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拥护可持续消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19:13 来源: 《绿公司》杂志

  目前的经济系统和多数衡量成功的指标都在促成更多的消费,引导人们消耗更多昂贵且稀缺的资源。但实际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维系地球健康之间存在冲突。

  文│阿伦·克拉默 美国商务社会责任协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对于世界绝大多数人来说,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单从中国来说,数以亿计的人们享得了前辈人难以获得的生活水平。对人类历史进程来说,这无疑是一大飞跃,而且,我们也能遇见未来继续提高的巨大潜力。

  但是,与此同时,世界各处的迹象表明,现在的经济成长模式实际上已经无法以传统的方式持续下去了。气候变化事实上在加速,越来越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难已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在世界许多地区,淡水资源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成问题,每年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也在加速,国家间对食物、燃料和土地的争夺逐渐成为冲突的主因。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的商业模式需要调整,以适应持续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

  新的消费模式能够为这一困局的解决提供实质答案。

  可持续消费(sustainableconsumption)通常被看成是商业的局限,且有时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被视为阻碍了经济发展。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实际上,应对今天消费挑战代表着一种让人兴奋的商业新机会。确实,一些企业已经发现了在不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创造价值的新方法。

  今天,随着企业逐渐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他们决策的核心内容,可持续消费代表着一种新前沿。不仅如此,可持续消费还提供了一种为人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方式。我们只有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消耗脱钩,才有让全球90亿人口实现持续繁荣和有尊严生活的希望。

  消费的挑战

  在人口增长、工业进步和消费模式三个经常被提及的影响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当中,消费受到的关注最少。

  消费是在经济动力、技术进步、政治和文化背景、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不断改变,并相互作用,导致人们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使问题恶化,或者制造出新的问题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好坏都有),甚至导致消费模式和周期的反复出现。

  此外,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衡量的消费水平已经成为有尊严生活的标志,也是各国要达到的一个关键目标,尽管在这个星球上还有20多亿人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目前的经济系统和多数衡量成功的指标仍在促成更多的消费,对于商业和政府来说,这意味着经济激励机制引导着人们消耗更多昂贵且稀缺的资源。实际上,我们目前的系统是有内在缺陷的,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维系地球健康之间存在冲突。

  转变的必然性

  联合国环境署资深总监AchimSteiner曾说过:“在一个人口不断增加、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持续面临扶贫挑战的世界中,将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脱钩,成为各国政府的头号挑战。”

  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已显示,一些环境影响是能够有效管理的。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社会关怀、公平对待员工等。但是即使持续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规范,经济发展的总体轨迹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支持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比其自我恢复的速度更快。

  随着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的增加、获得更大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技术能力提升,我们逐渐逼近地球承载力的极限,威胁了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我们要考虑以下这些事实:

  根据最近估计,人类全球足迹已经超过世界再生承载能力的30%,如果目前的需求维持下去,到2030年,需要两个地球来维系人类的生活方式。

  海洋生物多样性消失已经逐渐影响到海洋提供食物,保持水资源质量和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在2000年到2005年间,世界有超过38.6万平方英里(1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占2000年全球森林总量的3.1%。

  在超过10万人口的欧洲城市中,60%的地下水消耗速度超过了其可恢复的速度。

  直白地说,我们正在毁灭自然世界的进程中,生活需求已经超过了生态可负担的程度。

  与此同时,很多人还没有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比如食物、清洁水和充足的住房,他们也缺乏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资源。2006年,有12亿人口的经合组织(OECD)年平均收入超过了30580美元,而在世界其他地区,54亿人口的平均年收入仅3130美元。在他们中间,有19%受到饥饿的困扰,28%还在饮用被污染的水源,29%是文盲。有超过20亿人口每天的收入不到2美元,难以维持生计。

  在过去30年,尽管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自然资源的匮乏使得这一进程难以持续,而且取得进展的前景很不乐观,甚至有可能反转。在贫穷国家,每年有8000万人成为中产阶级,环境挑战进一步加剧。2005年,中国的发电增量同英国年耗量相当;2006年,中国发电增量与法国供电量相当。尽管如此,中国还有成百万的人口不能获得稳定的电力。尽管中国政府誓要降低经济活动的二氧化碳强度,但中国目前有78%的电力来自煤炭,而且控制碳排放的法规也没有持续强化。

  一种经济模式如果超越了资源的局限,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那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有的人都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同时又不会破坏健康生态体系。

  创造价值的机会

  非常明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将会对商业有益,对可持续消费的高度关注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长久的价值。

  首先,可持续消费能够推动和帮助新兴市场重新定义创新。正如前面提到的,在新兴市场中每年大约有8000万人加入中产阶级行列。

  在《一个完全消费的世纪》一书中,GaryCross将“消费主义”定义为“产品给个人和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赋予的意义”。消费主义定义了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获得和消费汽车、电子产品、快餐服务、假日旅行和大量其他东西。

  在更富有的西方经济中,经济的未来会依赖于提升人们健康的创新方式。而在新兴经济中,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和创新模式成为必然。没有它们,就难以获得期盼的生活水准。好消息是最近几年有很多成功案例发生。最突出的例子是借助轻材料和数字服务,资源密集型基础设施获得了飞跃性发展。

  第二,可持续消费的需求能够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变顾客体验的公司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最鲜明的例子是可以降低能耗和其他资源使用的智能建筑。通过生产合适的产品进行合适的营销,消费者可以购买到能够帮助他们减少能源消耗的服务。例如,百思买就已经开始寻找到这样的市场机会,他们投资于硬件设备管理公司Control4,帮助人们节省金钱,并管理家庭能源和水的使用。互联网领域也能够减少资源使用,例如eBay就通过二手产品交易激发了人们对可循环利用产品的需求。

  第三,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兴趣的提升,公司必须在消费者需求发生潜在和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美国共和党参议员LindseyGraham2010年2月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他发现美国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气候问题不是讨论的话题,而是一种价值观。这些年轻人成长在一个再生循环和对环境更为敏感的世界中。”这与很多对消费者态度的调研结果相一致,新一代的消费者更喜欢那些可持续性产品。

  最后,拥抱可持续性消费可以抵制日用品的价格波动和潜在的供应短缺。在2007到2008年经济衰退发生之前,石油、金属原料和谷物的价格高涨,在埃及、意大利和泰国甚至发生了食品骚乱,面食、面包和大米也变得稀缺。随着日用品市场的波动,这些压力在最近几个月又有所抬头。简单而言,资源密集型商业战略会让这些企业变得更加难以维系,因为这些战略使得所在国家的经济和消费者变得更加脆弱。

  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是显而易见的:自然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加剧和食品安全问题升级。为保证生活水平提高的奇迹继续,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获得舒适、尊严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机会,中国必须创造新的发展模式。

  几年前,当我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发表演讲时,一位印度商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希望他的国家是“本善”的,而西方国家却是“本恶”的,毕竟西方是资源消耗商业模式的始作俑者(好像新兴经济体在为发达国家的错误买单)。他在问一个错误的问题,我认为,印度,当然也包括中国,不应该重复别人的错误。实际上,我希望印度和中国“生而智慧”,能够从西方国家错误发展模式那里吸取教训。

  中国的未来和我们共同的命运就依赖于此。

  (张凯文编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