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揭秘三大油企大量转移炼油业务利润内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14:41 来源: 商务部网站

  一面是日赚数亿元的暴利,一面是一直高调宣扬的炼油板块巨额亏损。

  表象背后,是几大石油巨头“左手倒右手”的高超演绎。

  由于存在合并报表,这对几大石油巨头来说,哪个业务板块亏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赚了多少钱。

  专业分析人士表示,中石油的账目做得非常隐蔽,由于一些涉及到机密的数据并不公开,致使很多数据只能通过专业的计算方法核算出来,结果是炼油板块上千亿的盈利都被转移到了上游勘探与生产板块,从而导致炼油板块出现亏损。

  炼油板块利润被转移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净利润分别为1034亿元和596亿元。而炼油板块依旧是两企业亏损大头,中石油1-9月亏损达到415亿元,中石化炼油则亏损246.10亿元。如果按照中石油目前公布的价格水平持续执行到年底,2011年中石油炼油的亏损将在500亿元以上。

  尽管中石油、中石化一直将国际原油价格走高归结为炼油板块亏损的主要原因,但是两大巨头从未公布过国内原油生产成本。根据其公布的数据进行推算,2011年国内原油生产成本约合32美元/桶,远远低于国际油价。而业内人士提供的原油生产成本数据也是在30美元/桶左右,这还是考虑了人民币升值等因素。

  另一方面,是勘探与生产板块的高利润。2010年中石油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537亿元。而2011年前三季度,中石油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607.91亿元,同比增长40.4%,依然是利润贡献最大的板块。

  11月2日,一位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数据推算,炼油板块出现亏损只是个假象,操作手法相当隐蔽。基本操作思路是将国内生产的一半原油对外销售,赚取大量的利润;另一方面,将近半自采的原油对内销售卖给炼厂,价格基本与国际原油接轨,从而造成大量的利润由炼油板块转移到勘探与生产板块。同时,炼厂加工生产的另一半原油则由国外高价进口,造成炼油巨亏的假象。

  该分析人士认为,要核算炼油板块的利润需要通过年报和季报共同来推算,才知道利润是如何转移的。

  有专业人士给记者提供的一份分析数据显示,根据中石油2010年的年报数据进行推算,2010年原油产量857.7百万桶、天然气2221.2亿立方米(约合原油370.3百万桶),合计生产的原油产量约1228百万桶。油气勘探与生产板块总收入5258.95亿元,该板块总成本2633.28亿元,毛利2625.67亿元。

  原油单位售销价约70美元/桶,约合494元/桶,而原油单位成本214.44元,约合32美元/桶。那么,单桶毛利约38美元(约合257元/桶),单吨毛利1900元。油气勘探与生产板块费用1028.35亿元,利润1597.32亿元(接近已公布数据)。毛利率49.93%,资产收益率17.25%

  2010年原油加工903.9百万桶,加工汽柴煤油7944.8万吨(约合1075.22百万桶),其他化工产品1549.3万吨。炼油与化工板块收入6577.28亿元,成本5169.27亿元,每吨收入6928元,每吨成本5445元,单吨毛利1483元。该板块费用1309.09亿元,利润98.92亿元。费用率19.90%,毛利率21.41%,资产收益率3.29%。

  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有两种方式可以核实勘探板块和炼化板块的利润。一是成本加成方法,即在其实际开采成本的基础之上加上一个国际同类企业平均的毛利,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以35%的毛利率计算(35%是通过对国内2010年前200家大型上市公司进行加权计算的平均毛利率),应该有约780亿元的利润由油气勘探生产板块转移到炼油与化工板块,即勘探生产板块利润为810亿元,炼油与生产板块利润880亿元,而不是只有90多亿的利润。

  然而从中石油2011年前三季度来看,原油产量670.1百万桶,天然气1734.8亿立方米(其中销售天然气630.11亿立方米),约当原油959.3百万桶,板块总收入5715.37亿元,总成本(含费用)4707.46亿元。原油单位销价约80美元/桶(汇率按6.5计算),约合520元/桶,原油单位总成本(含费用)428.17元(约合65美元/桶,其中生产成本按2010年基础考虑成本上升因素,按40美元/桶计),单桶毛利约40美元(约合260元/桶),估计的单吨毛利约为1921元。板块利润1607.91亿元。

  2011年前三季度,中石油的原油加工725.2百万桶,(约合1075.22百万桶)。炼油和化工板块收入6298.46亿元,板块总成本6682.49亿元。炼油与化工板块利润-384.03亿元。

  因此按照采用成本加成方法定价来计算,就应该约有726亿元的利润由勘探与生产板块转移到炼油与生产板块,勘探与生产板块利润约为882亿元,而炼油与生产板块的利润将达到盈利340亿元,而不是对外公布的亏损几百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按照其公布的数据进行推算,2010年至少从炼油化工板块向勘探加工板块转移利润780多亿元;而2011年前三季度至少转移约726多亿元,正是这种转移使得两个板块利润相差极为悬殊,也给外界造成炼油板块巨亏的“假象”。

  内部结算价格自主决定

  炼油巨损与国际原油有着怎样的关系?

  首先从中石油的2010年年报来看,中国石油2010年原油产量857.7百万桶,对外销售455.38百万桶,对内销售402.32百万桶;原油加工903.9百万桶。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中石油自己开采的原油并没有全部卖给自己的炼厂,其中对外销售占据了自采原油量的一半以上,而只有不足一半的原油对内销售也就是402.32百万桶。但是其加工原油总量为903.9百万桶,减掉对内销售的,相当于有501.58百万桶是来自外采。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结果导致一方面是对外销售的价格会比较高,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外采的原油价格也比较高,给外界造成一种炼油成本很高的表象,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法要求国家对炼油板块进行补贴。

  该分析人士表示,单从原油产量和加工量的数据来看,中石油的原油需求缺口并不大,也只有46.2百万桶,但为何大部分要外采,而又将大部分自采原油对外销售,答案不得而知。

  虽然一直强调国际原油价格高,但在中石油的年报中,究竟进口了多少原油,又出口了多少原油,都没有披露。这不仅使人疑惑:中石油自采的原油为何不用于自己炼厂的加工,而是要对外销售?进口的原油究竟有多少用于自己的炼厂?

  近日,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公开表示,其实“炼油板块”业绩不佳,主要原因来自成本问题:82%的原油来自于公司外部,进口量基本上达到了75%以上,从中石油与中海油采购量为6%,外部和内部购买都是按照国际原油价格计价。

  根据1998年出台的《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内部油田与炼厂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集团公司自主制定。购销双方结算价格(不含税),由原油基准价格和贴水(或升水)两部分构成。原油基准价格由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每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离岸价加关税确定。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内外油种的质量差价以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

  根据相关规定,集团内部油田与炼厂之间的购销价格由集团公司自主制定(同时规定了结算价格的构成),这为调节板块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以2010年为例,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平均达到73美元/桶(约合494元/桶),而据推算,中石油内部原油的结算价格也达到70美元左右。

  实际上,原油的每吨加工成本仅为约32美元,巨额的利润因此留在了勘探与生产板块。分析人士认为,只要集团掌握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权,就可以随意调节利润在两大板块的分布,甚至可以把炼油板块做成账面亏损(如预测2011年第四季度即出现巨亏)。由于其财务报表需要合并,这并不会对整个集团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分析人士表示,国内生产的原油并不能与国际原油的价格直接划等号。原因是国际原油成本与国内原油成本的内涵不同。国际原油的成本,一大部分为矿区权益的摊销(也就是购买油田及其附属土地所花费的巨额支出要摊到石油成本之中),而中国虽然也摊销矿区权益,但这种矿区权益的取得大部分并非基于市场价格,而是一种较低的转移价格。实际上许多矿区都是国家无偿划拨给石油集团的,有的虽是购买,也仅有极低的一种名义价格,相当于国家把石油资源无偿交由石油集团使用,石油集团所确认的矿区权益仅是其寻找石油(勘探)的支出,这极大降低了国内采油企业的采油成本。

  此外,国际原油价格体现更多的不是成本高低,而是反映供求、预期与市场波动,而且往往会是受到国际大基金与大投资机构的控制,价格往往并不公允。以国际原油价格代替内部结算价格,一般会虚增勘探板块的利润。

  费用率过高会计信息较差

  分析人士认为,除了与内部结算的定价机制有关,炼油化工板块居高不下的费用率以及内部会计信息质量较差,也是石油巨头报亏的原因之一。

  经测算,表现在炼油与化工板块的费用率(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高,达到19.90%,远高于2010年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8.95%的期间费用率,与勘探与生产板块19.55%的水平接近。

  中石油2010年年报显示,中石油2010年实现净利润1399亿元,相当于每日盈利3.83亿元。但通过计算可知,中石油的日运营成本为3.32亿元,其中每名职工的平均年薪13.43万元。资料显示,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效率仅为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1/23,但人力成本却约等于后者的4倍。

  专业分析人士认为,这两个板块费用水平偏高可能与公司经营特征有关,也可能与公司费用控制不力、预算约束松驰有关。

  由于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动机和痕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的总体会计信息质量并不高。北京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指数显示,中石油的投资者保护排名在全部1918家非金融企业中居926位,总体得分55.57分,而其中会计信息质量得分仅有44.21,排名1662位,主要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差(仅有31.9分)。

  而中石化情况更为糟糕,总体排名1689,会计信息质量得分仅35.55,进入了倒100名,与许多ST公司并列为伍。

  北京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张宏亮认为,作为财力雄厚、资源垄断、利润丰厚的成熟公司,两大石油巨头的会计投资者保护应当名列前茅,但结果却与此相反,而这恰恰说明其会计信息质量很差,投资者保护水平也较低,可能有转移利润的行为存在。

  张宏亮同时认为,若计算矿产资源的耗减成本,石油资源折耗成本约占企业利润的50%左右,以50%计,需要另计提石油资源折耗800亿元(可以虚拟为矿区权益摊销,以与国际矿区权益保持一致),勘探与生产板块的真实利润将为797亿元。他建议可以由石油巨头提取资源折耗基金而不是收取高额资源税或特别收益金的形式改革资源收益分配方式,此基金作为国家财产,可以弥补炼化板块的亏损,也可以直接用于全民补贴,即石油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利润缺口,可以由此提取的折耗基金补贴,剩余部分由石油集团上缴国家。

  按照这种方法,以前三季度数据计算,勘探与生产板块利润为约803亿元,炼油与生产板块的利润仍为-384.03亿元。而提取的资源折耗基金约为800亿元,由勘探与生产板块对炼油与生产板块进行内部补贴后,还剩余400余亿元,根本不需要国家补贴,而且还可以通过补贴全民的方式把石油价格降下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