两个合作伙伴一汽和广汽的一种妥协和兼顾。

  与丰田在成都的生产基地相比,大众在成都更显“大手笔”。大众成都第三工厂一期30万辆产能规模,三期建设2013年完成,将达45万辆规模。在布局成都整车基地的同时,大众在成都的发动机生产基地将在2012年底投产,生产大众全球最先进的EA211发动机,为成都和佛山工厂的整车提供动力支持。

  通用借助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目前布局上海、烟台、沈阳、柳州等地,而西南市场还是一个空白,不过,有消息显示,正面临产能困境的上汽通用五菱在启动柳州西部工厂建设的同时,还正在谋划异地投资建厂,新工厂正在成都和西安之间进行选择,这无疑是通用布局中国西南的契机。

  另外,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众在成都建厂并非主动为之,而是应一汽之邀,一汽作为央企,最早在成都建厂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而成都工厂开始的定位给外界的感觉也是生产一些行将被淘汰的车型,比如捷达,如今随着西南市场的潜力逐步显现,大众对于成都工厂的战略地位也重新开始审视。

  纵观一汽集团在全国的布局,随着去年总投资额36亿元、占地45万平方米、年产能力为3万辆的一汽丰田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成都已经成为长春之外,一汽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其他的整车制造基地还包括广东、海南、天津等。

  上汽方面,大众2008年与上汽共同接手菲亚特在南京的工厂时,并不情愿,因为最早改造上海的工厂的时候,就花费了甚至高出新建工厂的成本。但让大众出乎意料的是,南京工厂投产第一年之后,就实现了盈利。目前上汽集团的生产基地多集中于长三角和沿海地区。

  大众在中国的稳步布局,首先要感谢两个合作伙伴一汽和上汽集团,正是借助一汽作为央企的全国布局、以及上汽集团作为地方国企在长三角地区和东部沿海区域布局的双重优势,大众才形成了在中国战略布局的优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