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徐元直:垄断性国企改革不能实行“休克疗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6: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作用。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垄断性国企的改革已经成为是我国最复杂的经济问题之一,如何改、怎么改的争论至今未休。

  最近,笔者在中国经济网上看到了《胡星斗“99%的国企都没有专利”是断章取义》和《胡星斗“消灭国企论”只能是自证荒唐》这两篇评论,随即又在网上查找了胡星斗教授的一些文章。针对“垄断性国企改革”的话题,笔者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吐不快。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盛行,私有化的浪潮也席卷了全球,而这一潮流在国内也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公有制产权不清,无人负责,效率低下”、“国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能兼容的”、“公有制为主体会造成垄断”、“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会导致国进民退”、“国有企业应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观点就成为了胡星斗等一些经济学教授批驳国企改革理由。

  当然,这些理由都是基于西方经济学,也是就是在配置资源方面,市场永远比政府更有效率。所以,按照这样的理论,只有将国有企业彻底私有化或“民营化”,才能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

  只可惜,照搬书本的理论或者他国的经验来指导本国的经济发展,往往都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垄断性国企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彻底私有化或“民营化”,核心的问题就是这些企业退给谁。

  一个方向是卖给国外的跨国公司。

  一直以来,有不少跨国公司都对我国垄断性国企“虎视眈眈”,“血盆大口”早已张开。然而,这些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的企业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哪怕一个行业被外资控制了,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更会直接阻碍国民财富分配。

  另一方向是退给本国的民营企业。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他们认为国有企业不能搞好,原因在于私有制经营的是自己的资产,赚钱是自己的;国有企业经营的是国家的资产,赚钱是国家的,因而缺乏持久的经济动力。

  这个观点乍一看有点道理,但实际不可行。一方面,民营企业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创业者个人的、家族企业的阶段。内部的制度化建设较差、随意性较大;内部形不成制衡机制、决策风险大;企业文化是以家族关系为中心,家族以外的人难以受到信任,存在排外的情况等等,这些都证明他们不太适合大企业的管理和治理的要求。

  另一方面,垄断性国企实行全面私有化,我们难以避免走俄罗斯的“老路”。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采纳了杰弗里·萨克斯的建议,在经济领域里实行“休克疗法”,意图通过归还、出售、租赁、股份制改造等产权制度改革,将国有经济民营化,最终塑造和确立市场经济的主体。

  但事实证明,这个“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并允许工人购买其股份,它就能平稳地过渡到自由市场经济”的计划纯属纸上谈兵。由于当时的俄罗斯在许多层面上都已腐败不堪。政府未能确保工人们在新完成私有化的企业中持有股份,一些不择手段的投机分子仅仅向工人们支付了小额现金,就攫取了原本应该为前者所有的大量股份。

  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使经济改革完全背离了俄罗斯的国情,“休克疗法”最终只落得个“休克过度,治疗不够”的下场。结果,一小撮人一夜暴富、权势倾天、寡头横行,数百万曾经工作无忧的工人却日益贫困、生活无着。俄罗斯陷入了灾难性的境地。

  古人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是的重要因素之一,将来进一步的发展,国有经济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支柱。能不能搞好国有经济,能不能促进国有经济更好发展。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未来和前途。

  对于垄断性国企改革来说,胡星斗教授等人所提议的“取消”也好,“打倒”也罢,都不符合现实的国情,争论谁进谁退更没有意义。比较现实的办法是,推动垄断性国企在国有体制下进行市场化改革,继续改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体制条件和市场环境,尊重市场竞争的结果,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才会有实际作用。(徐元直)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胡星斗“99%的国企都没有专利”是断章取义

  马骁:胡星斗“消灭国企论”只能是自证荒唐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