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去年还有五家, 今年只剩三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08:5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连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人的轰炸都没有击垮的公司,现在却因为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而面临困境。

  广田硝子公司是1899年创业,已有超过110年历史的东京墨田区的玻璃厂家。以东京小镇里熟练的匠人制作的江湖切割玻璃为代表,常年热衷于手工玻璃餐具,一直沿用了在太平洋战争中遇到空袭时保存下来的玻璃制造模型,至今仍在翻刻制作。

  我的家里从曾祖父那一代便开始制作玻璃,经营玻璃工厂。手工玻璃曾经一度引起日本人的追捧,人们不惜花高价去拥有一件或几件手工玻璃制品,在那个年代这是身份的象征。我年轻时并不喜欢父亲和家族从事的工作,但现在算起来我也已经作为家族继承人工作了12年了。似乎也正是从我这一代人开始,见证了手工玻璃制作在日本衰退的过程。

  不像陶瓷那样在日本各地都有作坊,手工玻璃的厂家只有在东京一带才有。多年以来这个状况始终没有改变,而这些年就连东京的厂家也在逐渐减少。到去年为止,剩五家还在勉强经营,而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又减少了,仅剩包括我们在内的三家。

  手工玻璃产业在日本为什么一直持续的在衰退?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的原因,一方面手工玻璃在生产上本身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划痕,无法出售,像我们这里的资深工匠一周的产量也只有非常有限的个位数;另一方面,相对于陶瓷来说玻璃还是外来品,很难在人们心中形成历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日本人可以花十几上百万去买一个手工陶瓷杯子,却不愿花几万块去买同样工艺精良的玻璃杯。

  再就是手工玻璃的利润比陶瓷或是铁器都要低得多。有人问我问什么不将生产放在人工相对低廉的中国,或是将部分工艺进行机械化生产。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一样的:产量/销量没有那么大。这两种方法都无法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否则成本反而更高。

  面对行业现状和家族的压力,我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跟设计师合作。我们找来了有井优香这位女性设计师,她为我们设计了江户川切割玻璃系列,切割玻璃特有的棱角分明的切面和传统纹理,配上纯净的红色,让人能够感受到当代日本特有的气息。这款产品还被法国的品牌老店用作招待客人的茶器。而跟年轻设计师竹内茂一郎合作的karai系列,更是在玻璃的质感上对传统工艺提出了挑战,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除了设计师,我们还跟像资生堂、Dior等品牌进行合作,为他们设计制作限量的玻璃香水瓶。

  我们也期待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很不幸的,我们是位于东京的企业,就像中国政府也更多的将优惠扶植的政策放在偏远城市而非北京上海一样,东京的公司得到的帮助总是有限的。

  尽管如此,作为仅存的三家手工玻璃企业之一,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活下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