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酷似图里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3 04:02 来源: 信息时报

  刘毅

  出于多年的生活经验,我对于在中国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国产影片,总是有一种本能的防范,轻易不上电影院看:不是怕浪费钱,主要是生不起那气——当然了,也可以读解为是本人没得过奖的酸葡萄心理。

  开始听说《hello!树先生》这个片名的时候,以为是《情书》那样的小清新,有个文艺女青年对着青葱大山呼喊“hello!树先生”神马的,得知主角是王宝强之后,就觉得这个想法不靠谱了:没法设想文艺青年对着宝强哥表演小清新。于是忍不住,打破了自己的惯性行为。

  有个导演朋友,多年来一直想拍部向《杀出个黎明》或者《切肤》这样的风格杂糅电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彻底两种类型的,看完《树先生》,我就直接告诉哥们:终于有人这么干了。

  《树先生》的前半部分基本上写实,看得出“贾樟柯副导演”的影子,失去土地的农民,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表现对象,而这个对象,或者出于政策原因,或者出于创作者的视野狭窄,一直是在影视作品的表现之外的,《树先生》在这部分的表现十分出彩,细碎,不琐碎,松散,不涣散,尤其那几个东北演员的表演,十分出彩。

  然后,作者开始不满足于现实,不满足于“贾樟柯副导演”,树哥开始变身树先生了:于是,后半部分就是真假难分的各种魔幻——其实梦呓这个词更合适。于是,整部电影就像剧中台词:人格咋这么不稳定呢?

  中国的现实,其实已经很魔幻了,几年间沧海桑田,一刹那天上人间,不过,或者是出于政策原因,或者是出于创作者的个人喜好,电影用了超现实来表现,这就像有人说李亚鹏演郭靖:本色出演就已经足够傻气了,还往傻里演,就成白痴了。现实原本就已经魔幻了,还往超现实走,就变说梦了(其实电影里的具体表现就是说梦)。加上王宝强那飘浮不定的表演,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中国制造”的气息。含蓄说,叫做“有中国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简单说,就是“山寨库斯图里卡”——我们可以称为“酷似图里卡”。

  离开影院的时候,我听见后排的观众低声嘟囔:是不是都要让人看不懂的电影,才可以获奖呢?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歌手转型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