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绿更智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1:4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1年工博会,将为观众解读新一代高科技对人们未来生活的影响
陈琳
实用的新能源汽车、国产商飞发动机、最新升级版机器人、刚刚升空不久的“天宫一号”复制品……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1年工博会,将为观众解读新一代高科技对人们未来生活的影响。
绿色技术:
木粉制成的一次性杯碗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郭卫红拿在手里的一次性碗,看上去稀松平常。但掂一掂,就会发现轻得让人不敢置信。再用打火机把碗点着,瞬间就能闻到一股类似烤馒头的淡淡焦香。
这种碗,与人们平时经常使用的由塑料泡沫制成的一次性饭盒有所不同。“它是用木粉制成的。”郭卫红介绍说,她的科研团队所掌握的这项技术,就是用木粉、竹粉、米糠、农作物秸秆等天然材质的废弃边角料,制作一次性杯碗。“从原材料生产到最后完全降解,这种碗全程的碳排放量比普通的一次性碗减少了一半以上。不但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同时还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由这种变废为宝技术制成的环保杯碗,已经大规模投产。
同济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广明和他的团队带来的“绿色小屋”技术,则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小屋自带的“灵巧窗”,在双层玻璃之间涂有一层气致变色纳米薄膜。夏天,只要冲入少量氢气,外层玻璃窗就会变成蓝色,把阳光中产生热量的红外线阻挡在屋外,不用空调也能保证屋内的凉爽。
此次工博会上,小到一次性餐具,大到汽车和住房,绿色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展览现场,上汽派出荣威新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荣威E50纯电动轿车、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申沃世博纯电动城市客车和申沃新一代纯电动城市客车五款新能源车型参展,被人们戏称为新能源车的“五朵金花”。同时,展览上的EN-V电动联网概念车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款概念车利用车联网技术,通过感应器及线控驾驶系统,能够顺利实现自动驾驶、自动停车和自动检索等一系列功能。最令人心动的一点是,该车利用普通民用充电口即可充电,行驶2.3万公里的动力成本仅需840元。
智能生活:会说话的纸张
本次工博会上,ABB、KUKA、日本安川电机等十多家机器人制造公司、研发实验机构悉数到场,展示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
“爱家一号”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顾名思义,“爱家一号”是一个非常顾家的机器人,它会为主人照看孩子、监护老人,在主人下班之前提前打开空调,插上电饭煲插头,为热水器预热。“爱家一号”通过最新通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从而实现了自动感应、远程监控、自主行走、远程遥控、语音交流、自主充电等一系列功能。
在出行方面,人们除了考虑绿色环保之外,更多是考虑安全问题。疲劳驾驶是制造马路杀手的成因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吕宝粮牵头的研究小组,就针对这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研制出一顶特殊的“安全帽”——驾驶疲劳检测系统。只要驾驶员戴上“安全帽”,他的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就会实时输入管理终端。一旦检测到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帽子上的红灯就开始闪动,对驾驶员进行提醒。用这种科学手段找出公路上的“隐形杀手”,消除安全隐患,无疑是大众交通安全的福音。
吴百锋教授团队研发的大容量高密度二维条码技术,被专家称为“会说话的纸张”。一张印着几段斑马纹的A4打印纸,经过修正带大小的仪器轻轻一扫,就传出一曲轻快的旋律。这种升级版的二维条码,其信息承载量是传统二维条码的几十倍,能像磁带、光盘一样记录声音。新技术不但降低了有声产品的生产能耗和成本,也大大压缩了储音设备的体积。吴百锋介绍说,“会说话的纸张”不久之后就会在有声读物、身份识别、产品验证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航空航天:用玻璃织一件毛衣
航空航天技术展重返今年的工博会舞台,让不少太空迷们兴奋不已。一个多月前刚刚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无疑是展览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明星”之一。然而,“天宫一号”本身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东华大学教授陈南梁团队为其打造“完美翅膀”,就花了五年时间。
“太空垃圾已经严重影响到低轨航天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天宫一号’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为‘天宫一号’研制的新材料板,不但要尽量减轻飞行器本身的重量,同时还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最重要的是能有效提高电池的发电量,让飞行器克服太空飞行中与垃圾摩擦产生的巨大阻力。”陈南梁和他的团队曾经为选择材料“纠结”了一段时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最终选择了玻璃。如何使用质地脆弱的玻璃?陈南梁和他的团队逆向思维,尝试把玻璃抽丝,制成纤维状。如此一来,玻璃不但变得质地轻巧柔软,而且柔韧性和强度也大为增强。“用玻璃纤维来做太空一号的电池帆板外衣,再合适不过了。”陈南梁用最浅显的话来解释,“完美翅膀”的制造过程就好比是“用玻璃来织一件毛衣”。
最终,陈南梁和他的团队与南京纤维玻璃研究院联手,为“天宫一号”编织出“完美翅膀”。它不但使电池发电量比之前的飞行器提高了15%,而且重量要比传统电池帆板轻了三成以上。陈南梁说:“这项技术在未来两三年内会应用到中国航空、航天和卫星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在这个领域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