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式”文化遗产保护的四个阶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仅是承德的、中国的,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和文明成果。就承德而言,保护好这批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中共承德市委书记杨汭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64亿多元用于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和历史风貌恢复,先后分四个阶段展开“接力式”的遗产保护。
在漫长的历史中,承德是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民族发展之地,随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修建,城市也逐步形成。只是这里只修寺庙不曾建城墙城门,建城300余年也未曾刀兵相见。为此,承德不仅成为清王朝的“夏都”,更是联合、融合各民族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平台”,从而也孕育了独特的“和合”文化。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所蕴含的“和合”思想是承德文化的“根”与“魂”。承德市历届决策者以高度的责任感保护这块“金字招牌”。经过30多年的整修,一大批濒危古建得到抢救性保护,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周边非文物建筑基本拆除,康乾72景由仅存的17景恢复到55景。
第一阶段:旅游发展起步。自1978年至1983年,迁出避暑山庄内15个单位、400户居民,拆除非文物建筑7万余平方米。
第二阶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1994年前后,拆除避暑山庄内23处非文物建筑1.96万平方米。
第三阶段:落实申遗承诺。申遗成功后的十多年间,该市先后拆除避暑山庄内管理处办公楼、动物园、离宫宾馆等非文物建筑约2.5万平方米,修缮古建筑3.62万平方米。同期,组织了山庄东路、两宫门间、碧峰门外、迎水坝区域等4片大规模的拆迁,迁走机关企事业单位45个、居民2600多户。
第四阶段:建设国际旅游城市。2009年,该市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更加注重统筹安排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聘请国内权威机构编制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大遗产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老城区“中疏”,把老城区打造成遗产保护的核心区和城市旅游的主景区。
据介绍,该市为全力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风貌还原工程,擦亮避暑山庄及外庙这块“金字招牌”,2010年,筹资27亿元实施了承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城风貌恢复和遗产保护工程,一次性搬迁山庄外庙周围5个行政村、5个社区、6081户,拆除建筑130万平方米。
2010年,中央有关领导在承德视察期间,对该市多年来所做的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示国家相关部委重点支持。随后,国家六部委专门到承德现场办公,确定中央财政投入6亿元专项资金,分五年对古建筑、文物遗址和古典园林保护等六大类89个项目给予支持,其中用于文物本体保护5.2亿元,8000万元用于山庄水系治理。
为把遗产保护工程做出“神”和“魂”来,更好地传承“和合思想”,这个市聘请了33位国内专家,对项目提供系统咨询和技术指导,最大限度恢复历史风貌。目前,16项工程已有11项开工,其中,避暑山庄宫墙抢险修缮、须弥福寿之庙大红台抢险、避暑山庄清代道路、清代驳岸和山区消防通道保护修缮试验段等5项工程已完工,其余年度工程近期也将陆续开工并在年内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