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媒:法德领导人须承担起历史责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9: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法国《费加罗报》11月9日文章】题:世界处于危险中(作者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中间相隔约20年。这是一个资本主义无节制地发展、局势经常突变、倒闭风潮四起、个人与集体悲剧不断的20年。简而言之,这是不良治理的 20年。又是一个20年。到2011年底,人们将庆祝苏联解体20周年。从政治的角度看,20世纪是在1989年的快意中结束的。而21世纪则是从2008年的痛苦中开始的。20年前,一位名叫弗朗西斯· 福山的人还在梦想着“历史的终结”。如今,人们在担心会不会迎来更大的悲剧。

  欧洲正面临着碎裂的威胁。自欧洲共同体成立以来,欧洲一体化的先锋们便意识到了扩大与深化这一对难题:在自身没有打好牢固基础的情况下,我们究竟能够接纳多少新成员?几乎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在没有做好深化工作的情况下便匆忙进行了扩大。这种趋势到后来甚至越来越快,而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后,欧盟更是被当成了一剂能够解决后共产主义时代所有问题的万灵药。单一货币的设立则被当成了一种能够解毒的稀释剂,然而欧元区仍然未能摆脱因过度扩张而患上的综合征。欧元区的创始成员国根本没有遵守自己所订立的规则。像希腊这样的国家之所以会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与当时普遍存在的不负责任态度有很大关系。像其他所有泡沫一样,这个泡沫终于破灭了,而且像所有的地震一样,它来得毫无征兆。

  将近两年来,为解决问题所做的种种努力并没有令所谓的市场感到信服——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市场这个由个人私利与种种伪科学拼凑而成的可怕的混合体是最为“有效的”。

  在戛纳,法德轴心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并未赢得战争。欧元区的完整性受到质疑,甚至欧元本身也受到质疑,这一切早已不是什么禁忌的话题。面对普遍存在的怀疑欧洲的心态,以及各地不断出现的民粹主义倾向,欧元的消亡很可能会葬送欧洲的命运。

  不过,欧洲的危机并不是孤立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人第一次对自己、对美国的价值模式提出了质疑。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在意识形态上的激烈争论早已被人们所遗忘。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债务评级遭下调的原因是两党无法就如何减少债务的战略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和战略领域,美国已经真正对欧洲实行全面放手,这一点在利比亚问题上看得十分清楚。谈到利比亚问题,我想着重指出这样一点:对于那些高举着民主与人权旗帜的国家来说,“阿拉伯之春”并不是什么机遇,它在给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令人感到担忧,尤其应当对这一动荡所可能造成的最终结果感到担忧。

  值此西方世界在政治和经济上遭遇困难之际,新兴国家却未能发挥出填补空缺的作用,而且它们也无力发挥这一作用。北京将优先目标放在了国内问题上。中国人想在某些领域参与全球治理,但中国的历史经验决定了它将不会成为世界领袖。中国尚且如此,俄罗斯、印度或巴西等其他国家则更加不可能成为世界领袖。

  这就是说,今天世界领袖这个位置的空缺还是要靠那些拥有历史经验的国家——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站出来填补。从人口或者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来看,欧洲确实是处于衰退当中。但是,这些指标并不能体现绝对的分量。我可以大胆地预言,如果欧盟有一天真的垮了,那么欧洲的和平必将受到威胁。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当前的危机,就有机会达成中国人所说的更加和谐的世界。未来几个月,仍需要两位领导人在这方面展现出自己的历史责任来。这两位领导人便是安格拉·默克尔和尼古拉·萨科齐。

  (责任编辑:刘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