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推进 能否成亚洲版“欧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7:41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10月24日讯(记者 马艺文)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周年之际,世界经济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在《货物贸易协议》之外又陆续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标志着自贸区制度框架全面建成,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东盟自贸区能否成为亚洲版“欧盟”,人民币能否取代欧元美元地位,未来东南亚是否会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免签证

   

  “亚洲化”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从欧盟的发展来看,区域内的经贸合作势必将推进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欧元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前,虽然北美、欧盟经济面临衰退,但美元、欧元在国际市场中仍具优势,因此,亚洲化便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而言,更多的是体现区域大国的责任,特别是实施零关税后,中国将更多的财富通过贸易方式输送到东盟国家,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东盟国家在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驿站,它使得结算货币绕过了美元,避免了美元储备的进一步增加。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人民币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家杨帆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地区结算已成为现实,随后将是东南亚国家,最后是日韩,从而形成东盟10+3都接受人民币的格局,他预计5年内人民币在东南亚范围内将畅通无阻。

   

  由此可见,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起到了试验田的作用,借助这一平台,人民币的国际化指日可待。

   

  区内产业结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从当日起,中国对东盟10国90%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同时,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90%以上的中国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中国平均关税从12.8%降为0.6%,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在2015年实现零关税目标。

   

  欧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的组织,不仅在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也体现了高度的一体化。不仅如此,欧盟各国实行共同的社会经济政策,这种背景下的欧盟统一市场机制性强,约束力强,效率高。而中国-东盟自贸区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国差异性较大,不仅中国与东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就连东盟内部老成员国与新成员国之间也存在一定距离,为此中国—东盟自贸区特别采取了分步走、渐进式的安排,允许各国不在同一时间点实现自贸区目标。此外,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全国家产业结构层次和发展方向存在很大相似性。虽然这在某些领域形成了竞争的局面,但是从长远看,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和建成,降低了贸易成本、提升了贸易竞争力,有效提升了双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称,东盟已超过日本跃升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前3季度,欧美日传统市场在我出口中所占比重为43.7%,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同期,东盟超过日本跃升为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6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4%。自贸区已成为一项互利双赢的经贸制度安排。

   

  因此,中国-东盟自贸区若想达到或超过欧盟统一市场,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旅游有望免签证

   

  1985年,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订协议,即申根协议。协议规定:其成员国对短期逗留者颁发统一格式的签证,即申根签证。申请人一旦获得某个国家的签证,即可在签证有效期内在所有申根国家自由旅行。

   

  实现中国-东盟旅游无障碍通行,早在200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论坛”上就成为专家学者以及旅游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中国—东盟旅游无障碍的实现,将宣告中国-东盟地区大旅游时代的到来。

   

  在今年1月举行的东盟旅游部长会议上,东盟10国旅游部长签署了《2011—2015年东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计划到2015年实现东盟区域内各国公民免签证、对其他国家游客实行东盟单一签证等措施。

   

  虽然中国-东盟旅游无障碍通行目前尚处在设想阶段,但只要各方协同努力,区域内公民免签证并非难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