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朱旭: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需多管齐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14: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坐汽车、说话用喇叭”,“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走路不用腿、说话不用嘴……”,曾记否?这些流行于建国初期的民俗谚语,反映了当时广大城乡人民对现代文明生活的美好憧憬。历经六十年奋斗,如此这般之美好向往业已成真耳。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伴随着“出门坐汽车”、“走路不用腿”的新时代的降临,大中城市交通拥堵之况已然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居民百姓心生厌烦、挥之不去的苦恼之事。君不见,从1958年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轿车下线,到2010年中国(大陆,下同)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国度。想当初,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际,人们对于我国汽车工业还是作为幼稚产业来看待的,故尔有5的年保护期。

  孰料想,短短数年,中国幼稚的汽车产业,并未被扼杀在摇篮里,反而茁壮成长,犹如一棵参天大树;看西方,曾经的朝阳产业,恰似日薄西山。这正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其间,居然发生吉利汽车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等并购事件。为之,自撰拙句,直抒胸臆——“吉利募购沃尔沃,世人咋舌且称道;以小博大蛇吞象,牛刀小试冲九霄”。有此观赡,甚为骄傲!

  不过,始料未及之果,绝不止于此。正是由于人们没有料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如此之快,汽车进入千家万户速度如此迅猛,因而,道路不畅、交通拥堵之状则更是令人大有“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人们也许未曾忘记,当1996年享有“华东第一路”的沪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时,路上行车寥寥,似可进行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驾驶跑车发飚;但是,好景不长,时隔不久便现堵塞之象。据悉,当初规划之时,外方专家就曾建议按双向8车道设计,未曾采纳,以为双向4车道便可满足需求。

  然而,自2003年始,历经两年,对老沪宁高速公路进行了双向8车道扩建。这是我国继沈大高速公路之后建成的第二条双向8车道高等级公路。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而高速公路扩建是在未中断交通的条件下进行的,其难度甚于新建,故在投资62.1亿元建成一期工程后,又投资105.4亿元改(扩)建成二期工程。重复投资之巨,且不言表。时至今日,因浦东开发龙头带动,近年来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加速形成,现行沪宁高速公路又呈拥堵之况。又悉,正拟建第二条沪宁高速公路。长途交通运输尚且如此,更遑论市区交通与日常出行了。世界银行曾于1995年预测,20年后即2015年,中国城市交通将进入拥堵期,而从实际情况看,到2010年,这个拥堵期已经提前5年到来了。

  汽车如同马车一样,本是代步工具,是人们出行借以实现快捷、方便、舒适的现代交通工具。然而,一个“堵”字,业已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通病。有人调侃道:首都成了“首堵”,广州成了“大停车场”。买车原本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谁曾想如今却总是遭遇寸步难移的无奈。

  以北京为例,2001年12月7日北京市民第一次感受到堵车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冲击。当天一场雪,让全市车辆步履蹒跚,下班时间很多人被堵在了路上,只能徒步回家。由此,北京进入了拥堵时代,不但上下班高峰时段堵,其他时间也堵。“世纪大堵车”令许多人记忆犹新;2010年9月17日晚,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电子拥堵路段图几乎全线“飘红”,143条道路拥堵,9个小时的大堵车,让北京市城区的交通几近瘫痪。许多车3小时只行驶了2公里,甚至原本仅需10多分钟的路程,却行驶了一个半小时。

  人们对近年来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地雨后大堵的情形仍记忆犹新,且心有余悸,2011年6月23日北京遭遇十年一遇的暴雨,800多辆车被淹没,全城交通大面积瘫痪,平时半小时就能到达的行驶里程,需花五个半小时才艰难抵达。2011年7月18日,南京出现了近十年来罕见的一场特大暴雨,雨势惊人,超强降雨集中在当天下午的5个小时内,暴雨导致全城交通完全瘫痪,下班回家的路程虽不长,但花上3~5个小时均为普遍现象……

  从全国的报道看,但凡中雨以上,逢雨必淹,逢淹必堵,桥上堵、桥下堵、干道堵、小巷小道也堵。当大中城市道路赫然变成大停车场之时,具有广泛意义的全国大中城市大堵车时代猛然降临了。为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各地纷纷采取了各种对策。如北京市曾经按汽车单双号轮换方法分流上路车辆。自2011年始,北京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同时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调控措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车辆指标,平均每月两万个。

  据北京市交通委通报,仅首轮摇号就有21万多人注册,接近全年24万个指标。一边是“开车不如跑步”的不分时段拥堵,一边是“买车就像买白菜”似的井喷式车市,奇了怪了。更奇怪的是,据 2011年6月18日央广新闻及其他媒体报道,现今北京的中签号在地下市场上的价格为4万元。而前4次摇号,除了该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月现场直播了一回,后来几个月的摇号,公众很难看到摇号全过程,只能看到结果。这就使人们对“公开摇号”产生了疑问,因为在前4次摇号中,同名称者王伟中23次、张健中29、刘佳中30次……

  于是,人们不解:在将近1/40的摇号中签概率中竟然会出现同一名字如此高频率的中签结果!显然,这并非纯属偶然巧合。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其中有诈、有猫腻、有暗箱操作之嫌,是管理者事先设定好的圈套,是其生财有道故意而为之。须知,公开摇号本当完全透明,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申购人代表在摇号现场监督;而这些监督者的产生方法、产生过程、姓甚名谁,也应一并让公众知晓。

  同时,摇号购车政策制度亦亟需完善。应补充规定:(一)中签者一律不得转让;理由是中签者就是有明确购车意愿的申购人。不然,诸君参与摇号则别有企图(据报道有些家庭全体成员均已加入申请摇号大军);(二)中签者凭身份证领取中签证明办理购车手续,并不得再次申请摇号;(三)中签者弃权的,中签号作废,可以再次申请摇号;(四)购车满2年后车辆已转让的,凭转让证明方可再次申购新车;(五)每个家庭限定2辆车。等等。若此,方能尽显公平、公正,让公众心平气静。而上海为控制小汽车数量,则长期采用高价拍卖车牌的方式,以提升购车成本,减少购车数量,每月只拍卖8000~9000个牌照;因私家车牌照竞拍异常火爆,故私家车牌照拍卖底价节节上升,现平均成交价约为5万元。

  这一做法,曾一度暂缓了私家车牌照的增量。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消费者的智慧胜于管理者。一些消费者购车后到紧邻江苏的某些市县上牌。于是,时下上海私家车的发展也已呈现加速度,塞车也是家常便饭。曾有报道说,某乘客在公交车上剥完了2斤毛豆,尚未抵达目的地;2009年7月,《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实施方案已经获得全国专家评审通过,待广州市政府批准后即将实行。该方案中,有一项“议题”就是在交通拥挤区域收取交通拥堵费,以减少繁忙时段和繁忙路段的交通负荷。此举一出,立即引起全国范围内的热议,主流是质疑。后来,市政府出面澄清,“暂时不会开征交通拥堵费”。一个地方性的政策,之所以引起全国性的关注,是因为许多城市均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无论是“限行”、“摇号”,还是“拍卖”、“收费”,都是治理交通拥堵的手段之一。不管其效果如何,管理者总是绕不开此类事关民生难题之坎。

  当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则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将形成一个“瓶颈”。

  依愚之见,若想有效治理城市“拥堵病”,首要是能找准病症的主要方面,然后下决心对症施治,方能有所起色。

  为此,笔者经过学习、归类、比较、分析,疑似找到了城市“拥堵病”的主要诱因。

  (责任编辑:王国信)

  

  (责任编辑:王国信)

  

  (责任编辑:王国信)

  

  (责任编辑:王国信)

  

  在一项调查中,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员工表示,愿选择早6时至下午3时的工作时间,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家里工作与在单位工作效果相同;美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雇主实施弹性工作制,在华盛顿,41%的企业选择灵活的上下班工作制。由于有了弹性工作制,让员工有更多机会自由支配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也给上班族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如果想早下班,就早点上班。下班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提前或推迟,这种不用“踩点”、“打卡”上下班的做法,让人们感到工作的便利和灵活性,有效地分流了外出购物或游玩的人流和车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区上下班高峰的压力。对于为拥堵而烦恼的大中城市,推行错峰上下班、弹性工作制等措施,或许能促进交通拥堵问题的改善。

  同时,举一反三,也可试行错时上学与放学,并注重上学与上班时间的错开。此外,还可借鉴杭州将自行车租借拓展为旅游项目的做法,推而广之,大力试行。首先,在地铁、公交站等接驳点规划自行车停放点,以便于乘客换乘;其次,可将居民手中闲置不用的破旧自行车(居民与单位自行车棚及楼道里有不少)回收后翻新,投放到自行车停放点,并提倡与鼓励居民将其它自行车捐赠给有关部门,由其统一标志置于停放点。这样,“天下皆公车,即天下皆私车也”。由此,居民从家里骑着“公车”到车站后置于停放点,换乘公共交通工具;下车后,再骑着“公车”到单位上班;下班后亦如此反复。这样,既可增加上班族的骑车人数,也可免除自行车的乱停乱放,使市容整齐有序;其三,应当改变目前公交车站站牌宣传画面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空洞无物的口号式诉求,使之具有人情味和亲和力。比如,“骑车=低碳生活”、“步行——一种生活态度”、“步行半小时,上班有乐趣”、“今天您步行上班吗?”、“今天您骑车上班吗?”等等。

  综上所述,治理城市交通问题,还是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城市居民以方便、快捷、低成本出行。这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朱旭)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王国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