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挽救温州借贷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CFP图
■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
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
编者按:
接连经历了八九月份的企业主“跑路潮”事件,如今的温州城更像一潭表面平静的湖水,实则暗流涌动。近几日,温州市金融办屡向外界透露,当地可能出台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的意愿,据悉,温州拟出台《放贷人管理条例》,打造全国民间资本集散中心,并将建立登记机构促进民间借贷的合法化。
专家指出,经济一旦走向去实业化的泡沫之路必酿危机,而借贷危机不仅仅“藏身”在资金流庞大的温州,所以,危局一旦扩散至全国将会给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伤害。
合理地解决民间借贷问题是中国经济必须跨越的一步。如果对民间借贷一味地打压,将给本身困顿的中小企业“增负”,如果进行“招安”则需要考虑与银行借贷的统筹发展问题及监管难题,为此,我们需要反思此次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源,背后存在的体制弊端及监管漏洞,同时,还应探讨利率管制下民间借贷的出路乃至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话题一
断贷危机因何生
据统计,今年1月到8月,温州市因民贷造成纠纷的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5.73%,涉案金额50多亿元。10月21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公开表示,浙江省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举措帮扶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对民间借贷的风险处置,应建立起“水库、水渠和闸门”,疏导为主,趋利避害。那么,民间借贷的资金运作的弊在于哪?又是什么造成企业主不堪还贷压力而“跑路”?
周德文:贷款与中小企业的生产困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还有其他复杂因素。这其中涉及到银行贷款的一个时间差,企业从银行贷款到期,续借下一期,中间大约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差,为了还银行钱,企业不得不另外借款,于是有的转向偿本付息周期很短的民间借贷,信贷持续收紧,民贷就会持续运作,由于疯涨的利息造成了资金紧张的恶性循环。
还有一个现象,中小企业主中的很多人并不是通过借贷做主业经营,更多的是投入房地产、煤矿等,甚至有些企业家直接卖房押地支撑其信贷业务。
袁钢明: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只是被媒体放大的一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贷款炒房,温州炒房团遍布神州,就在借贷危机前不久就有成都、重庆两地温州房客抛售的事实,全国楼市惨淡,随后就是温州老板跑路,这个时间链条是极具关联性的。
我在温州实地调查过,很多企业已把其主要精力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资金实力强的从事房地产开发,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也参与炒房。从融资掮客到担保公司,甚至银行信贷都成为了炒房链条中的各项环节。
茅于轼:其实根本不用担心贷来的钱怎么花,借来的钱一定会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可能有这样一点引发资金断链,就是很多企业短期贷款不能支持其长期投资的项目。然而,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只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赚了钱就是在创造财富。
同时,企业无法还贷有部分原因应归结于民贷的体系不完善。在民营企业实业经营不佳的条件下,民间金融又受国家政策的排挤,民贷不能在阳光下成长,这直接压迫着民企的生存。
孙立坚:我基本不赞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这次借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温州的中小企业并不缺钱置办实业,只是打着融资难的幌子进行投机。有温州银行家告诉我,即使借到了钱的中小企业,多数不愿主营实业,目前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太恶劣,制造业很多做不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实业难以盈利,所以最终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投机失败。
话题二
民间借贷利弊之争
很多人将温州老板“跑路”的“祸水”引向了民间借贷。那么,民间借贷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所谓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借贷,本质上有别于高利贷。实际上,温州地区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时代变迁,民间借贷担负的“恶名”也越来越多,利率普遍高于银行基准利率4倍的事实,也让民间借贷“是否合法”的讨论之声随处可闻。那么,温州现阶段的民间借贷到底有怎样的利弊?温州危机与民间借贷到底又有多大的关联?
袁钢明:尽管温州很早就开始搞民间借贷,但其实已变质。现在的温州民间借贷,应叫“房地产民间借贷”——没有房地产的高额利润作支撑,钱很难流通。因为,精明的温州商人不可能为制造业薄弱的利润去负担高利息的贷款。
从这个角度看,温州发生的所谓民间借贷危机实际上是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某种延续。
茅于轼: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民间借贷应被提倡。尤其是在目前相对紧缩的政策前提下,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取实实在在的贷款,那么,民间借贷自然成为一种渠道。这恰恰也是优化资金配置的过程。
至于利息发展到近似高利贷的水准,这或要归结为客观需求。因为,没有来自企业或个人的资金需求,借贷市场实际上难以维系高利。另外,实际上的金融垄断乃至对利率的调整,都间接推高了民贷的利率水平。
周德文:民间借贷对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民间借贷利率水平已超历史最高值,与此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润不超过10%。所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现资金断裂是可以预见的。
另外,今年上半年,温州社会融资中介的放贷利率为40%左右,一般社会主体之间的普通借贷利率平均为18%,小额贷款公司的放款利率则接近20%。这实际上是另一种预警。
孙立坚:目前我对这种民间借贷是持观望与期待的态度,首先鼓励让民间资本更透明地运行,使银行与其借鉴相互的经验,改善现在的企业生存局面。因为与其没有法规的默许,不如公开立法支持,还可以分担紧缩下的实业负担;另外,借贷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大,让政府也看清其中的泡沫,不管能走多远,先试试再说,然后可以用这些经验去引导整个金融业。毕竟温州的民贷不是在短时间内应运而生的,走到现在这种状况必有其复杂的因素。
话题三
“资金池”何以铸成
中金公司估算,截至2011年中期,中国民间借贷余额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38%,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的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在分析人士看来,如此大的资金池显然不只是来自民间的“闲钱”。那么,参与放贷的资金究竟从何而来?
袁钢明: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绝不是“纯种的”民间资本,其原始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由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变相贷出。据我调查,当前民间借贷资金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全部资金的35%,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占比则达20%。
周德文: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很复杂,参与者众多,不仅包括专门长期从事民间借贷的机构,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资金,甚至也有国企和公务员的资金。温州30多万家民营企业,从当地的“地下钱庄”等私人资本就可获取30%到40%的资金来源。
据温州市金融办估计,当地的民间资金中,来自本地企业的资金占30%,当地居民闲置资金占20%,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资金分别占20%,其中部分资金可能是通过银行个人贷款的渠道间接流入了民间借贷市场。
茅于轼: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在提高,包括原材料价格、土地的购买成本。中国有很多劳动密集性产业,这些企业的利润若不能维系其生产成本就会被淘汰,因此企业需要去发现更能盈利的投资渠道,这中间不乏炒房产、二次借贷。选择高回报的投资才能支付高额的利息,进一步带动资本的市场运作。因此,不应考虑钱的来源,高利贷也不等于违法,目前最重要的是开放“钱”的正常流动,因为市场竞争自有其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
孙立坚:既然能形成这样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说明钱的来源得到了各方“默许”,存在一定的合法性。当然,这其中或许也有无奈的成分在里面。目前的市场中,一方面,产业资本不愿投身实业;另一方面,通过借钱再去放贷,不仅能维持企业发展,还能获得更多利润。这其中,不乏有很多发展很久的企业,付出心血的企业主不忍看着企业倒下,又不能从银行贷款渡过难关,只有被迫参与民间借贷,甚至转而做起房贷者。
话题四
民贷借贷何去何从
据官方统计,目前温州共有登记在册的担保公司182家,投资咨询公司609家,典当行46家,寄售行164家。此外,温州市各银行机构贷款余额6123亿元,而民间资本已超过6000亿元,且以每年14%的速度继续增长。在全国都在讨论民间借贷是非功过之时,到底怎样才能发挥民贷与银行贷款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周德文:目前的情况是,国企的钱用不完,民营企业经常贷不到款项。中国的金融制度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平台,一方面银行担心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国家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属于真空地带,使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无法实现转型,因为,转型要求长期投资,这与短期贷款是相冲突的。如果民贷与黑势力相融合,影响将更为恶劣,所以有必要将民间借贷纳入统一的规范下运作。
茅于轼:政府需放开民间借贷,民间的钱不一定要存在国有银行,应鼓励更多的资金源参与到借贷市场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金运作的效率,从整体上降低民间借贷的利率,使钱能灵活地流动到有需要的地方,盘活民间金融就是帮助国家经济的高效运作。此外,必须给民间借贷立法,使其区别于民间非法集资。
袁钢明:尽管温州现象只是个案,但隐藏的危机不容忽视。联系到楼市看,实质上,相关部门不可能让楼市崩盘,继而可以假设,房地产泡沫将引发中国经济泡沫,并进一步影响到民间借贷的生存。而对于本次温州的借贷危机,国家应不止在资金上救助一些资金链断裂的企业,还应该在政策上鼓励温州民间借贷金融制度实行试点。
孙立坚:民间借贷总有一天会崩盘。因为,民间借贷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规金融拾遗补缺。短时间内,如果其过分活跃,就预示着金融动荡可能随之而来,国家相关部门自然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发展经济需一步一个脚印,因为民营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中最活力的一个团体。所以,也是出于保护民营经济的目的,现阶段可加强立法,保护民间借贷,直到民间借贷成功帮助民营经济摆脱困局。总体而言,一疏一堵,善始善终,充分发挥这种借贷体制的特点,并最终让其完成历史使命。
话题五
民营企业路在何方
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以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和投资范围。然而,“新非公36条”不仅没能发挥效应,反观如今的民间资本也陷入重重难题。有人这样形容,民间借贷就像击鼓传“雷”,当资金链叫“停”时,最后倒霉的只能是实体经济。所以,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如何既能让经济实体健康有序地运行,又保证不被带“雷”的民间借贷所绑死?
周德文:温州经济乃至中国经济亟需加速转型,未来应关注新技术领域、新兴产业等,原先靠低技术、高密集劳动力起家的企业,如今也需要全面审视自身的问题。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体制和职能发挥力度,让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同时,也要让其为温州经济转型起到真正作用。
袁钢明:近年来,温州政府出台了多项解决中小企业债务危机的举措,如要求银行业机构不抽资、当地政府抽调25个工作组进驻市内各银行等。但宏观方面,最重要的是应坚决控制投机性产业投资或金融活动,特别是打击借贷去进行房地产投资。
茅于轼:相关部门要积极带动民间金融,允许民间借贷吸收一定存款,通过这样来补充国有银行很难照顾到的地方。民间资本参与到更多的行业中,像石油、通信等原材料生产或第三产业。
孙立坚:给中小企业减税无疑是一种合理的调控手段,但要避免利用“劫富济贫”的方式直接给企业送钱,这只会养成企业自身没有解决危机的能力。
最为重要的是,升级制造业必须要简化物流环节,中国经济发展现在过度强调第三产业,制造业都还没发展成熟,却急于展开第三产业布局只会给制造业带来负担,目前可以做的是开放上游服务行业,打破国有资产垄断的第三产业,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服务业就是借竞争去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