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9:0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海平

  10月25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全文公布。

  《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六项目标,在文化产业方面,目标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参与了《决定》部分内容起草的南京大学文化发展产业研究所所长顾江认为,衡量文化产业是否发达的标准有三:产业增加值占GDP至少6%,形成一个主导带关联和配套的产业作为支撑以及有自主品牌。

  顾江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仍处于一个混沌中,因此地方政府理解不一。此外,文化产业存在产业结构同质化、产业链不完善、技术进步对文化产业的贡献力不高三大问题。

  顾江多年从事文化产业经济学研究,同时担任文化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并为多个地方政府做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决定》全文发布的当天,顾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文化产业同质化严重

  《21世纪》: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你认为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顾江:中央通过的《决定》意味着文化事业和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引导清晰,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也符合中国加强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求。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将文化资源优势转为经济发展优势,有望变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看来,打造和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文化产业出发很有希望。

  在面临的挑战上,仍是人才缺乏。此外,要冲破发达国家传播渠道的壁垒仍需要耐心与对策。当前,我们的文化产品竞争力较弱,但是要参与全球化竞争人家可不会停下来等待你发展好了。

  《21世纪》:当下中国文化产业领域存在哪些必须解决问题?

  顾江:当前文化产业结构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地方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缺乏准确的定位,政策上也没有统一标准。

  其次,文化产业链不完善,主导产业选择不明确,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都适宜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文化产业关联度过低,就无法有效拉动配套产业发展。

  再次,技术进步对文化产业的贡献不高。

  《21世纪》:地方政府纷纷开发文化产业园,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你对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有什么建议?

  顾江:很多地方搞文化产业园,方向没错,但问题在于没有形成主导企业和产业,无法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比如,南京的晨光1865文化创业产业区,现在发展下来与原先设计是两回事。而杭州西湖的开发经验可以借鉴,地方政府每年只投入几十亿元就可带来相关的数百亿元收入。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无中生有,可以发挥创造性。比如没有恐龙遗址的常州发展的恐龙园项目,芜湖的方特世界主题公园,无锡的吴文化发源地项目,这些都是原来没有基础,但是公认的发展比较成功的文化产业项目。

  所以,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创造性,可以蛙跳式发展。

  不能圈老百姓的钱

  《21世纪》:中央在本次文化体制改革中强调社会效益第一,但又提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二者如何有机统一?

  顾江:发展文化产业是强调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要追求经济效益。文化事业则是要强调社会公益性,这要以财政投入以及社会公益捐赠为主,产品服务百姓,至少要做到公园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我看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强调经济效益没有错,但不能牺牲其他利益主体,要强调社会公平性;文化事业发展也不能一改革就想着圈老百姓的钱。

  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是开放式的,要让社会资本进来,让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起来。

  江苏经验

  《21世纪》:江苏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有哪些经验和启示?

  顾江:江苏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早。1996年就开始对内部经营机制进行了改革;2000-2011年着手实行政企分开,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再从当下开始,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做大做强。

  第二,江苏率先把科技结合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利用科学手段提升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如各种动漫动画基地的落地以及数字网络电视的覆盖等。这也是中央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

  第三,通过改革做大了一批国有文化企业。现在江苏省过百亿的文化企业有4-5家。

  第四,塑造了自有文化品牌。例如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正在北京建设自己的演播室,形成了全国品牌。

  从中央公布的文件看,江苏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被吸纳不少。

  《21世纪》:江苏2010年财政预决算显示,对某文化单位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后的投资出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尽管这种财政投资表面上是通过产业基金的模式运作的,但本质上仍是财政投入。外界批评这与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理念背道而驰。你怎么看?

  顾江:改革总需要付出真金白金的。

  由财政资金转为产业扶持基金,再投入到产业中,可以考虑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考虑投入产出。文化事业单位改制成文化企业后,政府投入就有了载体和合法性渠道,称之为政府购买服务。

  据我的了解,这种投入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人力成本上,尤其是安抚退休离休的人员,若没有政府财政支持则企业转制难以顺利进行。

  所以,文化体制改革初始,还需要政府扶持文化企业走入市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