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用心良苦的“52天楼市限价令”唬谁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17: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潘石屹说过:“宏观调控把老鼠训练精了,不容易捉住。”
经历多轮调控之后,这种“猫捉老鼠”的博弈中,练“精”的不一定是“高房价、高收益”豢养出来的“精灵鼠”,还有一些地方那唬人的猫。
自2003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了8年之久,楼控政策几乎是年年出台,可公众看到的是什么政策效果呢?短短8年,全国房价至少涨了两倍,京、沪两地更是翻涨了4倍,这种畸高的房价与国民收入显然相差悬殊,极不合理。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探究一下个中缘由呢?
看看新鲜出炉的“中山52天限价令”吧。咋一看,“新建商品住房售价不得超过5800元/平方米”,这份房价控制令确实令人击节叫好,可一看政策的有效期——“自发文之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不知当地老百姓心中是不是有点发毛,刚刚亢奋的心情有没有“蔫”了下来。
难怪有人把这道政令称为“不过年关”的游戏,胸有成竹的开发商只要“暗度陈仓”,将“装修价”改成“毛坯价”即可敷衍了事。而就这“用心良苦”的“52天楼市限价令”,还惹来地产大佬的一番牢骚和质问:“政府在用调控的行政大刀削弱民众的权利和市场的自由。”还有经济学者通过微博(http://weibo.com)发问:“不是说中国是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吗?谁给中山市政府这个权力?”如此吃力不讨好的地方政府,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媒体注意到,今年春天,中山市住建局定出了一个年度房价调控目标,即房价应“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GDP)增幅”。本来当地政府出台硬性房价控制目标是值得赞许的,因为唯有建立调控指标,楼市调控方能真实落地。可据《广州日报》报道,按去年中山市11%的GDP增长水平测算,今年中山房价必须控制在5853元/平方米之内。而上半年中山市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602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4%;与2010年均价相比增长14.2%。不少业内人士据此认为,“52天楼市限价令”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临时抱佛脚”的措施。
这种“突击式”的调控房价方式当然唬不了已经“修炼成精”的开发商,老百姓也得不到楼市调控带来的实际好处,其结果除了“哄骗”上层、欺上瞒下,造出一大堆“人为扭曲”的房价数据,更会损害政府政策调控的“声誉”。
前几天,温家宝总理在圣彼得堡已经针对房地产调控明确表态:“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看来,中央高层对于楼市调控的决心是坚定的,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切实负起责任,继续严格执行政策,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
当前房地产调控确实存在一些“杂音”,有的以“市场经济”为名行为政策松绑之实,有的以财政支出困难找借口,更有的利用“降价”风波制造假事端。林林总总的声音,有些来自地产业界、楼市服务机构、数目庞大的炒房群体,还有些来自于部分学者、官员和地方政府。这些声音往往影响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力度和调控效果,造成了市场对政府政策底牌的蔑视,加重了房控成本。
我们不禁要问一下,和那些“杂音”相比,民生的呼声就那么小吗?舆论的呼声真的仅是“隔靴搔痒”吗?
社科院教授曹建海在《房地产调控为何在地方难执行?》一文中指出,我国房地产近期和中长期调控的重点,除了严格的行政问责、媒体舆论监督之外,还要加大问责保障房建设,将地方政府从参与房地产经营业务和经济建设的热情中隔离出来,促使之回归公共服务机构的本色,形成房地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住房民生的体制和机制。
别再藐视公众智慧啦!一些地方政府还是早点把那些应付式的短命楼控政策收起来吧,你们唬谁呢?(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