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解密"2011中国创业板投资价值排行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11: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一眨眼,创业板快两周岁了。昨天,中国第三届创业板峰会发布了“2011中国创业板投资价值排行榜”。

  从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开板,特锐德(300001)等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集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到今年9月30日,共有267家公司在创业板发行股票。总发行股本达386.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达1880亿元,总市值超7800亿元。

  当创业板从28家迅速扩展为10倍规模的大家庭后,哪些公司最终脱颖而出?哪些行业代表创业板市场的风向标?267家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有着什么样的曲线,还在寻求上市机会的中小企业从中能悟到什么?

  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组副组长,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中国私募股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兴建,为读者解密这份新出炉的榜单。

  浙江企业跻身投资价值排行榜十强

  “2011创业板投资价值排行榜”分总榜单和四个子榜单。样本的采集,取自今年6月30日以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的236家创业板公司。

  第一年做榜单的时候,牵头人、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汪炜教授就发现,榜单充分体现了价值发现理念,和创业板总体趋势吻合: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企业集中分布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

  今年的情况如何呢? 项目组副组长、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中国私募股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兴建介绍说,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为我国三大发达经济圈,经济实力、企业数量、科技水平都胜于中西部,企业数量众多、技术优势明显。因此,今年“投资价值前10强”企业在区域上依然分布在华南、华东和华北三个区域的发达城市。

  相比深圳和北京,江浙传统制造业发达,在创业板强调“两高六新”方面,企业优势不突出。即便这样,在今年的“投资价值排行榜”上,还是发现了浙江创业板公司的身影。

  在行业上,今年“投资价值前10强”以机械设备、信息技术企业最多。这说明创业板企业的行业集中现象仍然明显。

  亮点

  创业板中确实存在好公司

  李兴建介绍说,根据创业板企业投资价值的构成和数据可得性,本次排行榜选取了竞争力评价、成长性评价、财务安全性评价、市场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在去年17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又新增了4个二级指标。

  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上,遵循了“深入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充分考虑公司增长的财务安全性、多角度地考察市场对企业的客观评价”的思路和原则,力求既保证资料来源的权威性、客观性和针对性,又兼顾指标选择和评价角度的全面性、公正性。

  众所周知,对于初创期的企业,用传统的财务指标很难进行有效评价,所以这次制作榜单时指标选取不但涵盖了企业自行披露的财务指标和市场表现,还充分挖掘了传统报表之外的潜在信息,诸如公司的行业地位、业务和技术优势、投资者认同情况等等。根据指标重要程度计算出相应权重,从而得出指标得分、综合得分及相应排名。

  李兴建信手拈来:以去年上榜的南风股份为例,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创业板指数大跌超过20%,而南风股份的股价却逆市上涨接近20%,说明企业的竞争力、成长性还是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作为一家空调通风设备制造企业,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苦下功夫,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加大新能源设备的投入与产出,虽然在日本核事故后股价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随后却走出了独立行情,不但在核电板块内一枝独秀,而且在整个创业板市场中也是格外强势,股价逆市创出新高。这说明创业板确实存在好的公司。

  南风股份并非个案。根据2010年年报,我国创业板企业经营业绩十分优异,平均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企业占比分别为38.56%、132.07%、29.33%、79.08%,四项指标均超过同期中小板公司。同中小板创立后的第一年(2005年)相比,创业板在四项指标同样表现更好。尤其是总资产增长率增长尤为明显。

  分析

  创业板公司的成长具有非常强的阶段性

  细心的投资者如果翻出“2010创业板投资价值排行榜”,和今年的榜单做一下对比,会发现上榜的企业全都是新面孔。

  李兴建说,这表明创业板公司的成长具有非常强的阶段性。说起阶段性,投资者可能会说,这是所有的公司都有的共性啊,但这一点,在创业板公司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上市前两三年,产品生产与销量处于放量的过程,冲刺完成上市做得很漂亮,企业利润的增长表现得很线性,但经过几年增长,为上市的投资也好,产品销售也好,都慢下来了,于是利润回落,或者滞涨。究其原因,企业的成长本身就存在一个周期性,等募集资金到位新投资项目上马,经过几年的能量积聚再重新发力。

  去年上榜的企业回天胶业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今年没评上,但其产品目录广,未来风电、汽车、电子等很多地方都用得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主导,未来能量积蓄好,依旧令人期待。

  部分创业板公司产品太单一

  李兴建说,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我国的创业板还存在诸如IPO定价过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信息披露有待加强完善、市场投机气氛浓郁等问题。特别是,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通常企业历史较短、经营规模不大、产品与盈利模式单一、发展前景难以判断,所以给创业板市场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也令投资者感到困惑。

  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产品过于单一,单一产品或单一客户的依存度很大。一旦某个产品出现问题,业绩滑坡就在所难免。眼前的例子就是康芝药业。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及止咳橘红颗粒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瑞芝清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全国排名第一,止咳橘红颗粒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然而今年5月20日,国家药监局要求尼美舒利修改说明书、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就这么一条通知,康芝药业的业绩滑坡50%。

  像这样企业业务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单一,在创业板公司中属于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就提醒投资者,遇到此类公司时要考量下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好在吃一堑长一智。康芝药业的转型速度同样快得惊人,不到9个月的时间几乎重新搭建起了一系列主打产品。目前康芝药业最倚重的,是与康恩贝公司合作生产的布洛芬颗粒。

  点穴

  创业板限售股解禁压力巨大

  李兴建说,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我国的创业板发行市盈率过高,就给后来的市场带来隐患。一是市场存在下跌空间,二来带来资金超募。钱一多,怎么投都是问题。如果不投,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就会降低;如果投,之前的行业已经饱和,投到哪些新行业就有个选择问题。

  他更想提醒投资者的还是限售解禁股的问题。如果发行股本在4亿以上的,10%是可流通股,90%属限售股解禁;如果发行股本4亿以下,75%属限售解禁股。5%以下非控股股东一年以后可以变现,三年以后几乎所有的都可以抛售。当下市场的解禁意愿比较明显,这个压力非常巨大,即使公司质地不错,也难以冲抵产业资本兑现利润的压力。

  由于主板的新股家数相对较少,因此冲击相对创业板要小一些。因为但凡是2005、2006年股改之前上市的,股权结构已经相对稳定;后面的上市公司本来就生在全流通时代。产业资本利用金融市场兑现利润,对未来的流通会造成影响,建议投资者做投资时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