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初吻"引来极端猜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5:3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神舟八号飞船昨天凌晨与天宫一号顺利交会对接,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太空之吻”,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有美国媒体宣称,中国由此“加入精英太空俱乐部”。直播的视频画面将中国这出“华丽的太空秀”传向全球,引发各种各样的猜想。在一直排斥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的美国,有媒体问道,中国已在桌面上展示了实实在在的能力,这会促使美国取消技术封锁、促成中美一道开启火星之旅吗?但消极的声音更多,有美国议员对与中国合作发出警告。最耸动的说法来自美国最后一名登月宇航员尤金 塞尔南,他公开对“中国将拥有月球”表示担忧,并称如果中国成为太空领袖, “将对西方文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世界聚焦“华丽太空秀”
“太空对接让中国实现巨大跨越”,这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标题。文章称,中国3日凌晨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这是一大突破,为未来10年建立载人空间站铺平道路。路透社说,神八飞船在340公里以外的太空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是这个崛起大国在太空建立长期载人立足点的重要尝试。美国太空飞行网以“对接成功将中国推入精英太空俱乐部”为题写道,通过神八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化对接,中国成功验证精确导航和对接技术,这对中国10年内建立空间站的雄心至关重要,中国也因此加入太空探索大国的“精英俱乐部”。神八经过两次对接将返回地球,天宫一号则继续留在太空,等待可能载人的神舟九号光临。
“这是中国太空活动的伟大时刻!”德国国家宇航中心主任伊恩 沃纳这样评价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德同《世界报》3日说,中国第一次在太空上演交会对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看到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为此兴奋和自豪。中国还首次与德国合作进行一系列实验,开创新的国际合作历史。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中国正在开创新的太空浪漫故事。
韩国媒体对中国的“太空之吻”给予很高评价,《朝鲜日报》将其称为“华丽的太空秀”。韩国SBS电视台报道称,随着此次太空交会对接的成功,证明中国已经掌握建设空间站的核心关键技术,中国也借此成为世界宇航强国。韩国《文化日报》3日以“中国太空交会成功,宇航迎来G2争霸时代” 为题写道,以前由美俄主导的空间站时代迎来新的强劲竞争者,与中国“太空崛起”形成对照的是,美国因财政困难决定2017年前不再试验发射载人航天器。该报在另一篇报道中说,中国的太空计划对外可以“弘扬国威”,对内则可以 “凝聚民心”。
一些外媒特地报道了中国国内的氛围。英国广播公司说, 一向被认为较为保守的中国人这次对神八太空对接的描述非常浪漫,不同地区的报章都用上“接吻”、 “太空拥吻”之类的字眼,让西方看到中国的太空梦想。美国“空间”网站则称,第一次太空对接的成功在中国激发了爱情诗篇的创作灵感。
不少媒体同时强调,美俄在40多年前就已实现太空对接,第三比第一和第二晚了很多。美联社称,从技术角度看,天宫一号的对接使中国处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 “双子座”项目时期的水平,但专家表示,中国的进展比这更大。 “俄罗斯之声”说,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如同苏联和美国40年前的计划,但明显要快得多,一次飞行就能够解决上世纪6次飞行的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3日表示,当天的交会对接是在地球没有太阳光照射时进行的。12天后的二次对接会考虑在有阳光的情况下进行。中国空间技术专家庞之浩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与美俄相比,中国的交会对接任务有所创新,天宫一号除了与神八对接,今后还会与神九、神十对接。此次任务采用的对接设备和测量系统等都属国际先进水平。他还表示,太空对接是将来建设空间站的重要一步,而空间站是迄今为止人类全方位探测外太空最理想的平台。
(责任编辑:刘蕾)
“太空初吻能否促成中美火星之旅?”
“中国太空初吻会促成与美国的火星之旅吗?”当许多报道还在强调美国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刺激了中国的“发愤图强” 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提出这样一个“扎眼”的问题。文章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进步,多名太空政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技术能力预示着进一步的国际航天合作空间。奥巴马总统的科技顾问霍尔德此前在国会听证会上强调,中国203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届时美国正准备进行首次火星之旅。这次探险预计耗资1000亿至2000亿美元之间,一国承担费用过高,霍尔德认为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分担费用对美国有益。
不过美国舆论中,反对声音似乎更高。就在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几个小时,美国国会举行了一场听证会,几名议员抨击白宫及美国宇航局与中国合作,称技术转让大大增强了中国的航天和导弹能力。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监督与调查分委会主席达纳 罗拉巴克尔警告说,美国在技术上与中国合作 “不仅天真,而且危险”。共和觉议员沃尔夫表示,他对奥巴马急于 “与中国开展航天合作、分享其他敏感技术感到担忧”。他还强调,随着中国航天计划突飞猛进,美国太空优势锐减。
“中国会利用它的空间站主张月球的拥有权吗?”美国bigthink 网站提出的这个问题得到一名“有来头”的附和者——美国最后一名登月宇航员尤金 塞尔南,他曾在 1972年l2月登陆月球70多个小时。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塞尔南2日对“中国将在返回月球的竞赛中战胜其他国家”表示担忧。他说: “毫无疑问,他们(中国)正发展登月能力,可能在上面建立‘殖民地’,以利用月球资源。”他表示,中国距登月还有8年到10年, “一旦他们到达月球,实际上几乎就拥有了月球,因为其他国家没有计划前往”。塞尔南还称,如果中国成为太空领袖, “将对西方文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特别是美国”。
对于中美合作探索太空的可能性,中国时事评论员宋晓军并不看好,他认为美国政府和国会对中国的态度不改变,中美太空合作很难说起。
国防大学张召忠教授则认为美国和中国有可能、也完全有条件在太空领域展开合作。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历史经验看,如果你技术很差,美国只会封锁技术,更别提合作:而如果你技术已经达到七八分,又能在某些方面弥补美国的欠缺,技术合作就有可能。冷战时期美苏虽然在军事和政治上对抗,但航天技术水平接近,就不妨碍它们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方面的合作。现在奥巴马要中止登月计划,先登火星,但美国这方面技术刚起步,而且政府资金困难。如果国际空间站2020年如期退役,美国又没了航天飞机,到时候太空的唯一存在就是中国,美国和中国合作的可能性增大。但他同时强调,合作的前提必须是中国自己提高技术,有实力才能打破封锁。
(责任编辑:刘蕾)
“1万辆坦克也无法获得的国际地位”
“美国与其怀疑中国,不如多与中国合作对宇宙进行深入探索。”英国智库思想研究所所长克莱尔 福克斯向《环球时报》记者提出这种观点。福克斯说,美中不能复制美苏太空竞争的历史,否则只会复制更多愚蠢的错误。地球上已经有70亿人口,人口激增带来的庞大资源消耗及自然环境的恶化,已经让全球人都从科幻电影和纪录片中看到不少触目惊心的例子, “向太空搬家”对于人类来说或许是迟早必须考虑的选择,人类探索太空的任务还有很远。
太空探索眼前的现实意义在哪?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1日刊登美国航空航天协会执行理事查尔斯 胡特纳的文章说,航天技术的创新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数字电脑到CT扫描等。而且它更树立了一种远大目标,远大的目标才能产生重大成就,激发年轻人的热情,促进就业长期增长,这是美国未来成功所在。胡特纳说,中国正在打造新的空间站,中国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正位于距地球150 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相比之下美国宇航局虽然公布了新的重型火箭计划,但2017年前不会发射升空。美国必须加紧行动,必须目光远大。
张召忠说,航天技术的成效可以直接或间接反馈到民生,像美国的医学、材料、军工控制、通信科技之所以世界领先,与其太空技术的发达有很大关系。而且航天的战略意义更是无可代替。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航天大国,是制造1万辆坦克都无法获得的国际地位。太空技术的成果可以转移到包括军事在内的很多领域,民用航天市场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大,这都是中国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如果中国不奋起直追,就会和美俄等太空技术先进国家产生“时代性差距”。
(责任编辑: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