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矿业活力之源—— 全球矿产勘查形势分析论坛综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3:11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前景预期的好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国际矿业市场的繁荣能够持续多久?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面对挑战,企业应当采取何种战略?这都是矿业企业最关心的话题。本次国际矿业大会上,专门举办了全球矿产勘查形势分析论坛,华东有色地勘局局长邵毅、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助理王炯辉、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施俊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球矿业经济仍处于“超级第三周期”

  邵毅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必然会拖累矿产勘查。虽然经济周期与矿产勘查并无正相关性,但经济波动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继而影响到与供应相关的矿产勘查。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将会直接影响投资者对矿产资源的勘查投资,尤其是一些初级勘探项目将会遭遇融资瓶颈的制约。

  “但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将对冲国际矿产勘查中的低迷因素。”邵毅说,国民经济中基本需求的石油、铁、铜、铅是我国的短缺矿产,铜、铅、镍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了70%、55%和70%,仅2010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口额就接近1000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矿业经济注入了活力,中国的需求在世界矿业经济遭受重大拐点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也必将助推全球的矿产勘查。

  施俊法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说,全球矿业经济继美国工业化带来的“第一周期”、欧洲工业化带来的“第二周期”之后,正因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对矿产资源的超常需求,处于“超级第三周期”。这一周期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能否持续进行,对矿产品的需求能否延续。他分析,矿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高位,且震荡幅度将进一步加剧。他预计2010年全球矿产勘查投入的增速将有所回落。

  新技术矿产将迎来勘查开发投资机遇

  王炯辉认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发展,对新技术矿产原材料的需求迅速增长,新技术矿产将迎来勘查开发投资机遇。

  他说,新技术矿产是指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兴材料产业的镓、铟、铌、锑、稀土、稀有、稀散等金属矿产和萤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随着新材料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矿产的种类还将不断增加。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里的关键元素,这些矿产目前难以替代。大宗矿产的长时间开发后,勘探成本也越来越高昂,而新技术矿产带来的却是新的发展机遇。

  王炯辉指出,新技术矿产具有以下特点:全球供应存在较大风险,具有“长尾”特征,价格受供需因素波动较大,应用技术高度垄断,行业集中度高。新技术矿产后端应用带来的收益数倍于前端资源的价值,目前虽然存在技术壁垒,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链融合成为可能。新技术矿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促进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十分重要。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如果战略实施到位,极有可能会带来新技术新材料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企业应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面对国际矿业形势,中国企业当何去何从?

  施俊法说,全球矿业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垄断特征更加显著。全球十大矿业公司占了世界矿业市场35%左右的份额。资源向大型跨国公司集中是未来矿业发展的规律。

  邵毅认为,中国工业化所需矿产资源的短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资源配置的直接动力。但行业的高度集中,使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多数“走出去”的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规模小、实力弱,国际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都无法与跨国公司抗衡。他建议,应顶层设计“走出去”国家战略,把资源配置与对外援助和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全球矿产资源战略,首先采取“地质调查援外”的方法,作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资源配置的第一环节。同时在资金、技术、管理、信息、服务、法规等方面建立必要的支持系统。企业也应当注重吸收国外先进的找矿理论、方法及管理理念,培育核心技术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不断努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起到重要作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