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家崛起的真正动力是中小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目前,中小企业正成为新兴国家崛起的动力源泉。《经济参考报》记者刚刚从印度、韩国、巴西、南非发回来的报道,具体、生动地证实了这一提法。在这些国家,由于政府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它们的扶持,促其迅速成长,成为吸纳就业的最大领域。而它们的开拓和创新精神,又在制造业和小商品市场发挥着大型企业难以施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同时,中小企业的特点又决定了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欠缺,尤其在国际“寒流”频吹的情势下,更显其弱小,这在记者的报道中都有所体现。这些利弊正是我国实施振兴中小企业战略时需要借鉴和思考之处。
印度:中小企业发展势不可挡
□记者 刘亚南 孟买报道
伴随中国劳动力和信贷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印度小商品制造行业成本竞争力逐渐增强,印度卢比的区间波动又为出口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同时,印度政府为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从法律、政策、资金补贴和技术培训等各方面提供相应支持,更促进印度小商品拓展海外市场。
约95%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在印度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 D P增速。统计显示,印度制造业产值的39%来源于中小企业,出口金额的45%来源于中小企业,贡献8%至9%的G D P。印度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就业人数仅次于农业,生产6000多种商品,是第二大就业部门。
印度官方最新预测数据表明,印度目前有2980万个微中小型企业,为6953万人提供就业,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数目分别为67%和33%,45%的微中小企业位于农村。平均每个微中小型企业有6.24人,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工厂和机械原始价值以及产出价值分别为337 .8万卢比、96.6万卢比和461.3万卢比。
印度出口部门中,中小企业占主导的有纺织服装、皮革、羊毛制品、加工食品、体育用品、珠宝首饰和手工制品等,而腰果和手镯出口则100%属于中小企业,其在电子、工程、橡胶和塑料出口等方面所占比重也很大。
政府采购20%将留给中小企业
印度微中小企业部2010-2011财年报告认为,印度微中小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产品和流程方面进行创新的潜力;设立微中小企业只需少量资金,并且在选址方面有很大灵活性;微中小企业就业潜力大;在微中小企业促进和开发方面,印度在全国和各邦有完善的机构设置,可以提供全面的服务。
印度微中小型企业联合会(FISM E)秘书长阿尼尔·巴德瓦吉认为,到2014年印度中小企业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于住房、基础设施、白色家电和汽车相关行业,而纺织服装、加工食品和塑料制品将继续下滑。
巴德瓦吉指出,印度中小企业面临的新机遇,包括政府采购20%的可能留给中小企业,而且国企和各邦也可能效仿,每年将带来2500亿卢比的新业务;印度将实施新的商品与服务税法,经济增速将提高0.9%至1.3%,公共支出将因此增加;印度政府在2008年开始在国防领域实施的进口抵消政策,每年将为中小企业带来1500至2000亿卢比的商业机会。
正成为中国海外市场强劲对手
印度主要评级和研究机构C R SIL最新发布的中小企业年度评级报告列出了中小企业中10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分别为纺织、信息技术和服务、食品加工、旅游、皮革、汽车零部件、制药、制造业、工程和电子设备。
据报道,由于中国制造商成本压力增大,在电子产品、家用物品、钟表和纺织品等方面印度企业已经降低了中国产品对其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并着眼于在海外市场与中国较量,印度生产的手机、服装和玩具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数据显示,2010-2011财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下降了32%,印度电子产品出口则增长了56%。
印度每年生产20亿双各种鞋子,是世界 第 二 大 鞋 类 生 产 国 ,占 世 界 产 量 的13%,仅次于中国。2008-2009财年,印度鞋类出口金额为15 .3亿美元,之前5年复合增长率为13.9%,计划到2013-2014财年把出口金额提高到33 .7亿美元。印度皮革原料丰富,制鞋厂大多引用了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并有丰富的熟练工人,有24个国际品牌在印度生产。印度还加大力度开拓中东市场。
珠宝首饰是印度的优势行业之一,并且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它的钻石切削成本是比利时的7%,是中国的60%。技术熟练和低成本的劳动力再加上政府以特别经济区等形式进行扶持,这一行业出口金额预计将在2015年达到580亿美元。2010-2011财年,印度珠宝首饰出口金额为335亿美元,同比增幅为15.3%。
印度儿童玩具生产商Pegasus国际公司合伙人马科贾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现在有不少欧洲厂家开始关注印度,他就接待多家欧洲企业的考察。
马科贾认为,尽管中国出现成本上升的问题,但欧洲玩具进口商目前还难以找到替代性的国家生产玩具,中国的规模优势难以替代。不过,如果中国生产成本继续上升,欧洲客户最终可能选择在东欧等地生产。
巴西:政府为小微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记者 王帆 里约热内卢报道
在巴西,小型企业提供了全国大部分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吸纳大批被大企业辞退的员工,起到了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巴西政府为帮助小型企业创业和发展,采取了设立微小企业服务站、推出“微小企业赋税支付整合系统”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超半数企业员工在50人以下
巴西对企业规模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划分标准,政府相关机构对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认定标准往往不太统一。
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认为,年营业额低于90万雷亚尔(60万美元)的为微型企业,介于90万至780万雷亚尔(520万美元)的为小型企业。这两条划分线在联邦税务局则分别为12万雷亚尔(8万美元)和120万雷亚尔(80万美元)。
巴西微小企业支持服务站则根据其服务对象认定,制造业企业2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20人至100人为小型企业;商业和服务行业企业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10人至50人为小型企业。
而国家地理统计局今年8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处于高速增长的企业当中,约52%为员工人数在10至49人之间。
服务站和“整合系统”助企业发展
拥有39年历史的巴西微小企业支持服务站是一家公私合营性质的非盈利机构,以鼓励巴西微型企业和小企业自主创业、参与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服务站在巴西全国设有788个接待点,为各地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协助小企业主获得资金、技术和市场,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服务站的主要工作有三项:一是举办创业课程(包括远程函授)和讲座,各种咨询服务,以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的信息。二是作为中介平台帮助企业主联系参会、参展、考察,协助小企业找到合作伙伴和客户;三是帮助小企业联系各类金融机构,有效减少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种壁垒。
服务站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并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西政府为微型企业和小企业特别订制的赋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1996年出台的“微小企业赋税支付整合系统”。巴西是南美税收较重的国家之一,共有各种捐税58种,远高于美国。而加入整合系统的微小企业,每月一次性缴纳企业所得税、社会一体化计划费(即职工分红储备金)、社会保障税、工业产品税和社会保险金,既减轻了微小企业联邦一级税收的负担,也大大简化了申报和缴纳环节。
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经济系教授路易斯·库尼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合系统让微小企业纳税正规化,使其各种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实现良性循环,快速发展。
巴西还于2004年出台《小企业法》,进一步简化赋税手续和行政程序,方便小企业融资,帮助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订单、出口商机和新技术手段。2007年,整合系统的升级版“超级整合系统”出台,将包括6项联邦税、1项州政府税、1项市政府税在内的9个种类的税费捆绑征收,进一步方便了创业企业。
人力资源费用高招工难
为了解巴西小企业的生存现状,记者走访了华侨周永昌的车行。现年47岁的周永昌出生于香港,在10岁时随家人来到巴西,从此在里约热内卢定居、入籍。在21岁时他选择自主创业开办修车行。如今26年过去了,他的车行已经拥有营业面积900平方米的服务区和一座面积4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年营业额超过200万雷亚尔(133万美元)。这里有本地员工25人,每天修理30余辆各种型号汽车。
周永昌对车行目前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都比较满意。在税负方面,他说,他是整合系统的受益者。现在他每月一次到银行统一缴纳员工社保和各项企业税费,车行的税费成本占年营业额的20%,这是他觉得可以接受的比例。“有了整合系统,事情变得简单化,让我省钱又省心”。
在融资方面,周永昌凭借与汽车零部件和维修设备供应商的多年合作关系,以长期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采购,从而节约了大量现金流。
相比而言,用工是让周永昌比较操心的一件事。他说,一方面,汽修行业准入门槛比较低但对员工专业技术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巴西失业率较低,市面上很难找到优秀的专业汽修人才,一旦找到就必须高薪留住,同时还需要定期让员工参加培训。目前,员工工资和培训的成本要花去车行全年营业额的35%,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周永昌看来,巴西经济虽然过去几年增长势头强劲,但经济基础还显脆弱,一旦美国等其他主要经济体出现波动,巴西往往受影响较大。
韩国:小企业左手拉政府右手拉大公司
□报道员 权香兰 记者 姬新龙
首尔报道
韩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作用极为重要,是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因此,凭借对大企业的依托关系和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韩国中小企业发展较为顺利。但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益恶化,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大,面临员工流失、产能被动压缩、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难题。
中小企业多“依托”大企业成长
根据韩国企业等级划分标准,至2010年,韩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达300万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50%,韩国国家和地方的财税收入近60%来自中小企业。
据韩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委员、经济学博士吴东胤介绍,韩国中小企业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其主要经营模式是向大企业供应半成品和零部件。如汽车制造行业,现代汽车公司并没有自己全套的制造体系,而是依靠中小企业供应零部件等产品,最终完成整车生产。“可见,韩国中小企业在对大企业的‘依托关系’中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接轨体系。在韩国三星集团的产业链上,有数百家中小企业各有分工、为其服务。韩国中小企业就是以此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关系,因此,韩国中小企业很少会出现销路难的问题,保证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政府减免对中小企业的税收
韩国中小企业能够持续发展,不仅得益于良好的创业环境,与韩国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也密不可分。韩国政府最早于1966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中小企业产业准入没有任何门槛,并且在资源配置上给予中小企业优先权,包括征用土地,只要项目符合产业导向,就可以获得用地指标。
韩国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低利率的“政府资金”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新创办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可在6年和4年内减半征收所得税和法人税。
积极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鉴于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政府防止大企业垄断经营。例如,韩国政府明令禁止大企业从事玉米油加工、生石灰开采等行业的生产。与此同时,韩国法律规定,政府机关、地方自治团体以及按照特别法设立的特别法人,要优先采购中小企业物品,保证政府采购中产自中小企业产品的比重不得低于50%。
“寒流”来了尽显融资难、雇佣难、受限多
虽然韩国中小企业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扶持以及立法保护,但是依然面临着雇佣难、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虽然韩国政府有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政策资金,但数据显示,在韩国中小企业目前的430万亿韩元的贷款当中,政策资金仅占16.3%,而且发放条件严、申请门槛高、发放周期长。
其次是依托大企业受限多。据吴东胤分析,韩国大企业的动态对中小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物价上涨,现代汽车公司等大企业为了在海外市场保持竞争力,开始进行成本管理,向其供货的中小企业如果无法取得“价格平衡”就将陷入经营困境。
再是用工难短期内难解决。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1980年韩国中小企业员工的年薪为大企业的80 .2%,但是到了2009年中小企业职工的平均年薪仅为大型企业年薪的50.1%。极大的年薪差距使大学生毕业生涌向大型企业。
南非:一家小型企业的生存样本
□记者 邵海军 约翰内斯堡报道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南非一家制造型中小企业,并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南非此类企业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升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增长趋缓,部分出现经营困难。为了保有和扩大市场,已经有部分企业由本地生产转向进口替代,其中尤以进口中国产品为多,相关人士建议我积极扩大对南非制造业投资。
“莱泽金属”南非65万家中小企业的缩影
9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约翰内斯堡市区以北约25公里的莱泽工业园,约有上百家中小企业设在此处。莱泽金属锻压公司就位于该园区。这是一家主要从事矿山辅助设备和民用铁丝防护网制造的中型企业,员工110人,其中100人为一线工人。
31岁的贾斯汀·霍尔费尔德带领记者参观了厂区,去年他接替父亲成为公司总经理。企业占地约4000平方米,有四个车间,一个小型办公区。记者看到,院子一角堆满长约3米的钢筋条和钢筋板。正对大门一边是制成品,包括矿山地下轨道用的铁轨连接配件、运输钢缆连接配件等。贾斯汀说,矿山辅助配件是公司主营业务,约占业务量80%,月均产量600吨。
下午4点半,23名夜班工人开始接班。记者来到一个车间,两个工人正在机器前切割钢筋,随后其他工人将其放入机床,再进行锻造,最后焊接,所有工序均机械化操作。
贾斯汀介绍说,在南非,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还有20多家,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上游供货商主要是钢材企业,下游客户为金矿、煤矿公司等。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矿业增长减速,企业两头受压,利润增速减慢。他说,企业利润从2004年至2008年的年均增长10%,目前已降至5%。
南非中小企业调查公司总经理阿瑟·戈尔德施蒂克告诉记者,目前南非注册中小企业为240万家,实际运营为65万家。南非财政部统计,2006年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南非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约为50%,吸纳就业量约为60%。
三大因素制约莱泽金属锻压公司发展
除了受大经济气候影响之外,贾斯汀还谈及企业运营中面临的几个实际问题:
首先,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他说,去年职工工资上涨7%至8%,今年7月工人罢工两周又要求涨工资,最终达成协议,今年工资上涨10%,明后两年将继续上涨9%和8%,此举大大增加企业成本。究其原因,一是近来南非通胀率抬升。二是南非拥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工人工资谈判能力较强。
其次,能源价格上涨较快,其中尤以电价为最。贾斯汀告诉记者,2009年,企业月均电费支出为6万兰特(约合8955美元),而今年月均电费为10万兰特(约合1.49万美元),两年电费月均上涨幅度为40%。
除此之外,钢材价格上涨也使产品成本上升。贾斯汀说,钢材价格上涨部分可以立即转嫁给下游企业,但是受合同条款限制,产品价格只能在下一生产年度进行调整,以消化劳动力成本和能源价格上升。
再次,技工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南非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截至第二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5.7%,然而真正能满足企业要求的工人则很少。
制造型中小企业转向中国进口
戈尔德施蒂克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管理成本、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影响,南非大量低端制造型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改变策略,由本地生产转向进口替代或者本地装配,其中中国是主要进口目的国。
莱泽金属锻压公司就是鲜明的例子。贾斯汀告诉记者,一个小阀门在南非生产成本为2.50兰特(约合0.37美元),而从中国进口则仅为0.80兰特(约合0.12美元),他从2008年开始就大量从中国进口,月进口量为16万件。目前,他已经从中国进口民用铁丝防护网,待质量测验过关之后,就停止本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