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人才缺口如何填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4:45 来源: 经济日报与记者聊起人才的话题,长春铭诺公司董事长张丽顿时来了精神,“我们很缺人,但不知到哪里能找到合适的。”这家公司从成立那天起,一直让张丽头痛的就是如何招到公司需要的动漫人才,她抓住一切机会到高校去与学生们座谈,到人才招聘会上介绍企业情况,碰到同行打招呼请帮忙留意的也是这件事。
困扰张丽的问题在动漫业界很普遍。据统计,目前我国动画及多媒体行业需要的人才是15万至20万,而每年能够提供的合格人才仅为1万人左右,随着动漫产业的壮大,这个缺口还会不断加大。动漫相关专业人才奇缺,正在成为影响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才培养 发展迅猛
事实上,伴随动漫业成为我国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动漫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近年来发展也极为迅猛。与20世纪90年代全国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开设动画专业学历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09年,我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达到1279所,动漫相关专业达到1877个,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短短10年,动漫教育机构、动漫人才数量获得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但另一方面,据中国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发布的最新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2010年排名第一,自2008年以来,该专业连续3次入围“失业率最高专业前10”。
上述数据十分耐人寻味。对此,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分析,目前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的层次过于单一,且侧重于制作技术人才,但对于动漫的原创、编剧以及产品的市场开发等人才的培养缺乏规划,导致了动漫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却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
近年来动漫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人才缺口。但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实践性极强的动漫专业人才,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诸如动漫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岗位实际需求是否匹配,企业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与学校实际教学、实训设施是否匹配等等。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赵琍认为,当前动漫人才培养的模式滞后于动漫产业的发展。
学产研
结合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廖祥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产业界与教育界分别在各自的圈子里讨论问题,对人才的认识有分歧。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产业界与教育界在人才培养互动上的重要性,共识越来越多。”
借鉴国外优秀院校成熟的培养模式,让在校学生跟产业界的项目结合在一起,在项目的实践中获得成长,探索学产研相结合培养人才正在成为趋势。
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师税琳琳介绍,该院与业界联合创作了10集动画连续剧《精卫填海》和52集大型电视动画系列片《福娃五连环》,以项目为牵引,学生们能够进入业界一流制作单位进行学习和创作,接触并应用最新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段,学院同时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广泛听取业界意见,聘请了数十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为了跟踪依托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漫产业前沿,这家动画学院还联合世界顶级数字设备供应商设立的苹果联合实验室和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惠普教育卓越中心等,引入业界最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与设备,致力于打造动画、数字影视高端教育、科研和创作平台。此外,从2005年开始,学院和德国波茨坦大学成立了中德夏季学院,每年轮流派出10余名师生开展国际合作创作活动,作品分别在两国的媒体中播出。目前,与该院联合开展国际合作创作活动的学院已扩展到加拿大谢里丹学院、法国高布兰动画学院、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与国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我校学生不逊于他人,甚至创作出了比合作方更优秀的作品,获得产业界的青睐。”廖祥忠很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内容系通过与北京市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合作,安排每届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基地用2至6个月的时间跟着项目经理实践,了解数字娱乐产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探索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思路。
“在东部发达地区,一些大企业有实力开展培训,能够免费接纳学生去实习,也愿意提供授课的老师。这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是共赢的,学校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储备人才或者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四川师范学院数字媒体系陈佑松博士介绍说,也有小企业把整个生产部门全部放在学校,由学生来制作动漫产品。但学生毕竟不是生产人员,学校对此也不能完全接受,最好的方式是企业和学校一起培养动漫产业的后备人才。陈佑松所在的系一直在探索着学产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路径,今年该系的首届毕业生将得到市场验证。
差异化
符合需求
当在人才市场上求才不得的时候,张丽尝试通过培训选择动漫人才为己所用,长春铭诺公司甚至开始论证把培训作为公司业务的可行性。
在学历教育之外,近年来动漫培训市场异常红火。非学历动画教育培训具有注重实践、注重应用、“短平快”的特点,壮大了人才队伍,弥补了学历教育的不足,也让一部分没有机会进入大专院校的爱好者有机会学习动画。
但专家指出,无论是高校的动漫学历教育还是当下火爆的社会培训,都要遵循动漫人才成长的规律,明确各自的定位。
吉林动画学院漫画学院副院长武立杰认为,一个合格的原画师必须经过2年以上的实际生产锻炼,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要学习文化公共课、艺术理论课等等,所以他们不可能有大量时间进行原画动画训练。从这个角度讲,4年制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原画熟练程度赶不上一个在动画公司学习4年原画的人是顺理成章的,但院校学生所接受的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教育的效果,只有在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创作中体现出来。
记者还了解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动画制作公司的只占20%左右,更多的毕业生进入游戏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北京电影学院教师黄颖分析,各院校纷纷设立动画专业初期,大都以电影学院的培养模式为权威,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也以动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养为标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教学实践,渐渐发现高端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反而是网络、数字媒体、新媒体产业领域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差异化培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将动画专业归入新建立的信息艺术设计系,与信息设计等专业相辅相成,侧重新媒体平台上的动画设计;
北京印刷学院侧重于数字出版物的设计和实现,将动画融入出版领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动画艺术与新媒体平台紧密结合,利用其技术优势,与学校的虚拟现实国家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合作完成了诸多的科研项目,在其中实现了虚拟现实动画、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部分。
反观某些院校,在特征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开办动漫专业,不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导致影视动画毕业生过多,形成恶性竞争,不但产业受到伤害,而且导致大量人才流出这一行业。
由此可见,动漫专业人才的差异性培养,是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要求,是产业发展的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