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红叶舞动湟水 青松染绿河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7 15:24 来源: 经济日报

  本报讯 记者马玉宏、通讯员李闰玲报道:2011年的秋天,青海湟水流域一派灵动美景,长青的松树、摇曳的金丝柳、黄红绿等秋天最斑斓的色彩簇拥在堤岸;水榭亭台、步道镶嵌其中;防洪标准由不足3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水清、崖绿、自然、休闲”,昔日脏乱差的河道正成为市民休闲晨练的好去处。

  来自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表明,2010年湟水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2007年的重度污染、2009年的中度污染转变为轻度污染。2010年1至10月,湟水流域17个监测断面与2007年同期相比,断面达标率提高了23.5%,主要控制断面小峡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下降8.7%和54%。

  作为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湟水河流经青海省一州一地一市八县,在青海境内流长约330公里,流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2%,流域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GDP。

  湟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湟水流域及下游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长期以来,由于流域内人口相对密集,工农业生产布局集中,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已超过60%。而作为沿湟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村面源污染的惟一受纳水体,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远大于河流环境容量。多年来,水环境质量总体呈中度或重度污染。

  根据《湟水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规划,湟水河将按照“三年见成效,五年实现彻底治理”的要求,集中建设集污染治理、生态建设、防洪泄洪、休闲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到2013年末,初步实现湟水流域“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到2015年末,实现“还全省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的综合治理目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