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业余刻铜印拍出6000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4:46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财富故事

  羊城晚报讯 记者程行欢报道:一招鲜,吃遍天,这一说法在民间雕刻艺人冯健辉身上得到了充分验证。不久前,在广州一场慈善拍卖晚会上,他的一个铜印和一个竹雕作品分别拍出了6000元与6500元的好价钱。这对于一个默默无闻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无异于成为第二事业的起点。

  这一时刻对于冯健辉来说,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作为一个纯粹的雕刻爱好者,他并没有想到以此为生计。他是一位服装设计师,早年投资服装行业,生意也做红红火火,“与人合资做服装生意,日子过得很舒适。”雕刻只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不过,除了吃饭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他将全部身家都拿去购买玉石、铜块等各种雕刻材料。他没拜过名师,“没什么威水史,30年来搞过大大小小过千余件作品。”但正是这种痴迷造就了精湛的手艺,在十年后给予了他应有的回报。

  多年前,由于遇上金融危机,加上投资失败,他变得一无所有。“一夜之间什么都没了。”冯健辉告诉记者,服装厂和店铺都拿去抵债,生计成了问题,只好靠朋友的帮忙打点零散工。近年来传统印章在民间悄然掀起一股收藏热,点燃了他的希望,尤其是拍卖市场上名石名章屡创天价,自己的手艺不差,他很想以此解决经济上的窘迫。

  不过,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艺人,要想得到市场的承认,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四川大地震之后,冯健辉特地将自己的作品送去赈灾义卖,但主办方以他不是名家为由拒绝,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今年6月份,他将自己的作品首次拿去拍卖时,由于没有什么声名,全部流拍。“实际上,也不是完全没人想买。”冯健辉告诉记者,也有一些人与他联系,表示愿意购买,但出价非常低,就像街头摆摊随便卖的篆刻作品,大多只肯开价一两百元,他都没有答应。他觉得艺术品应该有艺术品的价值,用心血做出来的作品应该由懂得欣赏的人来收藏,而这种收藏更多是一种对篆刻文化的认知。

  机会终于来了,在本月初一场慈善拍卖会上,他的一个铜印(见下图)以6000元的价格拍出,而一对竹雕以6500元的价格拍出。作品得到了承认,冯健辉的篆刻艺术也体现了其价值,现在他的创作生活也更加忙碌。对他来说,目前除了让自己的作品能有更多的机会体现其价值外,他还希望找个人传授手艺。中国民间艺术,大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生命力相当脆弱,尤其是篆刻中的铜制印玺,几近失传。能将这一手艺传承下去,是他目前的心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