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平台贷禁令放松 上市银行反证风险可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08: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本周一,银监会公布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存量平台贷款的风险缓释和整改增信。此一缓释的举措令此前“到期的贷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贷新还旧”的禁令终于“松口”。随着平台贷还款高峰的来临,这一新政无疑大大增强了银行的信心。同时,正在披露的上市银行三季报也证实,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平台贷风险基本可控。

   平台贷禁令放松

   由于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是从2009年开始发放,不少银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近两年,巨量新增信贷生成的不良贷款很可能在2013年前后集中爆发,其中部分平台贷款将导致商业银行不良率攀升。

  19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CEO组织峰会就表示,中国银行业需要审慎对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业务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以及民间融资活跃等问题。

  而此次,周慕冰则明确提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具体的预防措施和下阶段的监管重点。他指出,凡是以公益性资产作为抵质押的平台贷款,应以合法的非公益性资产进行全额置换;凡是以政府承诺担保以及以无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出让收入承诺抵押的平台贷款,应及时追加合法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整贷整还的存量平台贷款,要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和平台客户协商贷款合同的修订和补充完善,做到项目建成投产之后,每半年偿还本金一次、利随本清,实现还款科学化,减轻集中还款压力。对原有期限安排不合理的贷款,在其满足担保抵押落实、合同补正到位等条件后,根据现金流与还本付息的实际匹配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

  确保在建项目收尾

  根据各银行情况,初步预计,今年平台贷集中到期偿还的债务额达2万多亿元。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测算显示,若以目前平台贷款8万亿元左右估算,两年后地方融资平台不良贷款规模或超1万亿元。而另一方面,据了解,不少地方在建的城投项目,都因为缺乏资金而难以为继。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时红秀指出,由于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资金主要投向到回收期较长的公益或准公益性项目,盈利能力较弱,有26.37%共计1734家融资平台公司已出现亏损。另外,还有许多项目是以公益性资产作为抵押,这些都存在风险。

  对于在建项目贷款,银监会建议有关部门对国内在建项目进行筛选排队,制定“保、压、急、缓”项目名单,按照“保在建、压重建、控新建”的原则,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确保信贷资金集中用于有限在建生产经营性项目的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

  风险可控获季报证实

  针对银监会的最新表态,业内专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今晨通过微博(http://weibo.com)表示,平台贷款的关键约束是流动性风险,今明两年需要偿还的比重占到40%,而基础设施在起步运营阶段难以产生现金流。可以看出,他对于银监会延长平台贷还款期限或展期的决定持支持态度。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认为,银监会转变监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与近日财政部下发的《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形成合力,一方面缓解商业银行因平台贷偿付集中到期造成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这类平台贷和平台债务将不可能被记为坏账,这也避免了地方政府逃坏账的可能。

  临近周末,上市银行的季报也逐渐证实了上述观点。据中信银行在其周四举行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披露,截至今年9月底,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1,500亿元,不良率为0.12%,风险可控。相关人士还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是3年其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还款高峰,该行将保持关注。

  一周大事连连看:

  吴晓灵:控制“影子银行”负面作用不是将其取缔

  “过去三十年一直说金融是核心,但是这次世界的经济危机是由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思考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我们应该认识到金融只是一个服务业,它应该始终秉承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吴晓灵在论坛中表示,当前金融改革的核心是让金融回归服务业的本质。详细>>>

  银行家调查报告点穴银行 利率市场化朝野预测高度一致

  中国银行业协会今日对外正式发布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1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内容对社会及业内关注的重点问题都做了相应的涉及,涵盖了巴塞尔Ⅲ、揽存、平台贷风险、利率市场化等等。在调查中,六成以上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信贷规模发展受限”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势的不确定性”是当前经营管理中感受到压力最大的因素。详细>>>

  存贷比考核将至部分外资行 外币存款利率飙涨15倍

  继中资银行今年来大力加强揽存,即将面临年底存贷比考核的外资银行存款大战也悄然打响。一些外资银行从主动降息到高息揽存,汇丰、渣打相继推出了定期存款优惠利率,外资银行揽存进入白热化阶段。外资银行为了迎接存贷比考核,还会有哪些重要举措?他们是否会影响你的投资决策?详细>>>

  银行暗战9000亿IPO募资托管 工中建三行夺前三甲

  投中集团统计显示,IPO重启以来,共发行679只新股,募集资金9091.88亿元。其中,有54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募资托管银行。国有银行凭借独特的优势,占据了市场逾7成份额,工中建三大银行夺得前三把“交椅”,托管资金规模遥遥领先。通过对上市募集资金只托管在一家银行的542家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发现,工商银行托管资金1896.06亿元居首位,占全部托管资金的33%;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以964.14亿元、881.66亿元排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7%和15%。详细>>>

  受益扶持小微企业新政 城商行可批量筹建同城支行

  继“银十条”后,“饥望炊烟眼欲穿”的城商行又振奋了。10月25日,银监会公布对该文件的补充通知。补充通知要求,各级监管机构应对商业银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执行差异化的考核标准,根据各行实际平均不良率适当放宽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包商银行副董事长金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补充通知的差异化监管策略给城商行带来显著恩惠,对以支持小微企业为主的城商行来说,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详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银行频道】(地址:http://finance.ce.cn/bank1/index.shtml)

  (责任编辑:向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