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会计师事务所的新硝烟:IPO审计战场风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06:5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亦姗 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在马太效应下,十家实力最为强劲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抢夺了六成的创业板IPO审计份额。

  截至10月27日,创业板全部271家上市公司三季报正式披露完毕,但业绩却明显低于预期,整体增长速度甚至落后于主板和中小板。

  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所有创业板企业今年来平均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6.65%,低于中小企业板17.17%的平均利润增长率,也远远低于上证A股28.47%和深证主板A股28.4%的平均利润增长率。

  上述这组令人失望的数字背后不禁令人质疑,头顶高市盈率高股价的创业板公司们,最基本的“高成长性”何在?

  另一边,与上述公司上市前光亮业绩紧密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则凭借创业板的兴起而获利颇多。

  其中,39家会计师事务所共同瓜分了271创业板公司审计费用的蛋糕。若以实际披露2010年当期实际支付的审计费用的133家创业板公司数据计算,则合计每家创业板公司平均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约为73万元。

  十巨头瓜分六成业务

  自2009年9月创业板市场开启至今,也为会计师事务所贡献了新的一盈利渠道。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料,目前仅有55家会计师事务所取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证监会公布为54家)。相较中注协公布的7790家会计师事务所(含分所),有证券资格而得以参与创业板IPO审计的名额委实不多。

  尽管如此,上述55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创业板项目的热情度却极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共有39家会计师事务所分享了271家已经成功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IPO审计费“蛋糕”,占比高达70.90%。

  具体来看,创业板IPO审计战场第一梯队由三家会计师事务所构成。其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凭借24单创业板公司项目稳坐榜首,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仅4单之差(包括浙江天健东方共计20单)流落榜眼,而中瑞岳华则参与19个项目夺得探花之位。

  除上述3家机构外,大信、深圳鹏城、天健正信、立信大华(包括原广东大华德律)、利安达、信永中和(包括原四川君和)以及广东正中珠江这7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创业板项目也均在10个以上,构成了第二梯队军。

  而在马太效应下,上述十家实力最为强劲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抢夺了六成的创业板IPO审计份额。

  不同融资规模的公司对审计机构有着不同的偏好,因为融资规模足够大时能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可以聘请大规模、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也需要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来给予投资者信心,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从融资总规模来看,三家项目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涉及的融资总额也最大,合计均在150亿元以上。

  但从平均融资额来看,座次则有所不同。中审国际(包括原深圳南方民和会计师事务所)共审计了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涉及融资额共84亿元,平均每个项目融资10.5亿元,居所有会计师事务所首位。

  融资额最大的10家创业板公司中,有两家便出自中审国际之手,分别是融资22.95亿元的奥克股份及融资19.8亿元的大富科技。

  平均融资额第二位的是北京兴华(包括原立信中联闽都),6个项目平均融资9.37亿元。而项目数量最多的立信,平均每个项目融资额为8.75亿元,居第三位。

  “四大”避退创业板审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炙手可热的创业板公司审计项目,“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似乎颇为回避,上述271单项目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仅参与2单项目。其中,安永华明审计了开能环保的项目;毕马威华振审计了坚瑞消防的项目。

  一位IPO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人士透露,“近几年财政部相继发文加大对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扶持力度,受此影响四大国内业务一直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记者拿到的公开资料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四大”国内客户的市场份额即不断下降,从2007年55%的总份额,到2008年下降为53%,2009年更是骤降近10个百分点至44%。

  “实际上,上市公司审计一直都不是四大在中国的强项。”前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WIND资料统计,目前2282家A股上市公司中,选择“四大”会计事务所为审计机构的公司共有147家,仅占所有公司总数的6.44%。而若除去其中19家与其他会计事务所共同担任审计机构的公司外,“四大”独立审计的上市公司数更只有128家,市场份额仅为5.60%。

  而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中“四大”的份额则更加微弱,据统计622家中小板公司中,四大份额仅为14家,占比2.25%,而271家创业板公司中仅有2家选择四大为审计机构,占比仅为0.36%。

  对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主动回避创业板项目的真正原因,上述人士认为“除了风险避讳的考虑外,四大对中国本土中小型公司IPO业务熟悉程度也不及国内所”。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股本规模小,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较差,公司治理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

  以今年1月中旬过会创业板被否的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前期改制过程中出现层层瑕疵。不仅实际出资情况与工商登记及验资情况存在差异,历次的股本减资也均未办理验资手续。

  此外,公司历史上多次发生股东退股、筹资扩股、分红扩股、股本量化等情形,但却未就上述股权变化办理相应的工商登记手续,导致公司账册实际股本比工商注册股本多出1077.84万元。

  “四大在上市公司项目上本身参与较少,基本参与的都是金融机构或者大型国企等大单项目,由于被审公司规模较大,审计费用甚至可以过亿;而中小、创业板公司审计难度较大,相对薪酬又低,背负风险又大,对四大来说并不划算。”前述IPO审计人士表示。

  有会计师事务所人士告诉记者,“审计费用的收取跟实际工作量密切相关,大致按照被审公司资产的百分比收费,所以资产规模越大的公司审计费用相对越高,而创业板公司从资产规模上审计费用就比主板公司少得多。”

  “剔除验资费用后,绝大多数创业板公司的审计费用在60万-150万之间,高于150万者略有几家,低于60万

  者寥寥无几。”

  而WIND数据显示,133家披露2010年当期实际支付的审计费用的创业板公司中,合计支付 9747.06万元,则其每家审计机构平均审计费用为73.28万元。

  与上述人士分析相对应的是,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四大”中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仅仅依靠中国建筑、农业银行、山东墨龙和深圳燃气等4个项目,就进账2.76亿元审计费,而同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全部74个项目的审计收入才仅为2.04亿元。

  而对于内地中小公司审计风险问题,上述人士更是直言“据我所知,有四大在某公司IPO前接任其审计业务,如果此前审计工作是由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做的,接任的四大一般会加大审计工作。不是歧视不歧视的问题,事实就是如此。”

  风险难控:层出不穷的变脸内幕

  事实上,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冲刺IPO审核前,其三年一期的财务状况需经过严格审计,符合监管层条件方能顺利上市。

  由此,在财务数据加工润色方面,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许多创业板公司上市后成长性的快速“褪色”令审计师的作用遭遇尴尬。其中,更有四成具可比数据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在上市后一度“变脸”。

  从2009年度、2010年度以及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236家具可比数据的创业板公司中,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下同)在上市后一度呈负增长的公司共有91家,占比为38.55%。而这91家“变脸”公司上市前的财务信息由29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审计项目上市后惨遭变脸的29家会计师事务所中,有15家存在其承接的半数以上项目在上市后业绩出现下滑的情况,更有5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创业板项目均在上市后100%变脸。

  该五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中兴华富华、亚太(集团)、毕马威华振、北京永拓以及立信羊城。

  其中,立信羊城的3个创业板上市项目中有两个为今年一季度上市,分别是安居宝和鸿特精密,这两家公司上市前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到45.82%、32.49%,但今年上半年均同比下滑四成以上。

  而北京永拓唯一的一个创业板上市项目新宁物流,其净利润更是在上市后连续出现负增长。另外一家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的4个创业板上市项目中,有3个在上市后出现业绩下滑,“变脸”率达75%。

  除上述5家会计师事务所外,项目“变脸”率在五成及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包括武汉众环、中磊、中审国际、深圳鹏城、中准、北京兴华、国富浩华(包括原北京五联方圆)、江苏公证天业以及中勤万信。

  上市前业绩持续突出,上市后短短时间内却出现逆转,审计机构在其中的作用及影响令人质疑。

  “剔除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不可抗外力因素外,上市一年就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做法比较反常。”上述会计师事务所人士表示,“一般公司和事务所两方都愿意长期合作,对于被审机构来说,由于前期会计工作比较繁琐,长期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情况比较了解,双方沟通成本也较低。”

  其中,2010年12月,梅泰诺发布公告称,原审计机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因其内部工作安排调整,无法与公司就出具财务审计报告的时间达成一致,经双方友好协商,同意改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10年度财务审计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梅泰诺当年即出现业绩大幅变脸,公司2010年仅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下降20%;净利润261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3%。

  “实际上,作为IPO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辅导期已经对公司整体运营情况了解比较详细,一般是可以准确根据公司的业务形态、收入模式、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对其成长性和持续经营能力做出独立客观的评判,甚至可以对下一报告期业绩作出预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跟公司解除了合作关系,难免让人怀疑是否存在前期财务粉饰的情况。”前述会计师事务所人士表示。

  而对于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中注协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注协将在年报审计期间安排专人,跟踪、统计和分析上市公司年报,密切关注“炒鱿鱼、接下家”行为。

  此外, 2011年3月7日和9日,中注协更在京约谈3家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就事务所承接的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审计可能存在的风险作出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约谈的事务所涉及的创业板公司都是上市后业绩变脸较快、股价变动较大、备受各方关注的公司(个别公司曾被相关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是中注协在深入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综合考虑资本市场反应、新闻媒体报道、以往年度执业质量检查结果以及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

  而在约谈会上,事务所代表分别向中注协通报和说明了创业板公司审计的有关情况,以及应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在上市前后的变化情况;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强化项目质量控制的具体安排。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