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北金环澄清公告避实就虚 四疑问仍待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02:3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笛 任世磊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续两篇报道问世后 (《湖北金环再曝污染黑洞 排出废水颜色漆黑》、《湖北金环业绩亏损藏隐情 停产瞒而不报》),湖北金环(000615,收盘价5.83元)11月11日对此发布了澄清公告,将上述报道的内容全部予以澄清。

   然而,记者在阅读澄清公告后发现,公司所谓的澄清存在避实就虚、故意回避问题的嫌疑。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其澄清很难站得住脚。

   《每日经济新闻》整理得出,该公告还有四个疑问尚待解答:公告为何回避排污者的真实身份和与公司的联系?环保投入具体构成如何?究竟是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还是 “轮线检修”?同业企业的浆粕价格 “创了历史新高”,为何公司同期却“售价较低”?

  疑问1:

  为何回避排污者真实身份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实地调查中,湖北金环涉嫌黑液排放污染问题。对此,湖北金环予以澄清:上述描写区域不属于本公司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金环没有指明“设施拥有者”到底是谁。既然说不是自己的设施,那到底是谁的呢?

   不过,澄清公告不敢说的内容,早有相关人员予以说明了。

   早在11月9日下午,湖北金环一位自称姓刘的办公室主任给记者打来电话。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刘主任表示,排出黑水的管道与金环并不相干,并同时指明“你们看到的黑液是湖北化纤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纤公司)煤灰的沉淀池。”

   对于这一说法,记者随后也在采访化纤公司一位自称姓兰(音)的女性工作人员口中得到了确认。该兰女士一开始对记者表示,对此她并不知情,并表示要了解情况后再予以回复。1小时后,当记者再次拨打化纤公司的电话时,兰女士表示,黑水是公司的发电厂排出的煤灰水,并非生产浆粕的化纤黑水,并一再强调公司排放经环保局检验合格,没有污染问题。

   无论上述黑水到底是煤灰水还是浆粕黑液。有两个人承认了黑水属于湖北金环的二股东化纤公司。

   湖北金环的澄清公告对此竟然绝口不提,其又在试图隐藏什么呢?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就算这个黑水的“元凶”是化纤公司,这也无法让湖北金环洗脱干系。

   首先,公司报告显示,作为二股东,化纤公司为湖北金环提供水、电、气、生产服务等。显然,电厂的黑水与湖北金环依旧存在间接关系。

   其次,2010年7月15日,湖北金环和化纤公司签署《房屋、设备租赁合同》租赁化纤公司短纤生产线,租赁期3年。不过,2011年4月底,湖北金环以难以保持持续盈利为由,终止了租赁。显然,在租赁期间(2010年7月15日~2011年4月底),湖北金环用了化纤公司的生产线,就应该对此产生的一切情况负责。

   最后,2009年12月18日,湖北金环与化纤公司签署《托管协议》,同意由湖北金环在化纤开发的授权范围内对其生产经营权依法从事委托经营管理。而直至现在,湖北金环仍托管着化纤公司,对其生产经营负责。

   上述证据证明:如果黑水来自化纤公司,湖北金环仍脱不了干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报曾在报道中追问,湖北金环既然托管了化纤公司,那么后者若存在污染问题,会与湖北金环无关吗?但对这一问题,湖北金环在澄清公告中只字不提。

  疑问2:

  环保投入如何体现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报道中,湖北金环3300万元环保投入无法通过财报得以显现。

   对此,湖北金环予以澄清:2010年及2011年以来,公司环保投入累计费用为3300万元。其中,2010年至今,公司财务报表显示的环保投入发生费用为2300万元,分别反映在在建工程和预付工程款科目。

   然而,在建工程和预付工程款科目能体现出2300万元的环保投入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此前的报道中就指出,2009年中期以来,公司在建工程科目中的 “长丝二厂碱性废水治理项目”就一直没有新的资金投入。

   而从2010年年报起,公司在建工程就增加了一项——“短线原液浸渍技术改造”项目。但截至2011年半年报,该项目账面余额也仅有261.9232万元——这与2300万元相去甚远。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澄清公告中强调停产是 “技术改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2011年半年报中,在建项目确有“节能技改项目”一项,账面余额从期初796.3596万元增加至期末1399.1448万元——看起来的确增加了约600万元,但距离2300万的总额仍有相当差距。

   再看“预付工程款”科目。

   首先,公司2010年年报和2011半年报均没有“预付工程款”一项;

   其次,在 “预付款项”科目中,2010年合并报表期末余额为6222.248万元,较期初7253.7693万元出现减少;2011年半年度的合并期末余额为4241.6027万元,较期初余额6222.248万元大幅减少。

   公司简单的一句环保投入体现在“在建工程和预付工程款科目”中,未免太笼统,根本无法核实。

   值得注意的是,3300万元对于湖北金环这样一家亏损企业来说是笔很大的投入。为何公司不在任何公告中予以披露呢?再者,自己斥巨资投入环保,这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体现,有必要“秘而不宣”么?

  疑问3:

  “勒令停产”还是“轮线检修”

  在《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中,湖北金环存在停产未进行公告等内容。

   湖北金环澄清公告显示:为了环保技改工程的实施,根据襄阳市环境监管部门的要求,在备足后续自用原材料的基础上,2010年5月底至2011年6月,公司对下辖制浆厂部分生产线进行轮线检修和技术改造。

   到底是“环保局勒令停产”,还是“轮线检修和技术改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早在上述两篇文章中就拿出了证据。

   首先,襄阳市本地的报纸《襄阳日报》在2011年1月13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市环保局对湖北金环划出“硬杠杠”》的文章,文章原文指出:“去年5月27日,市环保局曾要求金环公司将其污染最大的制浆厂一车间停止生产,二车间的产量压缩50%,制浆不超过45吨/天,以通过产品的限停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显然,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公司制浆生产线是在环保局的要求下停产的,停产的目的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与澄清公告中“轮线检修和技术改造”完全是两个概念。

   其次,湖北金环负责媒体宣传的刘主任主动接受记者采访时,最初也不承认公司生产线停产。但当记者告诉他《襄阳日报》曾对公司停产一事予以报道,并朗读了相关段落给他听后,刘主任便改口承认:公司确实停过产。他还强调:生产线是在环保局要求停产前,公司主动停的。

   按刘姓主任的说法,既然是公司主动停产,为何他却本能地否定停产一事?难道停产对公司影响很大?

  疑问4:

  棉浆粕牛市缘何“售价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曾指出,湖北金环存在隐瞒篡改巨幅亏损重要原因的可能,并直指主要原材料浆粕的停产才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对此,湖北金环表示:因轮线检修期间棉浆粕产量减产,2010年销售收入减少6600万元左右,减少亏损80万元左右,分别占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的9.61%,利润的6%。2011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减少5500万元左右,减少亏损270万元左右,分别占同期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9.64%,利润的4.5%。由于市场原因,产品售价较低,轮线检修实际减少了公司的亏损,考虑制浆厂轮线检修和技术改造对当期财务数据影响较小,根据相关监管法律法规及规定,公司认为未触及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不需信息披露。

   事实上,棉浆粕2010年的形势非常好。

   吉林化纤 (000420,收盘价4.97元)2010年年报显示,“受粘胶新增产能带来的需求拉升、短绒及进口溶解浆资源的限制供给不足,以及棉花、粘胶短纤大幅拉升的情况下,使2010年的浆粕价格步入了较快的上升通道,尤其是到11月份价格创了历史新高”,“棉浆粕价格从2010年年初的12000元/吨,上涨到年末的20000元/吨~22000元/吨”,“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价,原材料浆粕价格比粘胶市场售价上涨幅度超过72%。”

   显然,在2010年,棉浆粕是在涨价的,而且涨幅巨大。吉林化纤的棉浆粕业务也是盈利的,其毛利率高达18.3%——比粘胶长短丝业务的毛利率高出许多。

   同是生产棉浆粕,为何湖北金环在澄清公告中的说法恰恰相反——棉浆粕“产品售价较低”,减产、减少销售就能减亏?在同行同类产品取得较高毛利率情况下,湖北金环大幅亏损的原因恐怕只有停产才能解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