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的“金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1:4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赵晖
有个大学的同学,是华西村的,这让我们当时深深地震惊了一下。原因无他,这座村庄在全国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许多中等城市。
同学爸爸的故事有些曲折,中年做生意彻底失败。现在在湖南继续重新开始,这个将近花甲之年的老人,每次打电话,都让我唏嘘不已。
这或许就是苏商的一种,和浙商相同的是,苏商也极其擅长模仿。这大概是同在长三角的缘故,许多产业也有相似性。
和浙商不同的是,苏商很少有“抱团”去做生意,然后取得一次绝对性成功的先例,苏商更多的是单干,一条道走到底。在认死理这方面,苏商有一种稳健式的从容,这其中的一些,有成功的概率性先例。
我的大学同学,在穿衣打扮上,大概就可以看出,华西村的整体收入在早年就已经“不差钱”了。当然,在江苏人的理念中,老底子富裕和要“奋斗”并不是有推理关系的两件事情,放在现在,他们还是勤劳勇敢的华西人。
同学村里的现任村官吴协恩说,华西村不可复制,又可复制。对到华西来参观、交流的人,他一直讲一句话,“学华西,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定要走华西的路。”
他身兼多职: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华西集团董事长,他的名片上仅仅印了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的名头。
如媒体熟知,他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第四个儿子,2003年的时候,吴仁宝让吴协恩接棒,这个在全国出名的村庄好像突然有了一丝“家族企业”的味道。
这座和大寨、小岗齐名的村庄,曾经学过大寨,也深入反思过小岗模式,但最终选择了一条有自我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村,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人均收入8.5万元的富裕村庄,这方土地上的人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农民,现如今,这里更多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的众多公司中,有一个公司堪称全国首创,就是1989年成立的“华西村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当全国兴起“公司热”的时候,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只向钱看,吴仁宝忧虑不已,他认为精神文明是共同富裕的保证,他挑选出5名群众信任、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党员干部来开发“精神文明”业务,抓“看不见的钱”。
在江苏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60层有座镇楼之宝号称“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金牛。据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介绍,这头一吨重的金牛到现在已增值三成。
这个新闻,似乎比10月8日,华西村建村50周年,筹资30亿元人民币建起高328米的“黄金酒店”华西龙希国际大酒店开业还要抢戏。
这只牛,比华尔街的金牛看上去市值要值钱许多,纽约华尔街有只6吨重的“金牛”,实际上不过是铜的,但一直深受游客的喜爱,成为合影中的最佳布景板。
看上去,华西村的这只金牛,也有机会布华尔街金牛的后尘,要知道,自1974年国家批准华西村对外开放以来,华西已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目前华西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一张华西村的门票,就要120元。
这个村庄,似乎集中了太多的不可能,太多的目光聚焦在此处,值得称道的是,从发展到现在,华西村倒一直像一只“孺子牛”,好似从未踏错过一步。
所有的一切,都是凝聚力量在乡土上耕耘和收获的结果。如果说吴仁宝是牛郎的话,那么今天的华西村就是百折不挠追求到的织女,无论今天多么富裕了,千年来的田园情结,在今天的人身上依旧清晰可见。
如果要总结具体成功的原因,也不过就是“扎根农村,市场意识强烈,有先锋意识,开阔的眼光”。可是,这样成功的关键词,其他的村庄,都没有办法做到。这样的村办企业,在江苏的农村,十分常见,尤其是苏南的农村,举不胜举。可是达到华西村高度的,也别无分号。
难怪吴协恩说,华西村之路,不可复制,这样的华西村样本,也或者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