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教园七载成大业 新泰州创业添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17:57 来源: 上海侨报

   文/童谣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宦名臣交相重。”泰州汉称海陵,自古就与金陵、兰陵和广陵齐名,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的车轮转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高等教育在泰州依然是一片空白,当时的泰州是江苏13个地级市中唯一一个没有高等院校的地区。

   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所在。高等教育不仅能培养大量人才,也是吸纳人才的一个高地。地级泰州市成立以后,高等教育立即被提上日程。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泰州市高教园成为全国首个当年批建、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当年入学的高教园区。“泰州现象”成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回首7年历程,泰州市高教园也成为新泰州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人才助力泰州经济腾飞

   1996年8月12日,地级泰州市刚刚组建,全市生产总值不过284亿元。截至201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2亿元。10多年的时间里,泰州经济总量增加了近7倍,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

   据悉,泰州全市有近100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三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涌现了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陵光集团、中丹集团、兴达钢帘线、新世纪造船等一批销售突破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的企业。泰州已成为苏中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经济明星”。

   葛优在一部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这句话不仅显出几分幽默,还确确实实道出了如今社会急需人才的现状,尤其是高级人才。

   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已被提到战略的高度。高校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源。

   2006年7月23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公布了《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从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了综合评价。泰州综合实力虽然位居第12位,但在出口总额一项中以56%的增速位居长三角城市之首,在工业经济一项中以33%的增速位居第二位,其他各项指标也都有奋起直追的趋势。有心人会发现,在之后的一系列的排名中,或多或少都烙上了“泰州现象”的标记。

   江苏省社科院专家认为,“泰州现象”的出现,既与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分不开,同时也是泰州大搞教育,培养人才的结果,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前进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高教匹配历史文化名城

   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扬子江畔,是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有凤凰城的美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泰州有2100多年历史,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泰之州。

   众所周知,泰州教育一直名声在外,尤其是“县中模式”让许多大城市的家长都愿意将子女送到泰州接受教育。但尴尬的是,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高等教育在泰州依然是一片空白。

   泰州地区没有一所高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是非常明显的。自从1996年,地级泰州市成立之后,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步伐,与泰州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与2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也是地级泰州市成立之后地方领导形成的一个共识。1996年,泰州市成立了高校发展领导小组,在随后的几年间,泰州市高教事业开始在突飞猛进中发展。

   一年后,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当年就实现了独立招生。

   1998年3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泰州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所普通高校,实现了高等教育史上零的突破。

   2000年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泰州师范学院和泰兴师专合并筹建泰州师专。

   2001年6月,江苏省牧校升格为江苏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建校。

   2003年4月,成立加快泰州高校发展领导小组。

   2004年2月,成立泰州市本科院校建设领导小组。3月,成立泰州高教园区管委会。6月,成立高教园区建设指挥部。

   2004年6月,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试办,当年9月正式开始招生。

   2006年,泰州市高教园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2008年,泰州市高教园区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当年,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两所在校生达11000多人,教职工582人,专业方向达到56个,招生范围扩大到26个省(市)、自治区。

   泰州高教成为一种现象

   为加快推进泰州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2004年,泰州在主城区东侧规划建设高教园区,作为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南师大泰州学院和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校区。园区按在校生33000人规模设计,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总投资规划约32亿元。其中,体育中心、综合性图书信息中心、大学生公园和大学生街区为共享资源。园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2005年开工建设,2006年8月底竣工,当年即有12000名学生入住新校区。

   当年批建、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当年入学,这也是泰州市高教园在国内开创的一个先河,业内称之为“泰州现象”,在中国教育史上书写下光辉的一笔,这与泰州市领导们高效的工作效率是分不开的。

   搞建设必须先拆迁,拆迁是当前社会的难点、热点问题,也是贡献问题。搞好拆迁的关键是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截至目前,泰州高教园区已拆迁安置近2000户居民,先后建成宫涵、盛塘、东方花园3个安置区约40多万平方米,没发生一起聚众上访事件。

   泰州市高教园区工程投资量大,财政投入少,资本运作的空间不大,如何确保工程进度就成了问题。地方领导采取的措施是不等不靠,科学运作土地资源,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并灵活运用相关政策,巧妙包装项目,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随后的二期、三期工程在上述指导思想下同样得到顺利推进。

   2010年,泰州市高教园区在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同时,主动承担了中国药城教育教学区的合作办学和规划建设任务,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高起点高质量地完成了翰林学院8万余平方米主题及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保证了新生的顺利入学,实现了泰州高教建设史上的又一个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泰州市高校第一年招生的入学分数线还低于江苏省控线。到了2008年,招生分数线已经高出江苏省控线50分以上,且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截至目前,泰州市高教园区占地面积6285亩,地方各高校在校学生41000人,有专任教师193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200多人,已经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和在读研究生、博士生265人。各高校校舍面积近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573万元。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开设专业180多个,理、工、农、牧、医、师、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已具雏形。泰州市各高校已经为社会输送了10万多名毕业生。

   泰州高教蓝图渐成现实

   伴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泰州市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永不满足的泰州人并没有放缓快速前进的步伐。基于泰州组建地级市时间不长,历史和现实基础薄弱,办学资本不够雄厚,和一些先进高校相比缺少历史的积淀。办出立足于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使泰州的高等教育再有一个质的飞跃,为泰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泰州发展的新的需要。筹建泰州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008年伊始,泰州大学筹备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此后的工作在有条不紊中进行。泰州市领导指出,泰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巨大需求,为发展高等教育拓展了空间。与此同时,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也为加快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建设泰州大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区域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进一步提升泰州城市的影响力。

   江苏社科院的专家认为,经过十年的发展,泰州市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所高等教育院校共同发展,从专业乃至人才层次上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泰州市高教园区已能基本具备各学院独立办学的条件,但泰州大学绝对不是各个学院简单的拼凑和集合,而是对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基础上的一种更大的提升。因此,现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校区需进一步调高、调优。

   泰州市有关领导表示,泰州高等教育发展要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办学层次和放大规模,不失时机地发挥各种优势,运用新思路,采取新办法,建立新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将泰州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