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端建设“产业成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4:28 来源: 经济日报“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在此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00多家。成都像一块散发着无穷魅力的磁石,吸引着全球创新创业人士的关注。
魅力源自实力,实力源自创新。今年8月,四川省启动天府新区建设,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天府新区的产业规划将按照“产城一体化”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将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活功能充分融合。作为天府新区的龙头和核心,成都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正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在全球产业大转移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努力构建起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
“软实力”变“硬支撑”
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的科技“软实力”深厚,创新资源丰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成都的科技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第6位,位居西部地区首位。
“我们有高等院校42所,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09家(不包括军工),专业技术人员81.17万人,两院院士35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33个……”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对成都的创新资源如数家珍,“这些都为成都产业发展提供了高端科研能力和研究人才。”
科技实力如何转化为发展动力,“软实力”如何变“硬支撑”?这是成都在思考和着力解决的课题。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使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公司在1995年成立之初,主要依托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的一项技术成果IC卡公用电话付费系统。”成都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梅告诉记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国腾已涉足到IC设计、卫星通讯平台及终端、税控系统、二代身份证验证系统、大型集成系统软件等众多领域,借助成都雄厚的科技资源,国腾实现了快速发展。
“发挥利用科技优势,必须要有自己的根基,要有自己的企业。”葛红林说。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像国腾似的“本土企业”,成都改革原有科技计划体系,确立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与引领等3大主题,突出支持重大产业化科技项目,初步形成产业规划指导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在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方面,成都从企业共性技术需求出发,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学研合作机制;在重点产业领域引导建设了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17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开展活动或申报、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全市产学研合作项目占科技项目实施总量70%。
“去年我们还启动了市级科研成果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引进、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对17个项目给予了711万元的资金补助。”成都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何礼告诉记者。
产学研紧密结合,激发出自主创新的巨大能量。到去年底,成都已经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7家、四川省创新型企业3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18家;拥有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3家,居全国城市前列;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15家、省级109家。
直奔“微笑曲线”两端
“本土企业”的成长,如源头活水为成都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与此同时,从长远和全局着眼,成都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直奔“微笑曲线”两端(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其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研发和营销),着力吸引高端项目、优势企业向成都聚集。
7月26日,在成都天威产业园,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全面竣工投产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该公司的硅片及电池产能规模已各实现500MW。“虽然成立才4个年头,但我们已经在国外市场形成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成都乃至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天威公司总经理高正飞说。
以天威集团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正是成都发展高端产业的一个缩影。
“充足的人才供应,广阔的市场空间,低廉的综合成本,优质的政府服务,是知名厂商选择成都的重要原因。”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表示。
在成都发展高端产业的历程中,英特尔和富士康的引进是两个标志性事件。
2003年8月27日,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封装项目正式落户成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商,英特尔的到来吸引了近百家国内外上下游企业到来,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由此,成都一举站上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
2010年10月,在成都高新区富士康厂房内,第一台苹果ipad组装完毕。ipad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终端产品,这标志着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全面完善,使其成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第四极”。
紧随富士康的步伐,戴尔、德州仪器、联想……众多世界级电子信息企业纷至沓来,形成年产值几千亿元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链。一条从软件外包、研发设计,到终端制造、总部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成都实现闭合。
7月18日,成都市对外宣布,将用5年时间,建成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布局了云服务、基础软硬件设备生产和云终端产品制造3大产业集群,将其“十二五”的目标产值锁定3000亿元。
在直奔“微笑曲线”两端的思路下,成都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迅速聚集、迅猛发展之势。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兴产业加速聚集的同时,成都还需要破解一道难题: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青白江区是个老工业区,拥有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产业集群。“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虽然付出了惨重的环境资源代价,但企业的发展仍很艰难。”青白江区经信局局长沈民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十一五”时期,青白江区共实施传统行业技术改造项目397个,投资285亿元,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六成以上。
改造项目的效果立竿见影。现在的青白江天蓝了,水清了,空气也新鲜了。“生态立区的目标正在实现。更为重要的是改造升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沈民说。
玉龙化工是1958年在青白江区建成的小化肥厂,在成本不断攀升,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一直步履维艰。“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模式根本无法维持下去。不改造,不调整,不升级,必然是死路一条。”该公司总经理袁开全说。
“去年前8个月,我们共亏损1300多万元,年底时却实现盈利1300多万元。今年以来,我们实现了1790万元的盈利。”袁开全说,“这得益于我们同清华大学合作,新上了先进的三聚氰胺生产线。去年8月,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立即产生了效益。这为我们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好了基础。”
严峻的发展形势,逼迫着传统产业必须改造升级,而日益壮大的高端产业,也为传统产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我们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后,园区内原本生产普通玻璃和铝材的企业,都加大了技术升级的步伐,开始为新能源产业进行配套,附加值明显提升。”成都双流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副主任蒲贵森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并不是西航港独有的,而是成都传统产业的普遍情形。
发展形势的倒逼和高端产业的带动,成为“撬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两个有力“杠杆”。放眼成都,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制造业和食品、制鞋、家具等特色产业向产业高端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下一步,我们还将强化技术支撑,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通过集成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葛红林表示。
在自主创新的驱动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成都”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