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范建军解读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6:33 来源: 新华08网

  

  宏观调控政策应在第四季度做出微调

  新华08:范博士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10月18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9.1%,这个数据呢是比二季度的9.5%是低了0.4个百分点,再次引发了市场关于中国经济是否将硬着陆的热议,那么在中国经济是否将硬着陆的问题上您怎么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至于说是硬着陆我觉得应该说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就是说看四季度的这个政策,是不是做出微调,如果不做出微调的话硬着陆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我觉得应该对硬着陆做一个定义啊,我觉得所谓的硬着陆就是中国经济增速低于8%,这个可以看成是中国经济硬着陆,因为8%是一个分界点,只有中国经济完成8%的增速,才能够完成每年新增900万,新增就业最低目标,所以说如果经济增速低于8%以下,应该是硬着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虽然是9.1%离8%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注意到,在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当时三季度的经济增速是,当时报的是9.0%,但是到四季度已经下到6.8%的水平,如果是不作出调整的话,经济下滑的幅度可能会超出预期。当然现在和2008年的情况还不一样,2008年主要由于这些外贸企业中小企没有订单了,突然一下就掉下来了。现在的情况也是出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现在就说,由于资金压力,由于高利贷等问题呢,也是出现了一定破产的苗头,所以应该引起注意。

  货币政策应由偏紧转向中性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同比增速画出一条缓慢下行的曲线:第一季度9.7%、第二季度9.5%、第三季度9.1%。GDP同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落。从内部环境看,通胀正由需求拉动为主,演变为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共同作用,仅通过紧缩越来越难解决问题;而在持续紧缩政策下,中小企业也已出现”融资难“。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和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困难的复杂局面下,中国的经济增速依然保持在9%以上,这份答卷十分亮丽。然而,当前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上面临的现实矛盾也不容回避:在物价上涨过快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不宜放松;但在企业融资出现困难的背景下,也不宜进一步紧缩。在两难的局面中,宏观调控应如何走好下一步棋?

  新华08:那您对未来中国宏观政策调控的政策是有什么研判?四季度的政策是否有一个微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现在是政策偏紧,我觉得尤其货币政策,现在是偏紧的一个状态,所谓的微调呢,就是由偏紧向稳健,就是中性增速的水平来转变,并不是像2009年完全的放开,把银根弄得特别松,我觉得这种情况也是不应该这么做的,所谓的微调呢,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今年前三季度信贷总量大概是新增信贷是5.68万亿,离年初的7.5万亿目标呢,实际上还有1.82万亿吧,也就说以后每个月新增贷款要在6000亿以上,才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实际上7.5万亿也是一个中性偏紧的这样状态,所以说是未来完成信贷目标呢,以后每个月的新增信贷,至少能保证6000亿以上。

  中国应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新华08:目前有观点认为,比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可能比较适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您怎么看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恰恰相反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中国经济货币政策应该是稳健,确实应该保持稳健,现在是偏紧了,我觉得应该是转向稳健,就是说从偏紧的状态调到中性的这个水平上,我觉得财政政策是大有可为的,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采取当然是国务院在前几天已经出台了一个政策,针对中小企业的一个减税政策,我觉得这个幅度应该再更大一些,同时面对目前这个通胀压力呢,一方面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农产品补贴的,否则你不补贴的话,就没人养猪,没人种菜,没人种粮食,另外一方面,因为物价涨幅确实比较高,以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产品上涨应该是中长期的一个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财政应加大对城市弱势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同时中国面临大规模的廉租房和保障房的建设,这方面我觉得也是大有可为的,并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去要建”铁公基“,就要去投基础设施,投生产性的领域,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的,我觉得财政政策是潜力非常大的,目前中国的财政是这样的,中央财政的负债规模大概是6万亿,占GDP的比重是非常低的,当然虽然说地方财政大概12万亿的负债,似乎是比较高的,但加起来实际也不到GDP的50%,这和西方国家比是非常低的一个水平,所以不用怕财政出问题,我觉得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的举措。

  用”凄风苦雨“来形容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似乎并不为过。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20日发布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0%,比6月份预测调低了0.3个百分点,显示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战。

  全球不景气,中国也难独善其身。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看,中国出口增速正呈现高位回落态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9月份,中国出口增速为17.1%,较8月份增速回落7.4个百分点。受国际需求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中国未来出口形势将不容乐观。

  新华08:我们来看一下外部的经济环境,在欧洲方面欧债危机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美国方面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也是声势浩大,世界经济本来就非常缓慢的复苏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那么这些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中国GDP增速放缓的影响有多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我觉得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我觉得美国的问题是不大的,现在欧洲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因为美国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可以运用,而欧洲它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是失灵的。所以它现在只有货币政策这一条,而现在的货币政策它的利率已经降的非常低了,所以它的困难我觉得要比美国要严重很多,而美国可能就是一个政治争斗。

  欧债危机影响中国出口

  新华08:中国企业对欧洲方面的出口已经是不容乐观了,现在有一方面的担忧,就是世界经济不景气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就您的研究看来这个方面的担忧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这方面的担忧应该从数据上来看确实是这样子的。当然这种下降我觉得也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为什么增幅这么大呢?因为前年的基数比较低,而今年的增速为什么出现了下降呢?主要是去年的基数比较高。去年整个出口规模是1.6万亿,今年可能肯定是超过1.8万亿以上。但是最近的一个7月份确实是让大家确实超出预期,整个出口下降超出预期。我想可能是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是7、8月中国的出口、进口都是超预期增长。另外一个方面也确实说明什么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发酵,这方面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9月份的数据,对德国的出口在8月份还是20%多,然后到9月份已经掉到6.3%了,对法国的已经快接近0了,对意大利已经是负增长了。所以从9月份的数据来看的话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主权债务危机这方面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以应对外需疲软

  新华08:最新公布的9月份的数据也显示9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是进一步收窄了,从目前的整个外部经济的情况来看,外需何时恢复还确实很难说,您觉得中国是否做好了长期应对的准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我觉得中国没有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当然了我觉得外需方面应该我刚才说,虽然是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中国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方面,对欧对美对主要经济体的出口主要是一些必需品,必需品它的这种弹性就比较小,就是需求弹性比较小,即使经济下滑到一定程度可能也能保持一定的量,而且现在中国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出口产业的竞争力是明显的提高了,抗击打抗风险的能力应该是比危机之前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觉得出口这块就是外贸这一块对中国经济影响肯定是有影响,但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

  

  通胀压力仍存 政策微调应适时而动

  物价上涨的压力不断加大,是今年国民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物价总水平。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传递出诸多经济发展信号。会议明确提出,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要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月份的4.9%不断上冲,到3月份突破5%,6月份突破6%,7月份达到6.5%的年内峰值。在国内调控和外部需求走软的综合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正见顶回落。8月份回落至6.2%,9月份进一步回落至6.1%(图)。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两个月同比涨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新华08:物价上涨压力是今年国民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大挑战,CPI的同比增幅从1月份的4.9%到7月份达到峰值6.5%,8、9月份是有所回落了,但是尽管拐点已经出现,通胀预期仍然存在,那么您对于CPI未来的走势有何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目前这个通胀压力其实也是比较大的,但是也有些比较乐观的因素存在,已经开始回落了;鸡蛋价格也开始回落了;蔬菜价格上个月涨了一点,现在也开始有所回落;粮食价格保持比较平稳这样一个涨幅。最关键的是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整体呈现一个回落的走势,未来我觉得存在通胀是一种压力,从数据上来看是逐月减少的,但是由于今年新涨价的时期也是在下半年,所以明年年初的翘尾因素对物价影响也会是在高位,所以物价保持高位会保持相当长一个时期,半年左右。等到物价掉下来了,然后再去调政策的话,可能会显得比较晚了,所以要提前对宏观政策做出微调。

  中国应提高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

  新华08:我们看到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因为外部的不确定性承受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部分的新兴国家已经开始降息了,像巴西已经连续降息了,中国有没有可能会进行一些跟随性的动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中国的升降息机制和西方国家,包括巴西的是不一样,中国升降的是什么呢?是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但实际上真正应该升降的是银行间市场的基础利率,比如说美国,它就是同业拆借利率,隔业同业拆借利率,联盟基金利率,它是降这个的。从这个来看的话,我觉得完全有必要下降,我不是指调基准利率,尤其是存款的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我觉得有上调的空间,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我觉得确实应该有所下调。目前来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确实是非常紧张,到11月份我觉得,银行间市场的央票和正回购的到期,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所以我觉得到11月、12月,完全有必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来放出流动性,使银行间市场利率有一个整体的下调。

  中国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众多小微企业面临生存考验。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国家统计局10月中旬发布的报告显示,三季度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4,近半年来首次回落到130点以下。

  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包括金融措施六条,财税措施三条,被总结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国九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要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0月31日发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决定从11月1日起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此次调整主要针对小型微型企业,意在减轻小微企业流转税税率。

  此外,财政部还公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这些雪中送炭的政策措施是否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新华08:刚才我们说到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的时候,您提到了一个成本压力,还有一个融资方面的压力,对于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来说,还有一个出口放缓和人民币升值方面的压力,可以说部分小型、微型企业是难以为继了,刚才您也提到了国务院近期出台了”国九条“,从信贷、从财税方面给小型、微型企业一些支持,其中您提到一个观点就是支持的幅度应该更大一些,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因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很多是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外向型中小企业一个是面临订单减少的压力,另外一方面,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觉得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呢,应该分两个方面来看,从政治角度来看,比如说,美国国会通过了汇率法案,我们应该坚决地抵制。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确实应该升值,我们今年可以看出来,今年外汇占款增幅非常大,前三个季度,新增外汇占款1.3万亿左右,超过去年全年的增幅,从这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有热钱的流入,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外贸顺差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所以由于这方面的压力导致货币政策松不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可能会升值,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小企业都会面临一个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加上劳动力也是个长期升值的趋势,所以说政府应该把对中小企业的减税这种扶持应该长期化,应该加大力度。

  新华08:就您看来,目前国务院出台的这个”国九条“.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小型微型企业的生存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我觉得是比较及时的,尤其是减税降赋的这种政策。我觉得应该和其他政策进行配合。当然现在央行也是针对中小企业有些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还需要观察。其实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其实中小企业,这个银行系统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应该是比任何一个年度都多的。今年我看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大概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增幅达到29%,远远超过平均的信贷增幅,超过往年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增幅。但为什么中小企业今年面临的资金问题比任何一年都严重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地产政策,由于政府采取了不给房地产企业贷款这种策略,来逼迫它降价销售。这种政策,造成了房地产企业没办法从正规渠道融资的话,它只有去高利贷市场去融。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全世界都一样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最主要融资来源就是民间的高利贷市场。如果房地产企业都到原来属于中小企业的地盘去融资的话,那中小企业当然会感觉资金非常紧张了。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任重道远

  在GDP增速平稳回落的同时,”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了一些细微变化:出口、投资增速继续放缓,消费对GDP贡献率则得以提升。

  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达到47.9%,比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消费增速同比增长17.7%,比8月份加快了0.7个百分点。央行发布的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第一季度仅14.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为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第二季度居民消费意愿回升至17%,第三季度进一步回升至17.2%。然而,也有专家认为,虽然消费名义上增长加快,但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速已在放缓。内需是否能够弥补出口下降的缺口,中国的内外需增长动力是否更趋协调?

  新华08: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那么从3季度的数据来看呢,在出口和投资增速都在放缓的同时,消费对GDP贡献率却是在提升,那么在当前消费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您是怎么看的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9月份确实是超预期的,9月份因为名义增速达到17.7%,超乎所有人的预期,主要是两个原因吧,一个是汽车销售,主要是这个节能补贴政策,就是马上一个末班车效应,再加上打折优惠这样的活动,汽车销售确实是超出预期的。另外一方面我们注意到,新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际上是9月1号开始实施的,这个应该对消费有一个比较大的拉动,再加上一个节日因素,中秋,中秋小长假消费对这个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总的来看消费我觉得是不乐观的。主要是看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实际增速,已经连续两年,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大概7.5%这样一个实际增速水平,远远低于同期的GDP增速,我们知道在金融危机期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的超过GDP的增速,所以从这个数据看,我觉得不是特别乐观的,尤其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当然农村的居民的现金收入,这两个月应该是增速比较高的,主要是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补贴,再加上农民工的工资一直在上涨,但这不是消费的主力,城镇居民是消费的主力,我觉得在这一方面城镇居民有必要考虑这个如何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方面,应该下一些功夫。

  新华08:其实在消费方面,中国现在依然面临着消费结构不平衡,储蓄率依然是居高不下这样一些问题。那么长期来看,中国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在这方面有什么切实可行的途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刺激消费无非就是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当然包括很多方面了,增加就业可以保障非常高的经济的增长,另外呢,是不是可以减减税,然后政府是不是能对一些中低收入者加大补贴的力度,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是更完善一些,这方面的投资是不是力度更大一些,这个我觉得是应该促进消费的增长。另外呢,中国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国有企业占比比较大,因为国有企业它的利润是非常高的,每年接近两万亿的利润,这块利润实际上是滚动投资的,它没有进入消费领域。所以这块呢,我觉得要想想办法。如何就是通过加大这个国有企业利润的上交力度,上交财政的力度,通过财政的手段,如何反馈到老百姓身上。我觉得这也是降低投资比重,增加国内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是现在,政府这方面的举措确实还是,我觉得还是需要继续地加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