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小盒归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3: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周

   “闹钟不响,马路不通,电梯不入,世界都不正常时,打卡机总是正常的。”这是张小盒的经典台词,他顶着一个褐色方形盒子的脑袋,两条卧蚕眉,塌鼻子上还贴着创可贴。穿着衬衫西装,打着小尖领带。2006年12月13号凌晨,他出现在天涯社区贴图版块。

  “上班族每天就待在不同的盒子里,办公室、地铁、电梯、公交车……渐渐地,他们的梦想和自身也慢慢变成了盒子。张小盒就是中国白领形象的动漫代言人。”这是张小盒创始人陈格雷给他的定义。

  第一次露面之后的两年,只要有新兴互联网服务的地方,就有张小盒:开心网、人人网、甚至是围绕张小盒的独立SNS社区盒子网,看似苦逼的张小盒似乎掌握了独门秘籍,在网络江湖独步天下,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明星,2007年登上“中国SNS先锋十五人”,而他是其中唯一一个非真人。

  张小盒并非如知名游戏愤怒的小鸟那样,一飞冲天。时间推移至2008年,三本漫画书面世之后,张小盒似乎消失了。“那些日子,拿不出产品,很没有成就感。”陈格雷回忆道。

  2011年8月,陈格雷又穿上黑色的张小盒T-Shirt出现在媒体面前,这一次,他身上的张小盒形象已经作为无形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国银行贷款300万人民币。这是中国动漫企业的第一次贷款尝试。

  张小盒又回来了:凡客诚品的网站上开售张小盒的T-shirt,趣玩网首页挂上张小盒形象的U盘推荐,淘宝网店里的张小盒有了纸盒收纳等等各种产品。

  张小盒在新浪微博(http://weibo.com)的账号也开始发生变化。“那个苦逼的小白领,除了平日工作的辛酸、抱怨,逐渐乐观起来,积极地面对一些事情。”

  这两年,张小盒干嘛去啦?这次回归又意味着什么?

  试错与回归

  “那两年做了很多错事。”陈格雷回忆。在创业做张小盒之前,陈格雷开了9年的广告公司,又凭借百度上市广告等视频广告制作,在业内小有名气。因此,对互联网发展方向的判断,陈格雷具有特别的敏感。

  在北京安贞桥附近的一家民居里,是张小盒北京团队的办公室地点,人不多,主要负责营销合作。在广州则有相对完备的团队配置,漫画原创人员、产品开发团队大约10个人。

  2009年,陈格雷决定带领张小盒做社区。他认为,在腾讯之外,必然有一个社交网络生存的空间,因为,腾讯的社区用户相对年轻低端,而张小盒符合小白领阶层的口味。于是,他们集中公司力量,开始筹备。

  “动漫是内容,而仅仅靠内容是无法支撑社交网络的发展。”现在的陈格雷如此评价,而彼时,当开心网在2007年到2009年,风靡CBD办公室的时候,以张小盒内容为依托的社交网络盒子网用户体验的差距已经非常明显。

  “理解互联网透彻,并不意味着可以做出好的产品。”陈格雷说,当时的盒子网是以微博为中心的,理念很超前,但是产品开发无法到位。等到新浪微博推出半年的时候,陈格雷觉得,要停下来了。

  当身边几乎每个人都在算着时间,点击鼠标收获各种虚拟蔬菜时,陈格雷觉得,养殖游戏会在未来一两年成为新的爆发点。

  这一次,张小盒的团队把方向从SNS平台打造转向了社交游戏的制作。

  “一款摩天轮,一款城市游戏。”与国内游戏公司奇矩合作,整整开发了一年,什么产品都看不到,陈格雷心急火燎。

  正当张小盒们对前路一片茫然之时,在知名社交网络Facebook上,一款城市类游戏应用脱颖而出,在推出数天内下载过千万级别,7个月后,该公司以8亿美元出售。

  我们做错了么?错在哪里?陈格雷和团队成员陷入深深的迷惑。

  先停下来吧。近两年没有对外发声的张小盒,开始休整。陈格雷给大家放假休息。自己在家想了两个月。

  摆在面前有两条路:成为一个完全的互联网公司,在这条路上已经试错两年;

  回归内容同时开发周边产品。后一条路在张小盒诞生初期,2007年,与特百惠合作推出过张小盒形象的杯子,曾有销量超过4万只的优秀业绩。

  “如果选择前一条路,创业核心团队的三人中有一人就废掉了。”陈格雷说,但是,这个原因只占权重的三分之一。两个月时间里,他反复地问自己,如果做了一款成功的游戏,会不会有满足感?他内心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有信心拿出好的文案,但是,我确实没有信心拿出好的互联网产品。我不知道那个适合我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他在哪里?”陈格雷决定顺从自己的内心。

  张小盒回来了。

  两条腿走路

  “一直有产品出来,感觉非常好。”陈格雷兴奋起来,正如微博上的那个张小盒,话变得多起来。团队分工明确,陈格雷负责内容和整体战略,搭档林小能负责商务合作。

  半年内,张小盒一口气推出近30种产品,两年内压抑的能量似乎要喷薄而出。陈格雷觉得自己的搭档冲劲十足。“以往的思路是做动漫就画好自己的故事好了,周边产品的品牌商自然会找上门来。”但是,在中国动漫行业,这一条法则明显行不通。

  陈格雷打个比方,如果说优秀的动漫原创是冰川河流的源头,那么经过蜿蜒盘旋才能抵达丰美之地的江南。在日本、美国的动漫产业,河流流经之地,有各种衍生品公司,营销公司的支流汇入这条河,使河流的水量不断壮大,最终抵达江南。而在中国,有各种原创的动漫,例如和张小盒类似的兔斯基、悠哈猴等等,另一端,江南之地依旧肥美,可是,当新生的原创动漫河流从发源地流出之时,却直接面对沙漠。

  除了缺乏成熟的衍生品制作公司,中外的动漫产业链从起源就大有不同。日本美国的动漫往往是以电视动画为中心,提升影响力,通过影响力吸引衍生品制作公司、动画电影公司等的投入。

  但是这条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看张小盒的人基本不看电视!”陈格雷说。

  蛰伏的两年,除了在互联网方面的研发,张小盒的团队也与日本知名动画公司Mad House展开商谈,但由于产业背景不同,商谈进行一年多仍未有起色。

  做产品能带来现金流。陈格雷的搭档林小能一往直前,陈预计今年张

  小盒的各种衍生品销售额不会低于300万人民币。

  做内容是陈格雷的夙愿。他觉得,起初定义张小盒在盒子里的生活方式,除了文艺青年对卡夫卡《变形记》的自然联想之外,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其实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张小盒是一个人,盒子只是表象的生活方式。他有自己的思考,面对人生的变化,会有心灵的对话。陈格雷透露,全新的张小盒故事中将会引入魔幻色彩,在张小盒心里有一个小精灵,遇事之后,张小盒会与小精灵对话。其实,这就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理念的变化也将有新的展现形式。陈格雷很推崇一款名为互动电子书,这款在苹果应用商店售价4.99美元的应用,可以实现图片、文字、小游戏、音频、视频结合与互动。“今年会推出张小盒的微绘本,明年就是互动电子书和电视动画,后年顺利的话,就会有张小盒动画电影了。”

  四年时间,陆续投入180万人民币,张小盒给陈格雷带来大约200万的收入。经过几次互联网转型的试错,他们最终开始了内容的回归和衍生品主导生产。

  无心插柳的成功贷款

  新的转型需要资金。与数十家VC聊天,张小盒一直碰壁。2010年8月,陈格雷应邀参加了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在北京举办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交流会。

  会上,有个20多岁的女孩跟陈格雷换了名片,说:“张小盒,我很喜欢啊。不过,你们的广告我们做不了,不过我会把你们的资料转给广州的。”陈格雷留意了一下名片的Title——中国银行。

  这么年轻的女孩,又是大银行。陈格雷没放在心上。到了9月初,接到一通电话,“我们看完张小盒了,挺好的。有空聊一下贷款吧。”陈格雷嘴上答应了,但是心中却暗自揣摩,中国银行这么牛,不会真的理我们吧?

  忙着约见各种VC的陈格雷很快把这个电话忘在脑后,两星期后,又接到一个电话:“张小盒的资料呢?好像没有收到啊。”终于,陈格雷觉得这个事情有戏了。当即买了机票,从北京飞回广州。

  面谈之后,彼此印象不错。贷款进入实质阶段,跑了几家评估公司,张小盒虚拟资产估值500万。一切似乎都进展顺利。陈格雷全心投入到贷款的各种资料申报中。

  但是,动漫形象作为无形资产贷款在中国动漫产业中从未有先例,到了最后的几个审批阶段,大家似乎有点僵持。

  最终,经过协调,陈格雷将朋友一处价值60万的房子作为有形资产抵押,占贷款20%,80%的金额由张小盒形象——这个无形资产进行抵押,成功获得300万人民币贷款,其中免息期为一年。

  张小盒终于有钱走出盒子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