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业十年:规模增长28倍净盈利3487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14:23 来源: 新华08网

  

  2001年,开放式基金推出,这是中国基金业值得欢呼雀跃的历史性事件,也是继《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推出后,中国基金历史上最重要的创新与突破。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举措,让中国基金业从封闭式基金时代,走向了全球资产管理业主流的发展道路——开放式基金时代。10年过去了,如今基金业可谓天翻地覆,让我们看看这十年中取得的成绩。

  公司和产品数:一直在增长

  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十年间,我国基金公司数量有显著增加,从2001年的15家增加到今年8月底的67家,增长3.5倍。合资基金公司达到37家,超过一半。

  开放式基金的出现推动基金数量爆发式增长,打开了中国基金业的成长空间,各类型基金大量出现。据统计,开放式基金从2001年底的3只,已经增长到目前的逾800只,增长264倍。开放式基金早已成为基金主流。

  规模:增长28倍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所有类型基金总规模为2.36万亿元,较2001年的821亿元增长近28倍。今年中期开放式基金总规模达2.21万亿元,占基金总规模的比例达到94%。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占行业比例达50%,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011年,经过了发展的6年和停滞的4年,中国基金业又站在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2001~2007年,中国基金业走过了大发展的阶段,整体管理规模近3.2万亿,基金份额也是高速发展。但到2011年上半年,中国基金业规模仅为2.4万亿左右,从2008年以来,基金业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状态。

  近4年来,公募基金规模不断下降,然而,相关资产管理行业却迅猛发展,比如2008年以来保险业规模增长了1倍,信托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了超过1倍,阳光私募规模增长了超过10倍。当整个公募业由于缺乏创新而缓慢发展时,竞争对手已开始逐渐蚕食掉基金的领地。

  赚钱:净盈利3487.60亿

  尽管近来人们对基金的赚钱能力提出质疑。但从基金的长期表现来看,基金的确在用专业创造价值。

  截至2011年6月27日,除指数基金外,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在2002~2011的10个年度里面,有7个年度跑赢上证综合指数,在2006年、2009年的大反弹时期跑输上证综合指数,今年以来由于市场热点变化频繁,基金收益暂时落后指数。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测算,自2001年9月第一只开放式基金设立算起,到2011年6月底,中国基民投入偏股型公募基金的总成本约为6.18万亿元(首次发行+持续申购),扣除其间退出的市值约5.09万亿元(赎回金额+分红,分红按全部转为现金计算),基民的净投入成本为1.09万亿元左右。截至2011年6月底,偏股型基金的总市值为1.55万亿元,总市值与总成本之差即为基民的总投资利润,约为4587.6亿元。

  按偏股型基金认购、申购、赎回分别为1.2%、1.5%和0.5%的费率测算,投资者支付了1100亿元(最低认购金额计算)。扣除手续费之后,中国投资者在过去近10年间投资偏股型公募基金的总收益为3487.60亿元左右。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指出,偏股型基金的规模在近5年明显扩大,大部分的利润也是在此期间获得的,如果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平均下来的年收益率在4%-5%之间。虽然说收益率的水平也仅仅是高出了定存收益率两到三个百分点,但还是帮助基民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统计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有48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超过3倍,其中18只回报超过4倍。华夏大盘以14倍的回报创造基金业传奇。

  此外,过去十年间开放式基金累计分红达5165亿元,其中2007年分红最多,达2285亿元。

  管理费:十年收费1252亿元

  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大赚近150亿元的管理费,其实,回顾历史,基金公司的管理费自2007年以来就已步入百亿元时代。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1年开放式基金实现管理费收入仅为2.10亿元,到2010年管理费收入已增长为296.62亿,增幅达142%。其中,2007年至2010年这四年累计收取的管理费为1132亿元,此前6年的管理费为120亿元,十年合计约1252亿元。

  管理费看似收的不少,但是里面大部分是在为银行打工。目前,在银行和基金的合作中,潜规则是基金的认购费、申购费收入全部归银行。另外,银行还以客户维护费的名义从基金管理费中分一杯羹。

  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基金公司对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收取1.5%的管理费,但其中有30%~70%的管理费是以客户服务费的名义返还给银行。对于大基金公司而言,有30%~45%的管理费要分给银行,但对小基金而言,分成比例高达六成至七成。作为管理人的基金公司,只能收到三到四成的管理费,还不足以支付发行的固定费用。(大众证券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