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合与拒合:两个石油组织的恩怨纠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02: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尹一杰
在中国石油产业生态中,一直活跃着两个民间石油组织,它们都高举反垄断大旗,它们是国内占据万亿资产的民营石油企业的代言人,只是,时隔境迁,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
在近期召开的一次民间石油会议上,一名知情者向本报记者透露,挂靠于中华全国工商联名下的石油业商会(以下简称“工商联石油商会”)试图投奔业内活跃人士赵友山担任会长的石油流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商石油委”)。
5年前,赵友山因不满工商联石油商会做法选择离开,而5年后,赵友山已然成了国内民营石油企业在垄断壁垒中夹缝求生的领路人。鲜明对比的是,曾聚集了国内大小100余家民营油企的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却日渐褪色,甚至人走茶凉。
“现在工商联石油商会几乎没有会员企业了,只剩下几个执行副会长自己的企业还在里面,绝大多数企业早就离开了。”工商联石油商会一家前会员企业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口吻唏嘘。
而对于工商联石油商会的投奔之意,赵友山似乎并不领情,中商石油委秘书长刘晓春向本报记者透露,工商联石油商会会长张跃曾一度提出两会合并之建议,此后,副会长齐放也再次表态,但面对如今如同散沙,内部矛盾突出的“老戏班”,赵友山则将其拒之门外。
“那边提了很多次,但赵会长没同意。”刘晓春说。
11月9日,本报记者拨通赵友山的电话时,身在哈尔滨的赵友山再次强调,中商石油委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民主、务实、发展,在他看来,如今工商联石油商会的诸多做法已然超出了合并底线。
“我不同意合并,很多复杂的事情不能公开说,在为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出谋划策的思路上我们的做法是不同的。”赵友山话外有音。
一名知情者则向本报记者透露,不但民营油企的生存空间深受垄断钳制,民企的业内形象也同样被各监管部门关注,“很大程度上,商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监管部门的政策口径。”
“说实话,工商联石油商会此前的做法的确给民营石油企业的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上述知情人士说。
冰火两重天
风水轮流转,这似乎是两个商会历史轮回的真实写照。
2004年,彼时风头正劲的“中国石油第一人”龚家龙与赵友山携手创建了轰动一时的工商联石油商会,但双方分歧日渐难调后,龚赵二人最终分道扬镳。
蛰伏两年后,赵友山于2006年另立山头,携手中润通石油化工公司等6家公司成立了石油流通委员会,并挂靠于中华商业联合会名下,虽然在公开场合,赵友山多次强调与工商联石油商会属于“兄弟关系”,但龚赵二人的暗中较劲则明显在发展策略上显露无疑。
“龚老板有魄力,有想法,他的思路是鼓励民企抱拳组团去海外寻找油气资源,直接在上游撕开一条血口打破垄断,赵会长则相对务实,他更倾向于与垄断集团谈判,合作。”一名熟知二人的民企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但事态的演变并不完美,随着2005年龚家龙掌管的湖北天发集团爆出巨额财务漏洞,龚家龙涉嫌以商会名义的圈钱传言也愈演愈烈。此后退出商会的一名民企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在发觉龚家龙借商会之名图一己之利后商会中一批会员企业开始联名上书工商联领导,要求主管领导规范商会管理,不料上报材料石沉大海。
“这件事对商会的伤害太大了,当初龚老板和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领导的关系都是赵友山牵桥搭线引荐的,事情发生后赵友山蒙冤被批的委屈也可想而知。”上述知情人士说,“也正是因为这个,赵友山更加需要通过自己的商会挽回形象。”
直到2007年,龚家龙的锒铛入狱更加剧了商会的解体,也正是当时,国内民营油企被冠以诸多不光彩的头衔,这个把持着中国石油产业半壁江山的群体被日渐妖魔化。
合并无望
而与龚家龙的境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立门户后的赵友山则越发顺风顺水,曾投奔龚家龙的会员企业几乎全部转投至中商石油委名下。
本报记者从中商石油委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商会中138家会员企业中,除40余家新加入者外,其余企业都为工商联石油商会的会员单位。
而早已被架空的工商联石油商会的行业号召力已然日显单薄,而更为糟糕的是,这个曾倡议打破垄断的组织还在日益变异。
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工商联石油商会的数位骨干中不乏有志之士,无奈内部矛盾愈演愈烈,领导人之间的矛盾裂痕也日渐扩大。
“现在基本上都是秘书长马莉说了算,会长张跃基本上不管事。”知情者说。
这一矛盾在缴纳会费环节也可一窥端倪,本报记者求证获悉,如今会员企业已经寥寥无几的工商联石油商会中,数位副会长也拒绝向商会缴纳会费,“只有张跃还坚持每年交钱,别的都不交钱了。”
另有商会人士告知本报记者,阻拦两会合并的另一因素在于工商联石油商会秘书长马莉的强势反对。
“张跃自己不止一次地说,不愿当这个会长,齐放也愿意与赵友山的商会合并,但马莉坚决反对。”上述商会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