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称GDP增速降低是利好 关注经济质量更重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06:3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放缓到9.1%,相比于前两个季度9.7%和9.5%的增幅,我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回落。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经济增速就是再放缓,GDP每年8%的增速也是全球第一。

  增速回落趋势还会延续

  尽管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回落,但环比增速为2.3%,较二季度的2.2%略有加快,显示增长势头温和放缓的同时国内需求仍然相对强劲。业内有不少专家表示,随着四季度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紧力度的减轻,经济增速虽然可能会退“8”,但不会出现硬着陆风险。

  对此观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预计,GDP增速下滑的趋势肯定还会延续,第四季度GDP增速将放缓到8%—9%之间。由于我国投资在过去两三年主要是靠政府公共项目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支撑,而如今由于主动和被动因素的双重作用,使得投资放缓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主动的因素是中央政府认识到仅靠政府投资去维系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可持续,并且会衍生出很多问题。”刘煜辉表示,以前政府公共投资所造成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等负面因素,被出口的超常增长所吸收。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建立的消费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掉了中国产能过剩的负面因素,然而此次美欧债务危机,使得这样的问题开始显现。

  从被动因素来看,刘煜辉表示,各地投资冲动受制于土地收入下降,所以当银行全面收紧信贷资金流向时,地方政府因资金缺乏而不得不停下投资脚步。综合上述两个因素,中央政府从5月份开始就着手回调GDP增长速度,使得经济在今年的第四季度乃至明年的上半年,应该都处于一个产能释放、消化库存的过程。

  降速是经济良性发展需要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通胀水平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当前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调,不仅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也有利于未来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效果。

  “降速是个好事情,是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刘煜辉分析,全球大宗市场价格下跌,使得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成本得到很大缓解,制造业竞争力重新获得恢复。特别是现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政府投资如果显著放缓的话,就可以让出更多的资源,使政府部门、市政机构、中小企业等资金紧张的状况间接地得到相对缓解。

  此外,刘煜辉表示,投资的减少不仅使得GDP减速,也使得通货膨胀能得到有利缓解,压力也会减轻许多。对经济结构转型、财政体制改革、结构性减税等,也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经济增速的回调总体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于今后的调控政策,他表示不宜再采取刺激性政策人为推高,在经济运行不出现大的波动的情况下,政策总体宜保持稳定,重点放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快改革方面,努力为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奠定好基础。

  关注经济质量更重要

  “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GDP的增速上,中国的GDP,‘拆’也是GDP,‘盖’也是GDP,如果没有财富的积累,GDP是没有意义的。”吴晓灵认为,应该更多地注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要让出口、投资和国内的消费三驾马车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不进行国民收入分配的改革是不行的。

  迷恋速度容易走入误区,导致“舍本逐末”。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逐渐从关注GDP的增速向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在经济减速中寻找增长的平衡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利用经济回调的时机,重点关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往依赖外需和高投资率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对于经济的转型之路,刘煜辉认为转型是个复杂的框架,要把掌控经济增长动力的手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企业家手中、转到民营经济的手中。也就是要把中国产业制造中心的格局上升成为运筹中心的格局。而要完成这一格局的成功转变,刘煜辉表示,在生产型服务业大量兴起的同时,需要突破现有体制和机制方面很多障碍,包括垄断、政府自身的干预、政府职能的改革等。

  不过,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刘煜辉仍充满信心。他表示,只要坚持经济结构改革的方向,并且辅之以其它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性调整的措施,中国经济就不会出现硬着陆。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