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陈越:反思货币政策的“出其不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06: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货币政策简单地说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来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而货币政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利率调整。问题在于,央行每次加息或降息总是出其不意,很难与市场预期一致。事实上,自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央行开始运作以来,这种出其不意的做法就一直持续伴随着调整利率的过程。这种做法确实很令人费解。人们不清楚究竟是央行非要刻意出其不意,还是这种出其不意的背后另有隐情?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做法等于向市场宣布,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

  一、军事博弈的疑似。

  

  具体来说,央行是货币政策的调控主体,而市场只是被调控对象。一旦央行将市场视为假想敌,二者之间的博弈央行行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对于市场来说,不仅神秘,而且诡异。央行时而含糊其辞,时而指东打西。

  回顾过去多年来调整利率过程中的出其不意,疑似指东打西的现象还出现过几次,最近一次是2010年10月的加息。然而,较为复杂的组合军事战略似乎更能说明利率调整过程中的出其不意。当经济出现过热,物价指数上涨过快,信贷规模扩大过猛,那么就产生了对于加息的市场预期。这时,如果马上加息,与市场预期一致,敌进我退,央行退于幕后等待观望。如果对于加息的市场预期能够自动退去,敌退我追,央行迅速加息会让市场措手不及。

  二、制度安排的现实

  

  尽管长期以来不少学者也曾不断质疑过这种出其不意的做法,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很大的改变。那么中国货币政策为什么经常是出其不意呢?央行当然不会愿意看到由于货币政策的出其不意引起证券市场的剧烈震荡。因此,这种疑似军事博弈的现象也决不可能是真正的军事博弈。出其不意的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最需要分析的是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及其制度安排。过去在调整利率的公告中的第一句话开头通常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措词,然后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近几年来,第一句话开头已不再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措词,而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宣布调整利率的决定。这种制度安排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实际上真正的决策者是国务院高层,甚至很可能是中共中央高层。

  当然这一分析和推测尚不能完全得到证实,但至少可以说明货币政策的出其不意并非是央行刻意追求的结果,而很可能与这种制度安排有关。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整个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是封闭的,没有任何透明度。

  三、央行独立的奢望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央行并不是一家独立的央行。多年来许多学者一边倒地倡导央行独立,甚至建议央行独立于政府,直接隶属于人大,在地位上平行于国务院,在不受政府控制下独立拥有货币政策的决策权。

  毫无疑问,倡导央行独立是具有建设性的,也是央行长远发展的方向。但问题在于,寻求央行独立并非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而且中国采取的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另外,在中国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目标并非侧重于币值稳定。

  四、调息窗口的设定。

  

  在央行还不能独立的情况下,央行也不应该坐视任由货币政策的出其不意反复地冲击市场。央行可以随意在一年中任何一个时间点公布调整利率的决定。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每时每刻都困扰着市场。

  央行依然可以是隶属于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同样依然可以是封闭不透明的。并且预先设定调息窗口也不要求央行独立拥有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还是由央行提出建议,再由政府高层决策。区别只在于,对于公布调整利率的决定多了一项在时间上的限制。当然,如遇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比如战争、严重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央行也可以根据情况临时增加调息窗口。 (陈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