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两年圈钱1936亿 六成破发 退市制度杳无音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1:34 来源: 经济参考报记者 吴黎华 北京报道
创业板10月30日将迎来开板两周年。曾被寄予“厚望”的创业板,在圈走1936亿元资金之后,给资本市场和股民留下的却是一个“破发”遍地、上市公司良莠不齐、制度创新几近停滞的“烂摊子”。
现状 融资近2000亿却六成破发
10月21日,创业板新股开能环保进行了网上申购;10月24日,创业板新股阳光电源将进行网上申购;10月25日,同为创业板新股的梅安森将进行网上申购。实际上,自2009年10月30日运行至今,创业板给投资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其从未停止的高速扩容态势。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已有269家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交易,也就是说,自开板之初到目前为止的481个交易日里,创业板以每1.79个交易日一家的速度扩容。此外,WIND统计数据还显示,按照网上发行日起计算,截至10月23日,已有274家创业板企业进行了IPO,这274家创业板企业计划募资670.8亿元,实际募资额则达到了1936.3亿元。274只创业板股票超募总额达到了1265.5亿元,平均超募比例达到了189%。
从首发的指标看来,上述274家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发行价格为32元/股,平均发行后的市盈率则为62.4倍。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扩容潮中,上市公司共计付出了125.5亿元的发行费用(有统计数据的270家创业板企业中),其中绝大多数付给了保荐机构。其中,平安证券担任了38家创业板企业的主承销商,收获了15.1亿元的保荐及承销费用;国信证券则担任了23家创业板企业的主承销商,收获了8.4亿元的保荐及承销费用。
然而,在上市公司通过创业板圈得大笔资金,中介机构亦大获丰收的同时,留给普通投资者的,却是一个一地鸡毛的创业板市场。从创业板指来看,自从2011年12月20日盘上1239.60点的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目前已经跌到了763.30点,较那时已经跌去了38%。
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10月21日收盘价格计算,在269只创业板股票中,依然有228只低于其上市首日的开盘价(前复权),占比高达84.8%,也就是说,即使是上市首日开盘即买进并一直持有,目前仍然有近九成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国民技术、坚瑞消防、当升科技、世纪瑞尔、朗科科技等8只创业板股票的复权后相对于开盘价格的跌幅均在60%以上。而相对于发行价格而言,截至10月21日收盘,仍然有151只创业板股票收盘价格(后复权)低于其发行价,占比高达56.1%。也就是说,有将近六成的创业板股票目前正处于破发状态。其中,恒信移动、宁波GQY、康芝药业等破发比例均超过了50%。
以破发比例最高的恒信移动为例,这家平安证券保荐的、顶着“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地面零售连锁商务经验和移动信息技术研发、业务平台运营经验的企业”光环的企业于2010年5月20日正式登陆创业板,其发行价格为38.78元/股,发行市盈率(摊薄)为62.55倍,目前股价已跌至16.46元/股(后复权),较发行价格跌去57.6%。在网上申购时,该股每中一签可认购500股,也就是说,每中一签,投资者持有至今的话,其浮动亏损就将达到11160元。
风险 上市公司鱼目混珠
截至10月23日,已有80家创业板公司公布了2011年三季报,然而,从已披露的情况来看,自诩为高成长的创业板再度遭到了打击。WIND统计数据显示,80家创业板企业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净利润38.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3亿元仅增长了19.8%。在这80家企业中,有18家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形,占比22.5%。其中,荃银高科的净利润下滑幅度达到了82.7%,建新股份、中青报、青松股份和华中数控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也均在30%以上。
相比之下,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已经公布2011年三季报的587家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了20.9%。也就是说,从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创业板净利润增幅并不具有明显优势,不仅未能体现出其相当于主板和中小板的高成长性,反而拖累了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长水平。
在创业板整体未能实现预期的高成长的背后,是一大批质量存疑的公司通过种种包装手段混入创业板,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业绩“变脸”的现实。以今年7月12日正式登陆创业板的瑞丰光电为例。这家在上市的前三年(2008-2010年)分别实现了1737.98万元、2199.15万元和4399.31万元净利润的创业板企业在上市68个交易日后,其10月21日公布的三季报却显示,其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724万元,同比骤降52.38%;前三季度则实现净利润2775万元,同比亦下滑了12.34%。
瑞丰光电绝非特例,自创业板开板以来,上市之前业绩快速增长,财务报表靓丽无比,上市之后却泯然如众人甚至业绩快速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才开板两年时间,不少创业板企业甚至已经出现了业绩连续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国联水产2010年中报亏损,2011年中报再度亏损;网宿科技2009年中报净利润为2140万元,2010年中报则缩水到1498万元,2011年中报也仅为1983万元;宝德股份2009年中报净利润为1690万元,2010年中报则缩水到了303万元,2011年也仅为307万元。
一位从事IPO的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IPO的审核端上,拟上市公司的成长的可持续性极其重要,而大多数的创业板公司往往在业务上不具有垄断性,其盈利水平也具有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会计处理及其他包装手段来实现这种目标。
问题 退市制度杳无音讯
相对于创业板目前的糟糕表现而言,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运行了两年之后,尽管创业板上市资源供给充足,其交投也十分活跃,但有关创业板的后续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却依旧停滞不前,已经成为了阻碍创业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9年10月开板以来,在涉及制度的完善以及创新之上,相关部门在2010年1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在今年10月则出台了《关于在部分保荐机构试行持续督导专员制度的通知》,分别对创业板的高管套现以及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制度上进行了改进,然而在涉及创业板的根本性制度如发审制度、退市制度等方面,却迟迟未有新的举措出台。
“除了上市标准外,创业板目前基本上是比照着主板的制度规范在运行,作为一个有特色的板,创业板将来还是需要有一套独立的市场运行规则,比如直接退市制度。”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创业板开板不久,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就表示,深交所关于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直接退市制度的方案已经上报证监会。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也在多次在各个场合表示,直接退市、快速退市和杜绝借壳炒作现象,是设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基本原则。然而,临近两周年,早该推出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至今仍然没有出现,甚至没有出现可供公众讨论的雏形。
“退市制度要有出口对接机制以及与主板之间的协调,并要考虑到银行、退市公司以及投资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业板将来肯定会采取直接退市制度,直接退至三板,这就要求三板有比较大的接收能力以及相应的对接机制。”董登新对记者表示。
除了退市制度之外,创业板的发审制度、公司治理等方面也存在众多改进的余地。董登新认为,创业板在上市标准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扩容的大背景下,上市标准应适度的有所降低,只要行业标准上把握严格的筛选标准,在具体的财务指标上,将来的趋势是可以适度的放松,这将有利于鼓励全民创业。
而在公司治理上,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则认为,创业板问题的真正实质则是其在股权结构上出现的夫妻、父子、兄弟这种家族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一股独大造成了极不合理的财富分配体制。创业板一股独大使得IPO高溢价获得的财富实际上被家族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