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钱紧时代已过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9:04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央票利率下调、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资金,被视为明确的货币政策松动信号。在全球市场多个国家降息、货币政策再度趋于宽松的大环境中,中国货币政策开始适度预调微调,流动性也在由“紧”转“松”。

  央票利率接连下调信号明确

  11月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下调了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1.07基点至3.5733%,对应的价格上涨0.01元至96.55元。这是一年期央票自2009年7月以来首次下调利率。

  国泰君安宏观债券首席研究员姜超表示,央票发行利率连续下调的背景是目前经济增速回落趋势确定,而通胀水平也出现大幅回落。“在此情况下,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反映的是央行主动调整的行为,来释放货币政策回归的信号。”

  实际上,从历史数据来看,素有基准利率风向标之称的一年期央票,近些年来都保持着很好的连续性。正是由于一年期央票一般具有明确的趋势性,因此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已经有了转向的前兆。

  来自中金公司的观点认为,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下降1个基点,是此前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下调和停发在政策层面上的延续,表明政策在逐步松动。

  外围宽松声音此起彼伏

  与中国仅仅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释放信号相比,外围市场中多个国家更是大张旗鼓地开始了降息操作。

  11月9日起,欧洲央行开始执行新的基准利率,从此前的1.5%下调25个基点至1.25%。

  实际上,不仅是欧洲央行,全球多个国家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宣布降息。10月巴西央行、印尼央行降息,11月初澳大利亚联储、罗马尼亚央行也都进行了降息操作。从趋势看,未来两个月,可能有更多的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围市场货币政策再度趋于宽松的态势,也会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如果继续保持较紧的政策,可能会导致资本流入的压力。

  此外,通胀水平的回落也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流动性由“紧”转“松”

  与央行接连下调央票发行利率相应的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一改此前净回笼态势,已经连续两周净投放资金。

  两周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630亿元,直接导致了资金利率的松动,并且助推了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牛市。

  上海某券商自营部门债券交易员表示,超预期的央票利率下调带来了利率产品收益率的下降,短端国债的收益率降幅达到了20基点,而中期票据、公司债和企业债的收益率也全线下行。

  来自第一创业的观点认为,今年以来,政策一直维持着“宽财政、紧货币”的格局,因此社会资金利率水平处于高位难下的状态,也包括银行间资金利率。前三季度7天回购利率的平均水平在4%以上。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7天回购利率已经下降至3.5%左右。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状况已经开始缓解。

  然而,实体经济中资金状况究竟如何?是否也会随之放松成为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

  第一创业的固定收益分析师郑振源表示,年内信贷放松的可能性比较大。

  此外,11月份、12月份往往有大量财政存款下放,尤其是12月份,过去两年均有近万亿元财政存款释放,这将让市场流动性得以维持宽松状态。

  据新华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