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间投资“养老业”回报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08:14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早在2009年4月,昆明市就曾以昆政办【2009】38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由昆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拟定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文件显示,在投资建设鼓励方面,凡在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市、呈贡县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少于1000万元(不含土地),在其它县区投资规模不少于500万元的,市政府按其投资总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以支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
此外,昆明市辖区内的户籍老年人凡连续使用床位6个月以上,经相关部门审验确定后,在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市、呈贡县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在50张以上),给予每床每月不低于30元的营运补助;其它县区(不少于30张床位)给予不低于每床每月20元的营运补助。
“政策出台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为什么民间资本还迟迟不愿进入?”有业内人士表示,政府的政策设计存在很多问题,无法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来。1000万元投资的“奖励门槛”,让众多民办养老院望尘莫及。
昆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会出现今日的尴尬局面,主要在于民间资本的投资愿望与政府所期望的美好愿景,两者之间未能找到相对应的契合点。
该负责人解释,长期以来,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资金回笼慢、利润率低”等情况,民办养老院普遍微利经营,这势必导致民间资本不愿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短期内见不到回报的产业之中。
昆明市社会福利院有关人士认为,政府出台的奖励政策,“力度远远不够”。按规定的10%。奖励比例,1000万元的投资只能获得10万元的奖励,相比于投资而言,这点奖金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民办养老机构处境尴尬,然而,昆明人的养老需求则在步步攀升。在昆明市社会福利院,老年人公寓设置有120个床位,目前已呈现出爆满情况。昆明市老年人公寓代理主任李玲天天都能接到咨询入住的电话。“排队等待入住的老人至少有四五百位,差不多都排到了一两年后,我们根本就不敢随便告诉人家何时能入住。”
在昆明市社会福利院党办主任王有能看来,与民办养老院相比,昆明市老年人公寓与民办养老院最大的差别是:他们是公办,有政府的支持。
“仅从房租这一点来看,民办养老院就很不占优势。”王有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