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出海将满五年 QDII屡缴学费期待曙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8:16 来源: 新华08网

  

  自2006年11月2日首只QDII基金扬帆出海,如今五年时间即将过去,QDII带给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记忆却苦涩多于甜蜜。

  尽管统计数据显示,QDII基金在与海外同类基金的比较中并非”敬陪末座“,但仍无法掩饰其套牢大量持有人的尴尬现实。正如海外机构人士所言,国内基金公司在发展QDII业务时”急于求成“,准备不足,才是造成QDII五年发展历程中屡缴学费的内在原因。

  痛定思痛,虽然启航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但不断的创新正给QDII基金带来新的希望。”诺安黄金基金可能会成为今年我国基金的第一名,当QDII基金增加到一百多只甚至两百只时,可能全市场基金中前几名将总是QDII基金,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一位QDII基金经理的憧憬,为QDII基金勾画出美好的未来。

  部分QDII基金业绩

  类别指数基准/海外同类平均类别/基金名称 今年前三季度(%)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MSCI环球股票指数 -14.92 7.88 30.06 -44.62

  环球大型均衡型股票基金 -16.94 5.34 32.8 -46.61

  交银环球精选股票 -26.36 1.46 72.18

  华夏全球股票 -23.41 8.86 56.65 -41.1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 -25.17 1.89 39.55 -43.33

  工银中国机会全球股票 -21.96 9.27 64.93

  银华全球优选 -17.14 3.25 29.93

  □本报记者 方红群 深圳报道

  业绩不输海外基金

  QDII基金的发展历程可谓”历尽坎坷“。从首批股票型QDII基金牛市高点出海,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很快跌破面值,大幅亏损;到2009年全球股市大反弹,但是鉴于之前的惨痛经历,QDII基金暂停发行;再到2010年之后QDII基金重新出海,却又遇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QDII似乎总是生不逢时。至今,有的QDII基金净值还在5毛多,套牢了大批基金投资者。”幸亏当初是比例配售,不然投入的钱会更多,亏的也更多。以后再也不会买QDII基金了。“一位被套牢的投资者语气坚决。

  对于习惯于追求绝对收益的国内投资者而言,本金的损失无疑令人感到痛苦。但事实上,QDII基金的表现并不像投资者感受到的那么差。某QDII基金的前任基金经理透露,虽然2008年业绩表现不佳,但2008年、2009年,其管理的基金在海外2000多只同类型基金中,业绩排名在前5%和10%。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钟恒的研究也显示,QDII基金与海外同类基金的平均业绩相比,并没有持续较差的情况。例如,环球股票QDII基金,2008年,这类QDII基金只有两只,当年跌幅分别为41.1%和43.33%,但当年MSCI环球股票指数下跌了44.62%,海外环球大型均衡性股票基金平均下跌46.61%;2009年,五只环球股票QDII基金中,四只基金的净值涨幅均超过当年MSCI环球股票指数涨幅和海外同类基金平均涨幅。”从每年的统计数据来看,QDII基金平均业绩并没有持续地、大幅地好于或者差于海外同类基金。“钟恒说。

  产品缺乏系统规划

  五年的发展中,QDII基金成长了许多。一位基金经理提到,QDII基金经理的海外投资经验越来越丰富,与海外投资者和海外同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进行海外调研也更频繁等等。但是不可否认,QDII基金的发展中尚存很大不足。

  ”客观地说,国内基金公司在QDII出海前所做的准备不够扎实。基金公司在推出QDII基金时,在制定战略规划、资源投入方面,做得比较仓促。“一位QDII基金经理认为,在准备充分并具备相关实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对外投资或许更有利于该项业务的长远发展。”比如韩国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未来资产,它在投资海外之前,首先会制定一个战略性的规划,在海外设立机构、招聘人才,然后进行研究、做模拟组合,海外投研团队经过几年磨合、业绩做得相对稳健之后,才开始发行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

  这与加拿大灰石投资管理公司国际股权基金经理李振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李振看来,国内部分机构开发QDII产品时缺乏系统规划。具体而言,产品开发通常应立足于长期,首先制定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能够将长期投资效果最大化的投资策略。然后,围绕投资策略进行产品开发,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投资决策流程,将投资策略固化到产品中。之后,严格执行产品的运营方案,要具备稳定的管理团队或基金经理,将投资策略在产品上贯彻下去。然而过去五年中,许多基金公司在推出QDII产品时,显然缺少这样从投资策略制定到产品开发再到产品运作的严谨、系统的流程。

  李振进一步指出,许多中国资产管理机构不是基于某种投资策略而开发产品,而是基于一段时间的某种投资机会而开发产品,也就是”跟风“发基金。但投资机会往往不会长久存在,所以产品的可持续运作时间可能会比较有限;投资策略未固化到产品中,导致基金经理在决策时难以避开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干扰;基金经理的高流动性通常会影响产品投资策略执行的延续性等等,这些都阻碍了QDII基金的良性运作。此外,国外资产管理公司在开发海外投资产品时,往往是围绕本公司最成功的产品,通过研究、调查、模拟操作等多方面准备,建立起对未来业绩的信心后,才会发行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相比国内机构的做法更加谨慎。

  事实上,为了实现良好的投资业绩,内地基金公司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例如,首批QDII基金普遍聘请了海外投资顾问协助投研。然而,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投资理念上存在差异、投资权控制上都不愿妥协等原因,合作并不愉快。因此,2010年后发行的许多QDII基金未聘请投顾。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QDII基金还处于人才和经验的积累阶段,寻找好的合作模式、与优秀的境外投顾进行合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此外,综合国内外多位基金经理的观点,国内基金公司在人才激励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多,QDII基金经理与海外同行的交流也应当更频繁、心态更开放一些,第三方投资顾问和投资者理财知识的普及等方面也有待完善。

  创新为翼等待”东风“

  国内外资产管理行业人士都关注到,今年以来QDII在产品创新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目前国内QDII基金的创新没有什么规律,还谈不上构建、完善产品线,但QDII基金的产品种类和投资资产类别确实更加丰富了。“英国Skandia基金中国业务发展主管谢姣岳指出。

  对于QDII的长远发展前景,所有受访人士均表示看好。”一到两年内要突破目前的瓶颈,可能会存在许多困难。但长远来看,中国的资金越来越多地投向海外是一个必然趋势。“谢姣岳说。李振也指出,如果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处于低谷,国内的投资机会就会相对匮乏,这种情况下,投资海外则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通过资产在境内外的调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好手段,QDII基金非常具有发展潜力。

  ”如果2000年就有了QDII基金,那么2001年到2005年QDII基金肯定比A股市场基金表现得更好。总有一个时间,中国可能会再出现2001年到2005年那种A股市场表现差于海外市场的情况,届时可能会迎来QDII基金业绩和规模的爆发。“招商全球资源基金经理牛若磊说。

  在这种爆发来临之前,QDII基金依然可以吸引很多投资者,实现规模平稳增长。多位QDII基金经理指出,国外的金融工具、可投资的资产类别比国内丰富很多,QDII基金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开发创新型产品。”比如,目前国内已经推出黄金基金、美国房地产基金等等,它们的投资主题、投资范围在A股市场都是比较难找和难做的,可以给投资者提供国内难以获得的投资机会。“

  就现阶段而言,牛若磊认为,发展QDII基金应将重点放在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产品创新上。”可以对QDII基金做很多有价值的创新。以后你会发现,不管市场是涨还是跌,总有产品适合这种市场环境,QDII基金在全市场的基金中业绩总是排在前面,例如今年,A股市场股票型基金普遍业绩较差,诺安黄金基金可能会成为今年我国全部基金的第一名,国泰纳斯达克100基金则可能会是第二名。当QDII基金增加到一百多只甚至两百只时,可能全市场基金中前几名将总是QDII基金,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牛若磊说。

  ”从美国共同基金业的历史来看,牛市和政策是推动包括QDII基金在内的所有基金发展的最突出的两个因素。“牛若磊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目前来看,短期内全球不太可能出现2006年、2007年那样的大牛市,”中国版401K“暂时也难以推出。所以,QDII基金的发展不能寄希望于股市和政策,而只能通过产品创新”突围“。在丰富产品线、提供好的产品业绩的同时,等待市场和政策变动,努力争取在行业迎来市场和政策环境利好时抢到”第一杯羹“。

  不过,要抢到”第一杯羹“,未必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有实力支撑、有耐心等待。正如一位基金经理所言,”目前存在的很多QDII基金规模都不大,有的甚至是亏本运营。基金公司是否愿意继续投放资源、建立和完善QDII产品线,这既依赖于公司的财力,也依赖公司决策层的长远规划。部分公司未必会愿意做这种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事情。QDII基金要获得快速发展,任重道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