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活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05:44 来源: 经济日报从本期开始,“读者之声”版推出“读者评议‘走转改’”专栏,我们真诚欢迎广大读者对本报“走转改”报道提出意见建议。
基层文化报道启示多
“把《农村电影市场的空间有多大》这篇文章多复印几份,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发表于10月21日经济日报“走转改”栏目中有关农村电影市场的稿件,在山东省高青县引起反响。急于寻求电影市场出路的该县电影公司经理孙宁直呼稿子写得好,让人“解渴、过瘾”,最近还组织了一次集体学习。
农村电影是否要淘汰?还有无市场?这篇报道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有力回答,电影在农村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市场广阔!与国外成熟发达的电影市场相比,我国的电影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使电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经济日报“走转改”栏目关注基层文化发展恰逢其时。《农村电影市场的空间有多大》一文启示有三:一是群众需要是根本;二是体制创新是前提;三是设施配套是关键。
困扰农村电影市场发展的问题有很多,比如,票房收入问题,露天电影没法收取费用;作为观众主体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对电影的热情度不高等等。通过与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笔者建议,一是有关基层文化事业方面的报道要增多。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必要进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基层文化事业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各地的先进经验有哪些?成为当下基层群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二是面向基层征集问题。记者带着问题“走转改”,采访有的放矢,基层群众也能从中找到更多“答案”。
(山东省高青县委宣传部 李 锋)
发现生活中的经济学
近日,经济日报的“蹲点笔记”专栏引起了我的关注,从9月2日的《大伯之忧与“农家乐”》与10月25日的《老翟的信心》这两篇报道看,经济日报在“走转改”上是动了心思、下了功夫的。
两篇报道选择的主人公,无论是身为农民的“大伯”、还是自主创业的“老翟”,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的担心与顾虑、希望和信心充满了“烟火气”,这一下子拉近了新闻媒体与百姓的距离。农民大伯对“农家乐”、农村旅游的担忧和思考,仿佛曾在某个农村亲戚的口中念叨过,老翟自主创新小企业项目上马的“资金难”,好像也从某个实验室的学长那里听到过,这些身边人的身边言,通过经济日报独具匠心的加工,变成了白纸黑字,普通真实的生活境遇和真切朴实的百姓想法跃然纸上。
这两篇报道,一涉及农村旅游产业开发,一涉及中小科技企业运转资金链问题,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提供了一种解读经济的视角。大伯和老翟不仅是经济社会中的一员,还对经济生活有着深入的思考和体会,他们的问题和想法虽是一家之言,却与农业产业经济、信贷投资管理,甚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新农村建设、非公企业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尤为可贵的是,大伯的思考丝毫不逊于农业问题专家、旅游产业的学者,老翟的体会可以为政府如何扶植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参考,其各自的经历和感受,就是活生生的经济“案例”,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课。
经济本来就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两篇报道再次印证了这一道理。作为经济日报的忠实读者,我更喜欢这样真实且可贵的文章。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董熠晶)
小故事映射大主题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同时又讴歌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笔者作为经济日报的老读者,读了贵报的“走转改”系列报道后,很想说说心里话。
第一,“走转改”活动可以让编辑记者“接地气”,只有走下来,蹲下去,才能增进与基层群众之间的交流,才能掌握第一手的新闻素材,讲老百姓身边的事,说老百姓自己的话,从而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对于年轻的编辑记者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很好的磨砺。第二,开展“走转改”活动是“三贴近”的生动体现,让报道更加温馨。经济日报的报道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从基层群众、寻常小事的具体变化上生动反映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主题。从这些激情饱满而又亲切的报道中,读者感受到了新气象、新面貌。
笔者真诚地希望“走转改”活动能制度化、常态化,让更多媒体人“接地气”。
(河北省内丘县十里铺15号 吴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