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推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4:28 来源: 经济日报

  以鱼虾为代表的水产品是国人餐桌上的佳品。“无鱼不成席”、“年年有鱼”等生动地说明了我国人民对水产品的喜爱和重视程度。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养殖水产品产量在国内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0%、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缓解了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压力,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正处在由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变的重要阶段。随着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如何既有效防治病害又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实现水产健康养殖,成为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关键。

  健康养殖的内涵应当包括在生产环节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维护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达到减少养殖病害、保障养殖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同时,也包括在全行业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养殖体系。

  近几年,农业部和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采取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多项措施,积极组织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行动。但是,推进健康养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就目前来讲,我国依然面临着水域环境污染、养殖装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差、组织化程度低、良种化进程慢、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和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的制约和挑战。

  面对各种挑战,各地应摸清本区域范围内水域滩涂类型分布、功能定位、水质状况和开发利用等情况,科学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切实保护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和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水产养殖布局。

  各地应全面实施养殖装备提升工程。无论从提高增产潜力还是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看,未来养殖业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先进适用的养殖设施的装备和运用。池塘养殖应尽快进行标准化改造,包括清淤、护坡、平整道路、疏通渠道,配套建设进水净化、排水处理装备等,并建立养殖池塘维护和改造的长效机制。工厂化养殖场应抓紧实施生产条件改造和装备提升工程,向节水、节能、减排的循环水养殖方式转变以保障工厂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应加强水产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同时,继续开展以科技入户、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为载体的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尽快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各地应全面加强水产养殖业执法监管。饲料和兽药是养殖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其质量状况和科学使用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健康状况。健康养殖必须加强投入品生产监管,规范养殖投入品使用管理,继续整治饲料、兽药生产和经营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禁用药物、在饲料中违法添加促生长剂、药物和其他物质的违法行为。

  推进健康养殖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点工作。各地应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确保优质水产品有效供给,从而实现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