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领军沪港两市上演绝地反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2: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黄祎妮
11月第二个交易日,沪指一举收复2500点大关。
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收涨1%以上,沪市、深市的成交量分别为1020亿元和993亿元,相较前一个交易日,成交量有所放大。
11月2日午后,金融股开始拉升,带领股指冲高。其中,三大保险股涨幅均超2%,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寿(601628.SH)和中国太保(601601.SH)的涨幅分别为2.19%、2.46%和3.73%。
银行股也不甘示弱。民生银行(600016.SH)、招商银行(600036.SH)和交通银行(601328.SH)在11月2日的涨幅分别为2.62%、1.89%和1.70%。
当天中资金融股在香港同样创下不俗的涨幅,三大保险股以及绝大多数银行股均飘红。
银行保险沪港估值有别
在11月2日收盘后,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A·H股价格比为1.35、1.31和1.21。
11月2日,受外围市场影响,港股恒指早盘大幅低开,而在午后,指数迅速止跌回升。截至收盘,恒指报19733.71点,上涨363.75点,涨幅1.88%;其中,恒生金融分类指数涨1.65%。
数据显示,中国平安(2318.HK)、中国人寿(2628.HK)和中国太保(2601.HK)的涨幅分别为5.24%、2.06%和1.28%。
在银行H股方面,中资银行股表现十分抢眼,民生银行(1988.HK)涨幅居前,上涨5.81%。
11月2日收盘时,招商银行(3968.HK) 升4.47%,交通银行(3328.HK) 升4.27%,中信银行(0998.HK) 升4.17%,工商银行(1398.HK) 升4%,而仅中国银行(3988.HK)一家下跌了0.36%。
“信贷闸门出现松动迹象,可能是利好银行股的原因。”某基金投研人士分析称,“10月末,四大行的信贷投放资金量有显著增量,单月新增贷款规模将近1500亿元。”
对于银行板块,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基金经理章赟向记者表示,市场一直担忧银行的不良拨备占比提升。
他认为,中国银行盈利业务模式较为单一,通过存贷差获利。在传统获利模式下,银行每年的平均业绩增速大约为10%-20%,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不良拨备提高的话,很有可能吃掉这部分业绩增速,因此市场对银行的盈利模式表现出担忧的情绪。”
而银行股和保险股在沪港两市的礼遇并不完全相同。
而在A·H股价格比方面,在12只可对比的金融股中,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A股溢价率最高,分别为35.32%、30.57%和20.85%;其中A股溢价率较低的是中国平安、农业银行,分别为-16.88%和-7.31%。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1月2日收盘后,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A·H股价格比为1.35、1.31和1.21;而中国平安、农业银行的A·H股价格比为0.83和0.93。
金融股喜忧参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季度业绩欠佳的基金,都将投资重心转移到了金融板块。
“银行股近期不良因素还是存在的,”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但即便出现了极端的情况,中国银行业的损失是可预见、可控制的。
9月27日,在成功发行380亿元次级债后,工行发布公告称,拟新增发行总额不超过700亿元的人民币次级债券。
“虽然工行近期将要发行700亿元次级债,而五大行次级债总规模要达到近3000亿元,但这对市场的影响不是太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次级债的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由于配股和转债发行,因此目前对市场产生的直接影响不会太大。
并且,基金研究人士认为,银行股的融资是必须的。
“因为中国的监管层一直要求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维持在12%以上,虽然这条要求很严苛,但是这对中国的银行是有好处的。”上述人士表示,中国的银行杠杆倍数很低,利润主要来源于稳定的存贷息差,风险程度比国外银行业低得多,不会出现金融海啸的时候,西方银行业里出现的因为高杠杆性引起的恶性循环和不可预测的损失。
而对于保险行业,鹏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冀洪涛曾表示,“待债券市场企稳时,保险公司可能会有机会,“前期债市波动较大,保险公司是按照持有期限到期来计算收益,大品种还不适合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季度业绩欠佳的基金,都将投资重心转移到了金融板块。
在金融板块进行了配置的金鹰主题优势基金,在其三季报表示,将会继续重点布局低估值价值股的投资机会,如金融等行业的估值修复机会。
另外,鹏华盛世创新基金也表示,相对的看好估值较低的金融板块。并且,该基金已在三季度,增加了银行、保险等行业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