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学家:中国不具大规模政策刺激空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11:51 来源: 财新网

经济学家:中国不具大规模政策刺激空间

  

  【财新网】(记者 王莉)近期,中国政府提出对宏观经济政策微调,市场对政策继续松动的预期开始升温。但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尚不具备如2008年-2009年大规模政策刺激的空间。

  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末,中国增加占GDP3%-4%的财政开支,投放11万亿新增银行贷款。目前,政府仍在处理上轮经济刺激政策遗留的副作用。比如,商品和住房价格上涨,以及投资、建设热潮中出现的政府治理问题。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接下来中国经济增速无法保持在9%以上。“并不具备实施2008-2009年那样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的政策空间。”

  汪涛表示,目前的局势不及2008年严峻。与2008年四季度相比,目前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房地产行业并未陷入当时的深度调整中。

  尽管政府实施了房地产紧缩政策,但房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都比2008年更为坚挺,保障房建设的推动也进一步提供了支撑。房地产行业对整体经济的重要性,决定了中国经济如何表现,及在出口萎缩时经济需要多大程度的推动。

  此外,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已不如从前。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出口占GDP比重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已下降。

  在10月29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观察”第27次报告会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目前中国外贸顺差占GDP的比例只有3%-4%,比高位时期的7%-8%明显回落。这意味着,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明显降低。

  而从外围经济看,欧洲经济仍较复杂,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全球经济二次衰退可能性降低。因此外部需求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比较小。

  从通货膨胀看,最近形势更多支持此轮通货膨胀是由货币和总需求拉动的观点。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也就回落,从而减轻了滞涨的可能性。因此,因对抗通胀而实施大幅紧缩政策导致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降低。

  宏观政策的干预空间存在于,政府财政政策可以通过降税来帮助消费者和民营企业。货币政策的空间面临货币总量规模过大的限制。在经济好转和风险偏好增加的情况下,投资者流动性货币需求减少,即使给定货币供给,整个经济的流动性也会放松。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会平稳一点,“不会再出现2008和2009两年那么大刺激力度。”

  从就业方面看,10月25日,人保部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94万人,已超过全年900 万人目标。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报告认为,一、二季度全国城镇劳动力求供比均为1.07,为该数据公布以来最高水平。此种情况下政策如若明显放松,非但解决不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还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