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食品悄然处理不合格产品 公告迟到3个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2:0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李文艺
在广州市工商局公布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后,上周五三全食品(002216,前收盘价34.22元)股价逆市大跌6.76%,成为继思念之后第二家陷入“质量门”的知名速冻食品企业。三全食品昨日停牌一天,今日该公司发布澄清公告,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该澄清公告原本应该在8月事发时就对外公布的,上市公司为何拖沓了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正值三全食品非公开发行时期,公司以35.5元/股的价格募集了4.99亿元资金。
此外,上周五的大跌中有4家机构突击入场接盘,阻止了三全食品“跌停”的命运,随后,就有两家券商发研报唱多,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无大碍,机构的一唱一和,让投资者对这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判断更加不知所措。
部分产品8月广州抽检不合格
根据广州红盾信息网公布的《广州市工商局2011年第3季度流通环节熟食、速冻食品等食品抽样检验情况分析》(以下简称情况分析),今年三季度,广州市工商局对全市各大超市销售的速冻肉(鱼)丸,非发酵性豆制品等进行了专项抽检,抽检样品352批次,合格247批次,合格率为70.17%。
该文件所列的不合格产品附表里,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全灌汤水饺 (猪肉玉米蔬菜),太仓三全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的灌汤水饺(三鲜)以及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菜猪肉水饺和萃玉白菜猪肉水饺4款产品被检测出含有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州市工商局已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采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处等措施。
上周五,三全水饺被抽检不合格的消息在市场中大面积流传,三全食品股价逆市大跌,盘中几近跌停,最终收盘下跌6.76%,昨日该股还因此停牌一天。
今日,三全食品发布了“澄清公告”,首先承认了2011年8月广州市工商局抽样的产品中,三全食品有相关抽检样品中微生物超标。三全食品在接到检测报告之后,立即启动了产品召回程序,第一时间从市场上召回该批次产品并及时销毁。
从“澄清公告”中不难发现,该事发生在今年8月,而三全食品“第一时间”就已召回不合格产品,但为何公司没有在当时就对外公布该事件,而是等到工商局11月对外公布,市场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才发出一个“澄清公告”?
公告迟到3个月 保增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今年8月份,就在三全食品部分产品被广州市工商局抽检不合格时,上市公司正在全力进行自己的非公开发行事宜,三全食品以35.5元/股的增发价格募集了4.99亿元资金。
2011年7月27日,三全食品发布了“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底价”的公告,随后的9月8日,公司刊登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暨上市公告书”,告知投资者公司的非公开发行已经完成,增发的股份于9月9日上市。而从7月27日至9月8日这段进行非公开发行期间,三全食品没有发布任何公告,更没有关于产品抽检不合格的说明。
“三全食品被抽检产品不合格”的消息直到11月4日才被媒体曝光,公司股价大跌,盘中还几乎触及跌停板。
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一栏称:上市公司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在食品安全日益上升为全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时,作为具有二十年成长历史的知名企业,三全食品部分产品被地方工商局抽检不合格,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在今年8月事发时三全食品并没有就此对外公告。
而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上周五的暴跌,三全食品的股价已再度跌破35.5元/股的增发价。
4机构勇敢接盘2券商高调唱多
昨日,三全食品上市保荐人国信证券迅速发布研究报告,对此事件的影响进行了解读,认为三全食品广州产品细菌污染事件的负面影响基本消除,三全食品延续稳定增长。国信证券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因而食品受污染机会很多,在正常的蒸煮过程中都会被灭杀,所以不会带来不良后果。最后,看好三全食品稳定的成长能力,维持“推荐”评级。
不过,广州市工商局的情况分析指出,从生产商来看,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一是跟原材料有关;二是跟生产工艺有关;三是与生产工人有无持证上岗、进入生产车间前是否消毒有关;四是跟产品包装的密封性有关,五是跟产品的储藏条件有关。但上述环节从总体来看,都应该是和公司的管理控制水平有关。
发布研究报告唱多三全食品的不止国信证券一家,国泰君安也发报告称,三全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已得到控制,短期影响不改成长前景,仍然维持“增持”的评级,并给予三全食品41元的预测价,高出公司目前股价19.81%。也即是说国泰君安相信在经历了产品不合格事件以后,三全食品股价仍能上涨近20%。
与这两家券商唱多三全食品巧合的是,上周五的大跌中,有四家机构“勇敢”接盘,合计买入三全食品5633万元,但卖出前三席均为机构,卖出金额达1.52亿元。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三全食品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电话均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