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以强烈的自信面向未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8:29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高初建

  国家主席胡锦涛12日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并进共创未来》的演讲。中国领导人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围绕“重新定义未来”这一主题发表的重要演讲,无疑值得格外重视。

  与过去多年不同,本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的背景相当复杂。在世界范围内,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欧元区一片动荡不安,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艰难。在亚太地区,相关国家、地区貌合神离,特别是美国最近的表现,诸如国会参议院通过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以及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等等,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让人感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强硬抬头的危险,同时让人对本次峰会能否推动亚太地区协调一致、重建市场信心而感到担忧。

  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坚定不移地保增长、促稳定,尤其是要努力实现强劲增长,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中国政府的这一表态,必将使所有那些对世界经济形势充满焦虑、悲观的人士增加信心,让许多人领略到中国人的自信,并必将为中国人在本届峰会上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加分。

  中国的自信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尽管目前中国在自身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正如胡锦涛主席在演讲中所言,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中国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只重要之手这一事实不能视而不见,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一事实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是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次,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对诸多矛盾的理解,有自己的哲学。我们从来不因为一时的困难和纷扰而丧失对未来的希望,相反,我们对“重新定义未来”,对建立未来世界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充满积极的进取精神。正是凭借这种希望和进取精神,中国人在过去一百多年中经历了一个落后民族所能经受的种种屈辱而没有屈服,没有被压垮,反而在短短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样,在充满危机的今天,只要始终保持希望,只要不断进取,我们就能实现更辉煌的目标。

  上个世纪30年代,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把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都卷入到饥饿、战争的恐惧之中。而美国人则凭借着罗斯福总统那句“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的名言,凭借着一种乐观精神,率先走出危机,一举奠定了美国至今未衰的强国地位。今天,在先后经历了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及当前这场危机后,我们必须有一种强烈的自信,相信我们能够化危机为机遇,加快我们的发展步伐,为未来奋斗,赢得未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