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盟峰会共识如何落实成看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7: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0月27日凌晨近4时,经历将近11小时的谈判,欧元区各国领导人终于达成了解决欧债危机的一揽子协议: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规模由4400万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欧洲银行业2012年6月底前将资本金比率提高到9%;希腊债务减记50%。但业内人士提醒,欧盟峰会设立的“数字目标”只是让市场看到了“虚幻希望”,“1万亿欧元、9%和50%”的数字要求无论欧元区还是欧洲银行业都很难达到和消化,“钱从何来”将成为一道现实的难题。

  10月27日凌晨,欧盟峰会结果艰难出炉: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规模由4400万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欧洲银行业2012年6月底前将资本金比率提高到9%;希腊债务减记50%。三大此前被外界认为是最棘手、需耗时解决的问题,欧盟这个“慢郎中”终于在峰会上给出了至少有确切数字的答案。法国总统萨科齐10月初许下的“10月底将出炉应对欧债危机整体方案”的承诺也已兑现,只不过该结果似乎未能令国际社会满意。

   魔鬼藏在细节里

  业内专家指出,欧盟峰会设立的“数字目标”让市场看到了欧债危机解决的“虚幻希望”。细究起来,“1万亿欧元、9%和50%”的数字要求无论欧元区还是欧洲银行业都很难达到和消化,甚至还有造成新一轮更大危机的可能。未解决制度本身根本问题的欧元区,其实正在一个个“治标难治本”的措施出台中饮鸩止渴,注定仍将困在债务危机的泥淖中。

  一波三折

  备受关注的欧盟峰会终于落下帷幕,但回看最终结果的出炉过程,却是崎岖不平,而市场信心也在坊间爆出的各类消息中起伏难定。在10月26日欧盟峰会前,德国方面先传出利好消息,其联邦议会下议院副主席表示,德国议会下议院以503票支持的绝对优势,批准了通过杠杆化来加强EFSF的动议,这无疑给欧盟峰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气氛,并一度使欧元对美元快速上升至日内高点1.3973。

  然而,欧元之后却出现反复行情,原因是由于在希腊债务减记比例上存在分歧,欧盟官员称银行业界代表将不会出现在峰会现场,进而引发了市场对希腊债务减记可能遭到银行业抵制的担忧。

  直到欧盟峰会结束,相关核心内容才走入公众视野,即EFSF的规模放大到1万亿欧元;欧洲银行方面则被要求于2012年6月底前将资本金比率提高到9%;至于希腊债务的减记问题,也在21%~60%减记额度的争论中最终锁定了50%这个数值。

  “表面上看,欧元区已就当前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达成共识,这对缓解当下债务危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消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所专家姚铃表示。

  暗藏新危机

  姚铃在肯定欧盟峰会结果时用到了“表面上”一词。她直言,缺乏具体兑现措施的三项共识很容易沦为空头支票,让市场空欢喜一场。

  她进一步指出,经过对以希腊为首的欧元区债务国的救助,EFSF最初4400亿欧元已然所剩无几,1万亿欧元的增资行动十分及时必要,可问题是,“这部分钱从哪里来呢?”姚铃说,现在无论是舆论还是欧洲方面的意向,都把目光投向了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但欧元区的现状,显然还让我们看不到增资的理由”。

  而欧洲银行方2012年6月底前将资本金比率提高到9%的承诺,姚铃认为也存在“钱从何来”的问题。

  对此,欧盟方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据波兰财政部部长文森特·罗斯托夫斯基透露,欧洲银行所需的资本金来源首选私人资本;当私人资本不足以满足资本金要求时,则由银行所在国政府提供;只有当上述两个选项均不能满足要求,且不会对欧元区带来系统性风险时,则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才会介入。

  姚铃认为,尽管有着私人资本、国家政府和EFSF三重保险,但在目前欧洲经济不景气、市场投资者对其信心严重不足、多国面临国家债务问题的前提下,最终银行资本金的来源仍只能是EFSF,“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上——银行、EFSF的钱从哪里来。”姚铃说。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还指出,即便EFSF和欧洲银行业解决了“钱从何来”的问题,也需面临救助基金的1万亿欧元流入在金融系统,进而推高资产价格,最终导致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出现。

  至于希腊债务减记50%的协议,赵庆明表示,减记等于没收了银行的宽松钱,勒紧了银行业的钱包,这无疑给为求资本金达到9%四处筹措资金的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更可怕的是,银行业在忍受极大成本损失和承受高昂融资压力后,仍无法终结欧债危机,因为触发欧债危机的根本社会、福利、经济制度仍没有得到根本结构性改革”姚铃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