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伟:限购政策比房产税更符合国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7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本报评论员 王义伟
出于同样的目的,出台不同的政策,有的,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有的则未必。
根据人民银行营管部三季度对北京市城镇居民购房状况作出的问卷调查,近七成居民支持限购政策长期化(本报10月24日报道),也就是说,限购政策在北京得到了七成居民的认可。
同一时期的消息,10月1日起,重庆对主城区内符合要求的商品住宅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重庆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对存量住房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城市。这个被称为“秋后算账”的行动,震惊社会各界。
那么,北京的限购,和重庆的房产税,哪一个更符合中国国情呢?
设想一下,如果对重庆开征房产税的政策进行一次民意调查,在受访对象可以自由表达意愿的前提下,这项政策的支持度能有多少?到得了七成吗。笔者觉得,未必。
原因其实很简单。对于一个城市的居民而言,限购政策更大层面上体现了公平的本质,且不会直接触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征收房产税则不然,虽然大多数市民不是房产税的征收对象,但是,很多市民有大房梦,或者对自己的子女后代能够在将来住上大房子怀有期望,一想到有一天自己有了大房子了会被征收房产税,心里肯定怪怪的。
还有两点:第一,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政府征收房产税的动机。土地越来越少,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总得想办法吧,果然,打主意打到房子上了。第二,和国外相比,我们征收房产税“地气”不足。国外都是土地私有制,所以征收房产税理直气壮。我们的土地都是国有的,老百姓不过拥有了70年的使用权。土地上的钢筋水泥,是一直在贬值的,增值的是房子下面的土地。对一个不断贬值的东西征税,有点不仁义。
再来谈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无论是北京的限购,还是重庆的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其目的是什么。
笔者认为,有三个目的需要说清楚。第一,把房价降下来;第二,让需要房子的人有房子住;第三,让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政收入。
一个一个分析。
关于第一个目的,把房价降下来。这些年,高房价搞得民怨沸腾,政府的调控政策无一不是对高涨的房价而来。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限购政策对高房价的抑制作用,比房产税更好。限购政策,是真的让房子卖不出去了,卖不出去了,只有降价一条路;而房产税,对买得起大房子的人来说,是可以承受的,对买了大房子往外出租的人来说,可以把房产税加到租金里面去,这一方面增加了租房者的负担,反过来可能又刺激了房价。
关于第二个目的,让需要房子的人有房子住。特别声明一点,让需要的人有房住,和让更多的人有房住,是不一样的。本地人和外地人,谁更有住房的需求,当然是本地人。长期工作的人和偶尔来一次的人,谁更有住房需求,当然是长期工作的人。假如新盖的房子被外地人买走大半,本地人买房越来越难;假如长期工作的人买不到房子,房子都被不在这里工作的外地有钱人买了,这是不合理的。从这方面讲,限购政策更有效果,征收房产税的效果不大。这也是七成北京市民支持限购的根本原因。
关于第三个目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笔者觉得,这是政府有关部门推出房产税的重要推动力。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量不会太大,比如这一次的重庆,被征税的存量房只占10%左右,但这个比例迟早要慢慢扩大,房产税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笔者认为,在目前阶段,限购政策比房产税,更实用,更符合中国国情。限购政策应该坚持下去,房产税则不必急于推广。
顺便说一句,北京市规定,拥有5年纳税记录的外地人才有资格购房。这样的政策,应该更人性化。因为在北京,外地人的贡献非常大,有的人一年的纳税额就可能值一套房子,你让他5年以后再买房,于情不通。古人尚且讲究论功行赏,对贡献巨大的外地人,北京市政府是否可以在不破坏限购政策的前提下,给予他们适当、适度的租房补贴或租房优惠呢。
或者,有人会想出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